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捷径”

2019-09-10黄汉二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总复习捷径教学探索

黄汉二

【摘    要】在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引导学生避免“高原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适合自身实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研究,就会有更好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总复习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65

數学一年级主要就是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和加减法的应用,现在多了个钱币、时间、图形的认识。二年级扩大了加减法的数字,上学期100以内,下学期1000以内,同时开始加入乘法口诀和乘法应用题。三年级是多位数乘法,个位数除法,比较复杂的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的两步应用题。四年级增加有余数的除法,小数,大小单位转换,四则混合运算,简算,加减乘除随意组合的应用题。五年级学习多位数除法,解方程、分数,小数分数互化,分数的约分、分数的加减,整数部分则开始学习了数的分类:质数合数,奇偶数,倍数因数等,整数加减乘除混合应用题进一步复杂,同时带上了分数的加减应用题。六年级在分数上进一步深化,分数的乘除法、分数和比例,比例和方程、所有这些知识全揉进了应用题里,应用题需要多步(超过三步)计算,六年级下册还需要学习正负数。

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拆分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

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一定要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要分析之前做过的卷子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把重要概念、重要公式牢记。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要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小学数学永远离不开习题,要每天做适当的练习,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从而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

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借助习题正确评估学生,自觉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时,引导学生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培养从这些地方检查的习惯: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教师先深入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把全班学生相对分成优、中、差三个小组。当然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合理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盘点信息,寻找复习的镜子,学生的数学复习分析记是学生复习,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盘点其中的信息,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态,同时还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归纳知识要点;分析哪些知识学得好,哪些知识学得不好,原因是什么;总结学习经验、方法、教训。

在总复习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主要掌握基础部分,改变不足,可以在一次总测验后,发现学生薄弱点,定向加固,使学生牢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并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第二阶段要贴近实际,复习专题,典型例题要多进行练习,各个击破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以及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因此,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正确引导学生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第三阶段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增强主题全面反馈,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的知识点上,真正做到,学生缺什么,教师补什么,引导学生自觉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性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

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对试卷的反映情况进行书面自我评估,并要求学生记录好“错题本”,经常留出时间让学生翻阅温习,力争错误不再重犯。

重视“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检测,让学生们之间共同提高。首先确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为优生、中等生、困难生,根据每个层次上学生特点不一,引导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复习,既重视学生的共性,又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以练习为主要手段,可以在学生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适度的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传授给他人。

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避免盲目刷题。此外,学生还要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减少失分项,抬高自己的知识短板。学习的内容是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理,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进行系统性的复习,从而达到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猜你喜欢

总复习捷径教学探索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抛弃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