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商务外语教学中的融入分析

2019-09-10周安毅苏健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课程思政

周安毅 苏健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商务外语 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26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bea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That is to say, in the process of value dissemination, to condense the knowledge and realize value guidanc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thre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namely, who should be trained, how to train and who should be train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necessity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business English; integration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这一高屋建瓴的讲话直指长期以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问题,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相互独立,不能融会贯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本质是要将思政课、综合素质课、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壁垒打通,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何在商务外语这一专业课程当中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联

1.1 课程思政的简单认识

从传统视角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行程协同效应。显性的正面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但是这很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完整的。思政工作的空间如何拓展就是要实现显性和隐性教育的融通,也就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补充。思政要成功,既要把显性的教育进一步强化,又要把隐性教育做足做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课程思政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的味道,所有的教师都能挑起思政教育的担子。

1.2 课程思政下的思政教育

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课程思政本质上不会超越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还是非常的突出,与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比较而言,课程思政理念下三类课程的分工和责任依然非常的明确。这是在课程思政改革当中务必要注意的关键点,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不变,在现实教学当中不论是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还是宏观性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是具备的,粗浅来看,思政课程似乎是自成一体的,这也是造成孤岛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说,这是着力想要解决的问题,注意其中的灵魂——思政教育,所以务必要理清课程思政体系下的思政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而搞清楚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具体而言,课程思政虽然强调的是思政教育,但是思政课程的分量是不容降低的。反过来说,课程思政下,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传递也是不能降低分量的。

2 课程思政融入商务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从商务外语课程的角度来讲,这门课程是培养专门的商务外语应用人才,它本质上并不是单纯地叠加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商务知识,而是两者融会贯通。当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英语语言表达和沟通,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当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落实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说,商务外语本身具有育人的功能,这里的育人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实现价值引领。

现行的商务外语课程教学当中,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毋容置疑的,听是基础,是交流的前提,商务交流则是核心,阅读和写作则是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工具性,实际还包含人文性,商务诚信,商务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等丰富的内容。事实上商务外语这门课程当中具有很强的思政教育渗透的可操作性。从商务外语的角度来说是能够开掘出更多的精神养料的,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可以将挫折教育、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融入到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做出表率,引领学生。

从商务外语课程的特点来说,该门课程目的性很强,突出的是商务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学习商务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在商务活动当中能够更好地用英语来为我们服务。在商务会议、与客户沟通讨论等等情境当中,商务外语往往都是带着一定商业目的的,语言的应用是否成功,看的不是英语多么流利,而是看交流是否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使用商務外语关键在于要突出在工作当中获得更大的成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选择商务外语人才主要是看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当中准确并且恰当地表达思想,这要求商务外语人才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和专业优秀。商务外语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专业性强,商务外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涉及到商务活动所用到的文件、法律、惯例、专业理论、业务规范、专门术语等等,而且还涉及文化、经济、管理、贸易等诸多学科。而要想成为一个准职业商务人士,还必须要有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爱岗敬业,遇到了挫折要能够调节自己的心态去面对难题和别人的质疑。所以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商务外语人才,商务外语的知识是必须的,同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基础,行为规范,心理生理素质和人文素质都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彰显和功能的发挥,商务外语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实际可以看做是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一带一路”等倡议背景下,中国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商务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的理想信念,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等等都应当围绕“中国”这两个字来培育,也就是要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当然怎么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也是关键性的问题。因此课程思政融入到商务外语教学当中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为此还需要思考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包括思政教育怎么渗透到专业课程当中,教学资源如何来建设,教师应该如何来定位,特别是非思政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论的理解运用如何来把关,思政教师如何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设计当中等等。

3关于课程思政在商务外语教学中的融入路径思考

3.1 商务外语中的思政元素

基于上文的分析来说,商务外语的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不能够直接采取思政课程的方式,因为毕竟课程性质不一样,所以首先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就是课程思政融入到商务外语教学当中应该要把握的思政元素。一般来说,商务外语当中的德育元素与思政理论课程的德育元素指向是不一样的,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明确把握商务外语的性质和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商务交流工作中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来建构思政元素。

