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胡鹏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初中信息技术重要性

胡鹏

【摘    要】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作为科技大国,更是将这句话体现在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是未来科技大舞台上的主角。信息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科学技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教学中渗透入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也将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重要性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1

很多人都知道信息技术简称“IT”,是一门热门专业,更是一份高薪职业,但越好的职业越是需要好的人才,这也就显示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最好的时间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不会像高中一样要兼顾很多的学科而忽略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所以说初中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黄金时间。下面我将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触科学技术最直接的方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学生也应该抓住这段黄金学习时间,好好学习信息技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大都喜欢玩电脑,这也是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一大契机,在电脑的吸引下,学生会自觉地想要去知道更多关于电脑的知识,包括电脑的组成以及电脑的运行管理;想要了解更多与电脑相关的东西,如各种构配件应该如何选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会渐渐被激发出来,从而指引着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

2.有利于学生顺应时代发展,掌握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却对信息技术一点都不了解,基于这点的考虑,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我们需要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教会学生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成为科技的掌控者。

3.有利于学生将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正如刚才讲到的一样,信息技术是一门高薪职业,许多人都想从事这份职业,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不断了解到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内容,了解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国家发展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斗志,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好的选择。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方法探讨,我们先需要了解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才能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改善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完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论讲解不够细致,学生理解度不高

对于许多初中学生来说,尤其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总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致地为学生讲解,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从而致使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在操作的时候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手把手教学

关于操作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一些学生不喜欢动脑思考,总是依赖于教师,希望教师可以教给他们所有的操作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各种操作方法,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下一堂课就忘记该如何操作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不利于学生将来学习信息技术的。而且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探究性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才能不断掌握新方法。

(三)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控不好,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比如在对理论讲解和操作讲解上,一些教师将时间过多地浪费在了理论讲解上,一些教师又太重视操作部分而忽略了理论讲解。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是不好的,将时间过多地浪费在某一部分上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无聊,更会导致学生某一部分知识的欠缺。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应对措施

谈完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采取改善措施了。相较于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改善措施其实更为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

(一)注意细致讲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许多教师不注重理论讲解部分多半是忽略了理论部分的重要性,其实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了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操作过程。因此,我们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也要细致,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对于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也要提前了解并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不必事事都操作,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是实践操作了,针对学生依赖教师操作演示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会对学生提出的操作演示请求说“不行”,其次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的演示我们也只能做一次,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去探索。学生可以对操作步骤提出疑问,但是我们在回答学生疑问的时候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索能力。

(三)课堂上要合理安排学生听课和自主操作的时间

對课堂时间的安排不恰当不仅会造成教师在课上手忙脚乱,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要想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备课,了解课堂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调整每一部分的授课时间。另外,在执行课堂进度安排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提高对课堂的掌控力度,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我们要“合理”解答,即综合所有学生的理解情况给予解答,对于个别学生的疑问我们可以课后专门为学生解答,切记不能导致课堂进度一拖再拖。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但是却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学生要学会收集信息、储存信息、转化信息并拥有利用信息的技能,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也是学生将来能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条件。所谓肥沃的土壤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学生只有具备信息技术素养的“土壤”,才能结出信息技术的“饱满果实”。

参考文献

[1]宋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72-172.

[2]吴玉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4):35-37.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初中信息技术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