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

2019-09-10丁迎淑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丁迎淑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按照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必须掌握文本的特点,使用欢迎导入的形式导入新课。以下为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新课程改革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37

在新课程理念中,衡量课堂教学是好还是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是否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场景使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一、注重引进生活,提高课堂的质量

小学生的实际体验相对有限,一些语文知识在情况和实际生活中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环境,老师要融入日常生活中间的导入链接元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联想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课本的知识点中找到共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大大增加,可以在知识点上找到更多细节,在学习探索中,结合生活实际元素也更加强大。

教师为学生讲解,例如《小壁虎借尾巴》,因为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壁虎这种生物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講解新课时给孩子们展示了一只缺少了尾巴的壁虎图片,让学生们试图找出图片中的壁虎和平时学生认识的壁虎形象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会很容易说出老师展示的壁虎图片缺少了尾巴,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去想想发生什么事情使小壁虎弄丢了尾巴?小壁虎需要做些什么来找到它的尾巴?最后,小壁虎可以让他的尾巴回来吗?随着教师的介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在文本中找到答案。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情感导入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通常很难正确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能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多彩。当教师难以通过表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时,则可通过插入图片、视频的方式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带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其理解课文内涵。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地震照片和短视频,这种导入法可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之爱,进而更好地展开后续教学。

三、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利用实物、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的事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和学习教学内容,直观导人法简便、直接,能够简单地将很多语言和板书无法表述清楚的内容展示出来,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教授《找春天》时,为学生制作了课件,展示了祖国春天的美景,融化的冰河,嫩绿的新芽,到处弥漫着生命复苏的气息,学生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被春天的美丽所感染,便不自觉地投入了课文的学习,去文章里找寻春天了。又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提前在网上搜索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给学生播放,视频激起了学生的耻辱和愤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教学中,想要更多地了解祖国这段屈辱的历史。视频的呈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增强了学生奋发上进、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再如,在教授《新型玻璃》时,我准备了几个玻璃玩具和玻璃工艺品,玻璃制品的展示,直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想要了解课文中的新型玻璃都有哪些用途。我通过直观导人法,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教学相关内容,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四、以复习为切入点

复习是小学语文教育常用的经典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对学生生字和背诵课文的检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语文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任何一门通过中文编写的学科,都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古人提倡的“温故而知新”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刚刚掌握的生词隔一段时间复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采取随堂测验、小组PK赛等传统方式强化学生记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富有特色的语文复习方式。

五、问题导入法

问题,是求知欲的根本。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将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学生,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却并不能吸收多少。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适当地采用问题导人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地震吗?(2)本文描述的父与子可能会处在怎样的环境下?(3)他们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我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想知道文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便主动地投入教学,寻找答案。又如,在教师六年级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草虫吗?(2)有没有同学观察过草虫的村落?(3)你们猜猜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4)阅读课文,看看草虫的村落里发生了些什么?我通过这几个问题,为学生设疑,引导学生想象草虫的世界并阅读课文寻找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入新的环境上的创新,为学生引入更多样化的活动,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生活环境和课堂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有强烈积极的探索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华.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39.

[2]孔文娟.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也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55.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