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王巧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

王巧

【摘    要】将语文教学工作包含在中职教育内容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职业类教学与文化类教学的联系与融合是促进中职学校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本文从一位中职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以下一些中职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语文兴趣  职业联系  辅导答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5

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认知里,读中职的目的就是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语文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他们常常会对语文教学表现出轻视和没有兴趣。但实际上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语文给个人造成的却是思想和心灵上的深远影响,并且有助于中职学生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以下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一、重视语文基础的构建,逐步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框架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语文基础都较差,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不爱学习语文和不会学习语文上,更表现在他们缺乏前一阶段的语文基础和知识结构。因此,实现高效的中职语文教学首要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及早填补语文基础中的漏洞,从掌握简单的语文能力开始,逐渐培养起语文学习的方法、思维和技巧。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讲解风格,而不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基础一味地灌输复杂的知识。譬如在讲解一篇古文的时候,教师不能一上来就让学生来逐句翻译,而是要先让学生掌握下方的单个词语注释,再由教师带着一起翻译。等学生逐渐掌握了翻译的基本技巧,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翻译和解释。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语文基础有所差异这个问题,教师要形成层次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控制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基础建设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建立起坚实的学习框架。

二、重视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深度体验参与课堂的乐趣

实施于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能否真正达成预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成绩和反馈。如果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评价是“无趣、没意思”,那么他们又怎么会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课堂归属感和参与感呢?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活动一方,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和丰富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参与探究、参与交流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语文的魅力和乐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有意愿的学生起来给其他同学讲讲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或者为我们普及一下故事的背景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积极性。而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则要适时的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回答,以此来时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布置拓展类的话题,组织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说、想、演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善于旁征博引,为单调的语文教学注入更多趣味化的元素

语文是一门包含了众多领域知识,浓缩了许多经典故事的内涵性学科。但是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语文教材中却并没有充分展现出语文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内涵性和丰富性属性,相反的,单调的文章设置还会给学生造成学习的枯燥感,从而使得学生越发地不愿意学习语文和了解语文。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我们也不能将教学的目光局限在这么一本小小的教材中,这样既不利于我们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又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讲解的课文或者古诗来进行合理的拓展,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譬如教师对文章的作者进行拓展介绍,介绍他的趣闻轶事,经典作品或者格言名句等,将语文形象丰满起来。同时,教师在讲解到一个历史知识、特殊事件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定的科普,弱化语文讲解的枯燥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来进行介绍和拓展,真正将语文课堂打造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场所。

四、加深语文教学与职业化培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强调课堂的趣味性与教学策略的方法性,更要兼顾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与发展特征,坚持以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借助学生学习的职业化特征来克服语文教学的距离感,加强语文教学和学生职业化培养之间的联系,真正树立起学生心目中学以致用的良好思想观念。举个简单例子,教师在教舞蹈专业学生的语文课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根据古诗的意境或者古文的情感来编一段简单的舞蹈,通过画面和动作来展现细腻的情感与思想,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借助这种方式,学生往往能够发现语文学习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从而乐于接受课堂上的语文讲解。并且借助这种形式,教师还能反过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打下文化性的基础。

五、建立有效的课后辅导答疑机制,及时为学生解决语文学习难题

学语文难,解答语文题目难,思考语文问题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三大难关。再加上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他们的知识储备往往不足以支撑自己解决越发复杂多变的语文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课后辅导上,帮助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难关的同时,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方法。一方面,教师的课后答疑与辅导机制要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基础上。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和详细了解。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以及考试情况来了解学生主要问题的起源,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情况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说教式的辅导过程转变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通过循循善诱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和方法,而不是一味灌输自己的学习经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解决问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教师的策略。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想要让语文学科在众多的学科中占得一席之地,首要做到的就是解决学生层面的问题,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可语文教学活动,在内心里喜爱和乐于参与语文学习,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的职业化发展需要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以语文教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以职业因素延伸语文教学广度。

参考文献

[1]邸会花.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探讨[J].青年文学家,2009(20):125-125.

[2]齊小青.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195-195.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性活动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