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课程选择与生涯规划的实践探索

2019-09-10张志李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新高考

张志 李行

【摘要】  2018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改革,“3+1+2”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模式,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衔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中生学会如何根据自身的特长天赋、兴趣爱好、目标理想来进行合理的高中课程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高考 课程选择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06-02

一、研究背景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这样的表述初步点明了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接着在12月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新高考改革。即高考不再区分文、理,而是实行“3+3”模式,在语、数、英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课程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并增设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各省市进行了调整,其中湖南省2019年4月22日发布的《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将物理、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其他四门学科作为再选科目,实行“3+1+2”模式。

这样的改变打破了原来传统高考的非此即彼模式,将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天赋、兴趣爱好、目标理想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学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与此同时,这一改变也给高中和高中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相关研究和调查结果,高中生的生涯探索与规划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自我认知和教育认知方面发展较好,能较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并能认识到目前所接受的教育对未来发展的作用;但对社会职业缺乏了解,尤其职业认知能力发展较差,因而生涯定向和生涯抉择能力发展也受到影响。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职业规划方面缺少全面、系统、规范的教育,这相当于是在倒逼高中为了学生补上生涯规划的课程。

二、实践探索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作为湖南师大附中集团化办学的分校,一直秉承着附中教书育人理念,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在新高考改革浪潮中,针对我校生源和师资情况,始终积极探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模式,包括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建立学生生涯规划的认知体系

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興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技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地评估自己,使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

因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高中生从认知自我,认知他职业、认知社会与国家等角度,来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

认知自我方面,我们借助职业性格测试,来让学生对自身性格有清楚的认识。如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具有四个维度,八个方面,分别为外向(E)和内向(I)、感觉(S)和直觉(N)、思考(T)和情感(F)、判断(J)和知觉(P),将人的性格细分为16种类别,如ENFJ性格的特点是:“热情、为他人着想、易感应、有责任心。非常注重他人的感情、需求和动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能,并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能成为个人或群体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忠诚,对于赞扬和批评都会积极地回应。友善、好社交。在团体中能很好地帮助他人,并有鼓舞他人的领导能力。”因此,可能十分适合广告客户管理、市场专员、作家、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而不适合音乐家、职业运动员、幼教老师等职业。

认知他人方面,我校不定期开展漉泉心理社讲座、普法公益讲座、家长大课堂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不同行专业、职业、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了解其发展机遇和挑战;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农村、企业、军营、社区的生活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走近各行各业,体验行业生活,使学生在不同的社会体验中加深对不同职业的认识,明确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计划性地锻炼自身的能力,最终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涯抉择。

认知社会和国家方面,我校坚持每天开设新闻收视时间,有专业教师收集、整理、剪辑国内国际新闻,整合社会信息资源,面向全校师生播出;我校班主任和心理教育教师利用班会课、班级日常管理等时间,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和道德情操,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健全正确的人生观。

2.建立丰富实用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为学生做服务的,所以课程的具体实施也应该以学生内在经验的生成和丰富为导向的。而且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科课程的学习上,他们的选择大多依赖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基于这些学习经验的基础而产生的自我效能,将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多元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开设大量特色课程,如《探秘桃花岭》、《中国民间文化与物理趣味》、《舌尖上的地理》、《探寻岳麓山上的名人名寝》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职业规划。

另外,我校一直开设众多学生社团,如心理社、足球社、动漫社、街舞社、厨艺社、电子音乐社等,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社团成员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会员的社会化程度,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强化自己的价值选择。

3.建立个性化的指导制度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高低等都对学生生涯探索与规划能力中的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全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同时,我校还尝试了导师制,每一位教师针对性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通过自己和家长的资源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专业资料和职业信息,让他能确立明确的目标,找准努力的方向,促使其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学会为自己的抉择和行为负责。

同时,我校针对高中不同阶段的学生也采用不同的方法:高一的学生以认知自我为主,开展主题教育;高二的学生以完善自我为主,常用沙龙讲座;高三学生以实现自我为主,进行个别辅导。

三、总结反思

目前,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已经开展,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急需在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等方面加以改进。

1.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估系统

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或职业院校非常普遍,并受到广泛重视。但在普通高中阶段,之前并没有纳入教育的整体工作之中。

同时,美国职业生涯规划专家金斯伯格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过程。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的兴趣、能力和人格为基础,但当前的测验往往以国外性格测试为主,还缺乏跨文化的适应性。所以,目前还缺乏一项符合我国本土化特点的自我认知评估工具。

2.缺乏推广普及的制度保障

从2014年到现在,全国范围内出台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性意见的省级教育部门还不到三分之一,这对基层学校把握政策的要求和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3.缺乏高屋建瓴的引领指导

当前从事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大多数是班主任或心理教师。这些教师从事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在于:熟悉学情、熟悉学业规划,相对来说,不熟悉生涯规划理论和基本操作,不能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国家对各项职业未来的要求。而这些都是从事生涯规划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需要通过专门专项的培训进行补充和加强。

可是,据不完全統计,70%左右的省级教研机构,并没有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也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教研岗位。这就使得生涯规划教育在基层实践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缺乏有组织的、系统的教学研究,区域以及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开展不起来,极大地影响了生涯规划教育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中学会开展各种方式的生涯规划教育。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教育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个性独立的、具备创新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所以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个人、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课题“新高考下高中生课程选择与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0160ZXX034)

[ 参  考  文  献 ]

[1]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杨志成.新高考改革与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0).

[3]梁茜.普通高中生涯发展规划与指导的现状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9).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2010-07-29.

[5]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3-34.

[6]樊丽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3):67-68.

[7]肖夏.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生涯教育对策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新高考
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