首先,商务外语突出的是跨文化的商务外语交际,这里涉及到文化上的问题,比如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国际国内市场对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自由,也是文化交汇之路。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人文领域的合作以及借助文化交流,凝聚全球价值共识方面依然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文化自信,缺乏文化自信,在涉外商务活动当中往往没办法把握主动性,容易被外方牵着鼻子走。所以要树立起文化自信,最基本的是要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强化培育“有礼有节”的外事活动思想。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差异,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程度等也不尽相同,同时在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上都存在差异性。中国的崛起之路,一直都伴随着西方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的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国际人才”,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国际视野,这里也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但却与上一个观点不同,这里边强调的是国际视野,即能够在坚守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熟悉和理解,甚至在很大程度能上接受外方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并且在国际商务事务的言行举止要符合国际惯例,充分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3.2课程思政在商务外语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基于上文的分析,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的思政教育。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然后才是思政元素的融入,进一步来看商务外语当中的思政元素是非常隐性的,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关键要解决润物细无声这个关键问题。

3.2.1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教师要发挥作用,发挥思政教育引导者的作用,课程思政融入到商务外语教学当中,教师作为主导者,是提炼思政元素并实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当中实现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为教师,不论是否为思政课教师,都应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发挥引领作用。由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爱护学生,改变自身形象,深入到学生中间,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心理,在恰当的时机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给予学生鼓励。当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爱戴老师,那么老师的思想、学识、言行就容易直接影响学生,然后基于思政素材,精心组织教学,课程思政效果就会理想。因此要求商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不断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术功底,娴熟的教学技能来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和课程思政效果。

一方面,高校要强化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学习,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作为商务外语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认真学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针与政策,不断培养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同时要充分地学习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地研究中国的法律法规(商务方面)提升制度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引导教师挖掘思政素材,调动思政教育意识,一般可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来挖掘商务外语当中的思政内涵。要深入地研究教材,解析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和素材,在备课过程中基于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将德育元素和素材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道德熏陶。同时,还需要教师持续深入地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形成有力的理论方案,强化对商务外语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的科学指导。

3.2.2教法上融入

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教法很关鍵,这是课程思政落实的关键路径。专业课有情怀,勿忘播撒信仰,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的成功案例当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观点很具有代表性“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这就是课程思政的意义,而这种意义的彰显,关键就是教法。

商务外语因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的性以及交际性,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往往突出实践教学。比如说,教学当中突出补充一些教材相关的语言点,包括新词汇、表达法以及相应的文化知识等,如在商务会谈的介绍当中,将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电话用语、商务礼仪等融入到知识点当中,有意识地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烹饪特色等等,这样学生在学到商务外语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和眼界,扩大了知识面,进一步进行深化,就能对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商务外语教法方面应当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在互动交流当中完成育人的目标。情境交互教学法应经常运用到商务外语课程教学过程,教学当中将商务外语的理论性知识前置到课堂教学之前,课堂上基于思政素材,组织教学,营造符合当下学生的真实语言情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互动,此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让学生体验,方法的核心点就在于体验。这里边主要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商务外语的知识和技能当中,教学当中突出实践,在情境下让学生模拟商务交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入一些思政元素,比如挫折教育,团队精神等等。用鲜活真实案例来进行情境创设,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探究案例当中的商务外语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也探究其中蕴含的思政内涵,从而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的融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外语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在课程思政理念之下,延伸思政教育,在商务外语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看,商务外语虽然是专业课,但是也有情怀,在教学当中也需要撒播信仰,思政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撒播信仰,对于学生而言,思政教育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途径。在专业课程当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当中实现有效融入,就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教育国际化视野下“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与创新研究——以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JGA263)

参考文献

[1]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2]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3] 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30):27-30.

[4] 王卓,洪宇.商务英语教学中多维度心理模型建构研究——以商务谈判课程为核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74-176.

[5] 尹新哲,李菁华.叙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2(3):142-147.

[6] 钱庆义.建构主义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4.30(3):185-189.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课程思政
云南融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路径及对策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