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德育规律,探索初中思品微课资源的应用

2019-09-10黄恩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微课资源

黄恩军

【摘要】  德育过程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循序培养的系统过程,并且在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中,需要遵循认知、心理和品德发展规律,才能让德育过程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在新时代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微课资源的引入,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诸多便捷。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遵循德育规律,并结合微课资源探索总结了对学生道德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德育规律 微课资源 初中思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38-01

一、初中学生德育规律

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过程,是一个从认知到情感,从意志到行为的系统过程,是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循序培养的过程。正是道德的培养是一个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既要立足于认知,更要引导学生践行。因此,对学生的道德培养需要协调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影响。此外,道德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的周期较长,并且需要反复开展教育培养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短小精悍,信息的呈现方式丰富。在十几分钟甚至不到十分钟的微课中,图画、文字、视频、动画等多样的资源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微课虽小,能量巨大,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并以丰富形式呈现,也将会给学生提供富足的精神享受。而分析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由认知到情感,从意志到行为的的教育过程。通过微课资源中丰富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的认知稳固,令学生的情感动容,使学生的意志坚定,这就是依托微课资源对学生的品德开展教育和塑造的过程。

三、遵循德育规律,探索开展道德培养的路径

1.应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针对学生现存的消极或错误的一些道德品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道德矛盾的激发,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认知冲突,从辩争中逐步厘清相应的道德规则,从而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对此,为了激发学生激烈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从情感和认知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引用微课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例如,在《社会生活路不开规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微课资源中向学生呈现当前社会中违反社会规则的一些现象,包括高铁霸座男、机动车道上小汽车不为后方急救车让道等视频,让学生从中辨析:微课视频中所呈现的一些现象会给你怎样的感受?视频中的不遵循规范的行为将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一些不遵循规则的行为吗?你能说出规则重要性了吗?通过如上视频的引入,教师借用微课向学生呈现一些社会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冲突,让学生对视频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产生厌恶与方案,情感冲突建立之后,学生对规则的认识更加明确深刻,此时的道德规范也就不言自明了。

2.挖掘丰富资源,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学生美好情感是催化优质道德品质的催化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可以通过挖掘教学资源、充实微课资源,以多样形式的信息展现方式以烘托氛围的方式开展,让学生从微课资源中获得美好情感的催化,从而有效驱动学生的认知,践行良好道德规范于学生的实践生活中。例如,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引用微课视频中便可以呈现古今文化中的爱国人士及名言警句,应用音乐、图画等方式烘托氛围,以催化学生的美好情感。在视频中,教师引入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经典古诗词,让学生体验诗人忧国忧民和想要为国尽忠的美好情感,微课视频还可以引入精忠报国等音乐,以烘托氛围、激发情感。在这种资源挖掘和呈现方式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良好道德品质随之得以培养。

3.微课引导实践,塑造积极道德行为

应用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更加广泛、模拟更多的情境向学生拓展道德认识,能够让学生从模仿学习中使道德品质得以践行。对此,教师在微课资源中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资源引入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塑造学生多方面的道德品質、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教师便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引入一起交通事故中的“碰瓷儿”案件,在微课视频中还原这一期碰瓷儿事件的过程,并展现视频中被“碰瓷儿”的车主的维权过程,最终捍卫了自己的权利更惩处了“碰瓷儿”者这一案件,让学生意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准绳,我们应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也是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在微课视频最后,教师引入生活案例,小勇14岁,其父母要求其辍学打工,请你帮助他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从网络中查询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帮助其捍卫自己的受教育权,为其伸张正义。在案例引入和情境模拟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典范,让学生有效践行,其道德素养也就随之有效提升。

总结

品德的过程,需要教师把握心理规律、认知规律和德育规律,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培养。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情感矛盾、丰富教学资源,塑造学生道德情感和微课引导实践,塑造积极行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切实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品德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张国锦.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微课运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2]邵静.道德与法治“AB剧”微课的设计与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09):16-19.

[3]蒋丽燕.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103.

猜你喜欢

微课资源
微课构建与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半翻转课堂微课资源课堂应用新模式探索
公安院校英语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
微课资源在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思考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
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国内外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