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的研究

2019-09-10赵佩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中学物理实践研究

赵佩红

【摘要】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以抽象性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对现代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尽可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保持课堂教学高效性,而中学生身心发展趋向成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意识与个性意识,只有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才能实现真正高效、自主的课堂教育。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兴趣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58-01

1.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物理学科是中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当今社会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中学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基础知识、强化对物理学科理性认识的重要阵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强化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分析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产生感性认同,进而培养社会与企业需要的物理人才和综合人才。中学物理学科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学好物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建模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解与沟通问题,如不能培养学生面对物理难题克难攻坚的兴趣,就会降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象。学生意志力与兴趣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就很难实现新课改对于中学物理的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的提高。

2.中学物理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价值

首先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的定向作用、规划作用,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中保持较好的学习态度,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放松与投入,对于物理概念与现象具有更高的探索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更为积极的学习体验,对物理学习产生满足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意识。心理学家與教育家的理论研究表明,兴趣是个性发展的动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持续学习的电源。另一方面,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提升还有助于弥补学习环境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条件与不断产生的学习困难中,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形态,促使学生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兴趣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

3.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3.1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对于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学习方法的建立者,相较于传统的传授者与主导者地位,现代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为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对教学活动的认知,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率的转化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联系,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面对物理重难点知识也不产生畏惧心态。

3.2结合生活实际,将抽象物理知识具象化

物理学科来源于生活,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驱动力,但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使得中学生很难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产生明确认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心理学接近性原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快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过程,然后再以物理现象为载体,进一步分析物理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由浅入深感受物理学的深邃奥妙,产生学习乐趣,然后再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物理框架,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

3.3导入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

高中物理学科由多个知识点构成,知识点联系、转化过程较快,转化频率较高,需要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夯实物理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问题情境,通过情境演示、实验研究等方法让学生在问题中逐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认识,巩固旧有知识、吸收新知识。

3.4创新教学方式,攻克教学大纲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在丰富的教学手段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攻克更多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引发学生兴趣,如学习“电磁感应”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动态课件或视频动画等,为学生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历史,引发学生共情,再为学生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步骤,教导学生在实践中对其原理展开思考研究,引导学生得出磁能够转换为电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创新课堂角色,转换授课方式,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如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为教师和其他学生授课,在轮流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合作学习等对摩擦力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应用有深入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结语

中学物理的学科特殊性使得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问题多,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转变对物理学科的看法,挖掘学科魅力,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产生自主学习意志,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学生物理兴趣有助于完成现代多元课堂的构建,帮助教师实现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性,找出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路径。教师应当积极研究兴趣教学方略,让学生能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本文系河南省安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J].叶人选.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

[2]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亓骥.中国校外教育.2017(27).

[3]潘兴国.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3,(16):96.

[4]张永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必要性及手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3,(08):42.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中学物理实践研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