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黄翠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

黄翠娥

【摘要】  本文从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侧重探究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落实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  区域地理教学 培养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32-01

引言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以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品格和思维等为基础,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键地理能力,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地理实践力四大要素构成。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素养的关键点,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关注区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能力较低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主要以大洲、地区、国家等世界区域地理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而八年级地理重点围绕中国区域地理展示给学生,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知识,初步具备了读图分析、数据分析、材料分析等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能力,但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音像,被动地学习。

1.2教师对地理核心素养内涵认识不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单一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和区际联系。区域地理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很有帮助,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对地理核心素养内涵认识不到位,不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组成,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没有得到落实。

1.3教学中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只重视教材知识的识记,缺乏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1.4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较弱

区域地理知识信息量较在,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以及时空区域知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教学,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谷歌地球的使用,3S技术、云课堂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受到影响。

二、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区域地理学习要达成两大目标:一是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二是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即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要弄清楚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如何提升学习效率等问题,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读图析图、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

三、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发展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课前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还要根据不同的学情研究教学方法、研究需要渗透哪些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等问题,课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后要抓实学生的作业、模拟练习、辅导等。

3.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科学、充分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斷的探索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地理学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协调关系,同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

3.3重视培养综合思维

中学地理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综合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做了下面的描述:“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课程的内容阐述了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所有要素和人们活动之间复杂的关系,从不一样的角度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全面性。所以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思维的引导,要结合各个区域的特点引导学生将复杂的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最终具有综合分析能力。

3.4加强区域认知培养

区域认知是指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自然环境、地理现象等有一定的认识后,能够初步分析区域各种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用区域的视角从差异性角度去认识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差异,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参与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验、地理观测等实践活动中具有的能力和品质。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从地理的角度体悟、理解、欣赏地理环境。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地理观测、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用不同的视角认识不同的区域,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结语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将不断地得到尝试、总结、优化。

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董宇辰.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案例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田艳丽.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区域开发”主题整合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张明敏.中学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及其教学启示——以“植被地理”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18(21):22-25+49.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