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景在农村高中政治课的运用

2019-09-10曾转仪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创设情景

曾转仪

【摘要】  创设问题情景的价值在于:创设问题情景是符合《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创设问题情景的思路:从学生生活出发构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知识和情景的桥梁——有效设问,启发学生思维;促进问题与情景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  问题情景 创设情景 有效设问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50-01

一、创设问题情景的价值分析

杜威指出:思维源于疑难的情境。创设问题情景旨在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基于真实情景呈现问题,力求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在过去知识本位的课堂模式下,教学往往是知识的“掌握”而缺乏思考,教师成为“搬运”知识的“工具”,学生就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

(一)创设问题情景是符合《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综合性、活动性学科课程,基本理念是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前填鸭式、灌输型的教学方式,运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规律,以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说明创设问题情景与《新课标》是高度契合的,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创设问题情景。

(二)创设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学生面对海量的社会信息,应该具备分析和判断能力,而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并构建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都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政治课教学应由过往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向更为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景在农村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在开展《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公开课的时候,笔者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收集学生对“城市小区不封闭,你是否同意?”的意见,并按照同意和不同意两组,写出各自的意见;第二,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课堂中,首先观看视频“城市小区不封闭,你是否同意?”引入新课,并播放学生写好的意见,由此导入课题《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问题一:民主决策到底有什么具体途径呢?请出学生代表来展示书本的四种途径。教师通过表格进行整合四种途径的区别与联系。问题二:民主决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教师从“决策者”和公民的角度,把意义分成两类,条分缕析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接近尾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梳理好知识体系。最后做练习,一节完整的政治课讲授完毕。听课的老师都给出好评,课堂似乎没什么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景之初探:要从学生生活出发构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高考命题在创设情境上显示两大特点:试题素材紧密联系实际,创新试题情境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选取素材的过程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课后,一个老教师委婉给出很实用的建议:“城市小区不封闭”例子不错,但不符合本校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大多数是生活在农村,建议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例子。经过老教师的指导,笔者把素材换成“西安6名高中生递交全国政协提案:加强母婴室建設”并以此视频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新素材符合中国开放二孩政策的国情,具有时效性;也是中学生亲自参与的提案,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看到同龄人也能向全国政协提案,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公民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参与的核心素养,学生对此变得更加感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之反思:搭建知识和情景的桥梁——有效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好的问题主要特征既灵活、开放,还能反映学科本质。光有好素材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围绕素材和知识点合理设置问题,紧扣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有效设问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观看视频之前,教师增加开放性问题,把问题一抛给学生“同学们身边的二孩妈妈都存在一个尴尬的情况:在公共场合找不到地方哺乳孩子。作为公民我们有什么方法给国家提建议?”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由此,导入新课之前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观看视频后,教师针对视频补充设问二“张亦凡同学通过提交议案给政协委员表达建议,这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教师通过创设“中学生向政协提案”的情景并设置核心问题,清晰地串联起本课的线索。

(三)创设问题情景之提升:促进问题与情景的有机整合

当经验和疑难的情境对于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时,将问题情境的情境指向和问题指向两种视角进行整合,有利于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对题情境的观察与思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个物理老师在旁听第二次公开课提出看法:问题一和问题二设置合理,但答案生成只是简单地划划书本,他建议增加张亦凡同学提议案的成果设置问题。物理老师的建议犹如当头棒喝,引起我深刻地反省。教师看似条分缕析,学生实际上亦步亦趋,学生不过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以此,笔者增加“《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最佳提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张亦凡等学生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作用?学生从真实地案例中感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从而生成知识点。

[ 参  考  文  献 ]

[1]张杰,马春朋.创设问题情景之方法探讨[J].物理教学,2016,38(05):51-53.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第15页.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第205页.

[4]任旭,夏小刚.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4):15-18.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创设情景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型问题的教学
刍议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小学数学卓越课堂追求“四性”
巧妙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