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探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2019-09-10张伟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学生

张伟

【摘    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务必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打牢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接下来,本文就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  学习方法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62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较于初中阶段变得更难了,教材中普遍存在的抽象性、逻辑性知识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略显吃力。通常高中数学教师会接到不少学生反映有关于学习的问题,尽管已经学习得足够努力了,但是学习成绩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能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

一、高中学生要掌握认知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全面、透彻、深入地认知数学问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学习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遇到复杂数学问题的时候,不免会产生畏难情绪,选择放弃这部分知识的认知,从而对学习造成影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数学知识点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有时两个不同的知识点会有着较为相似的性质,若学生能以此为切入点来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认知,那么学习起来必定会事半功倍。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会应用迁移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认知,先不执着于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而是更为积极地寻找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似性质,充分利用对就知识点的熟练掌握来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我们以学生学习“空间向量”相关知识为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会觉得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该知识点所涉及的知识是较为复杂的;所以,我们可以先试着让学生回忆原来学习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来对学习进行切入,仔细去寻找“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两个知识点的相似性质,更好地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进行理解性学习。

另一方面,学生在整体把握数学问题的时候,或许会因考虑不周而有所疏漏,或许会因认识能力有限而有所欠缺,或许会因切入视角不够全面而有所不足,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将多个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是极为必要的,若学生能够顺利地用多知识点联系的方法去看待问题,那么学习起来必定会更为轻松。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会应用宏观体系视角来对问题进行认知,既要通过“各个击破”的手段来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又要考虑到某类数学问题中多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尽可能让“单一知识点”能够串联起来形成一张涵盖多个层面“知识网络”,促使学生更为深入、透彻、全面地去看待相关数学问题。我们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为例,有可能课本上无法找到与之相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会在一瞬间就失去全部的学习自信,直接开始放弃对这部分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所以,我们可以先试试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透彻的宏观分析,迅速弄清该数学问题想要探讨的具体内容,快速确定未知答案与已知条件中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试试到底可不可以由已知条件来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以求能够扎到数学问题提出的基本规律,从而找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进而学生才能找到学习的方向。

二、高中学生要使用合作探究法进行学习

合作探究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作用十分突出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学生要比照同学来对自己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弄清与同学的差异及差距到底在哪里,尽量在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形成优势互补,确保能够在合作探究中得以更好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用心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能够更乐于将学习心得予以分享,促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我们以学生的日常学习为例,学生在对某一知识或某一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若教师抱着“凭一己之力而为之”的思想来指导学习,那么便会对学生提出高或者过高的要求,除非学生的能力极为出众,不然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甚至会对学习心生厌恶;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或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换看法,或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经验,或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结果,从而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共同进步。

我们要注意的是,合作探究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并非没有条件限制,其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方面,学生应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这是确保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另一方面,学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准确的定位,迅速明确自己在合作探究中需扮演何种角色,这是保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去进行合作探究,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数学潜在内涵,才能逐渐转变对数学的传统认知,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高中学生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多个环节组合而成,其中就包括了“课前预先学习”和“课后重复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习”和“复习”这两种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学生若想要学习得更为轻松且有效,那么就必须要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不要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就算完成任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前梳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于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做好学习的准备,以便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及阶段性复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重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疏漏之处来实施复习,通过复习来补齐不足,令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这样一来,“主动”才会成为学习中的一种习惯,“温故而知新”才会得以落到学习中的实处,“学习效率”才会得以持续提升。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数学学习有方法可依”,让学生进一步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令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不断去探索行之有效且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会得以更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才会得以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才会得以不断提高,从而数学将会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张国艾.高中数学入门课——漫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3(29):2.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