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学科思维的培养

2019-09-10潘允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所学

潘允珍

【摘要】  学科思维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认识水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都非常重要。良好的学科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境地,不仅使学生学会,更能会学,既能学好,更促使其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非常重要。

【关键词】  培养 学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56-01

学科思维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认识水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都非常重要。良好的学科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境地,不仅使学生学会,更能会学,既能学好,更促使其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非常重要。以下本人就自己所教的生物学科谈谈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的做法与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提取有效知识,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因为生物学科有一个特点:知识点多且零散,乍看有点文科的味道。如果只是让学生按常规的学法,即教师讲到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再记,这样的效果我们是可想而知。但如果教师把这项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把本节要学的内容预习,预习时准备一个作业本,把预习时通过自己理解分析综合后获取的知识按自己的思路写到预习本上,同时也把预习时不理解的的内容或疑问以问题的形式在预习本上提出来,这样学生其实已进行了第一次思维。课前教师一定要把预习作业收上来进行批阅,并记录学生所做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或讲解,(当然,这样会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照自己所做的预习情况检查哪些注意了,哪些需要补充。因为这是学生在课前已做过,他们会很在乎自己做得怎样,故课堂上会很用心,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以进行了二次思维,对相关知识已有很深的印象,课后无需再腾多少时间刻意进行记忆。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把预习作业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进行对照时,也已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这种做法在刚开始时学生可能做得比较糟糕,但只要坚持练下去,学生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会随之提高,如此下来,学生会学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教师会教得越来越轻松。这时学生的这种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培养起来了,其学习生物的学科思维也会随之建立起来。

二、教学过程中药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专业术语是一定学科范围内的共同用语,只有运用它进行教学,传授的知识才不会出现误差。教学语言简明化可以是学生便于记忆与理解,只有理解好了才能更好的应用。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具体体现在正确应用生物学术语,确切的表达生物学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中讲到“食物链”的知识点时,分析“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乍看起来,似乎是草被兔子吃了,而兔子又被狼吃了,但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并非完全是这回事,这就需要教师用简明的规范的生物学术语与学生分析,以免对学生造成误导。尤其是在高考,无论是选择题或是非选择题,对学生准确应用生物学术语来答题的要求都较高,这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联系实际,使之学以致用

大家都知道,有好一部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是对一些生活现象或规律的概括,或这些知识同时又能用来更好的指导一些生活实际。在生物的高考中,也有好一部分题目是考察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这既是对平时教学提出了目标,也是教学的更高目标。让枯燥的知识指导生活,让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让学生思考“是傍晚时分锻炼空气清新还是早上时锻炼的空气更清新?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进而相互的补充而得出结论,这既检查了学生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更是从多角度训练了学生的学科思维。

虽然良好的学科思维培养如此重要,而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也还有待教师更进一步的挖掘和不斷地探索。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所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非所学
非所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