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苏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预习高中生物方法

苏丹

【摘要】  有效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能极大地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自信。而针对不同的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预习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预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16-01

从2016年起,我校在高一年级学生的生物学习中,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充分掌握我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采取灵活多样的预习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状况我校地处城郊,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学习习惯养成不良。且大多数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面对与初中完全不同的高中阶段学习,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变大,听课效率不高,慢慢丧失学习信心。

2.教学状况目前,我校教师的生物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抱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沿用课堂授课——课后练习——辅导巩固,这一简单的模式;教学上忽视了生物的学科优势,弱化了对学生情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实际效率并未提高;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3.学生预习状况为了掌握我校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预习的真实状况,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校90%以上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每天疲于应付完成各科作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课前预习。需要老师督促,不能长期坚持;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一跳而过,缺乏深入钻研的精神。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特别是在预习这一环节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并形成良好习惯。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活,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预习措施。

二、提高学生生物课前预习效率的方式

1.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有目的看书,进而引发学生的自己思考,提出疑问,将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因此,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注重预习的层次和难度递进。即由阅读课本知识上升到激发学生思考、大胆尝试运用,再到思维拓展延伸。导学案的编制,我们针对不同的学情而有所侧重,认真预设课堂教学。再根据回收的导学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后,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多练,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能感知到预习中的难点问题真正得到了解决,课堂学习收获很大。

2.化零为整,将难点知识分解细化。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章节,我们将预习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布置下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在设置这些问题的时候,注重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和递进,层层深入。比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是,我设置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是联会、四分体”、“染色体数目什么时候减半,为什么减半”等九个问题。

3.课前收集材料,学生当老师。生物这门学科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生命的本质问题。涉及的很多知识与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联系。

4.难点知识“表演”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生物学科还会涉及到很多微观世界的结构和化学反应,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很难有直观感受,也不容易理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活泼好动,有表演才能。我们就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绎。具体做法就是,在上课之前,先教会这些学生本节知识,让他们先理解并掌握。再将相关内容进行“表演”展示。如,在讲述减数分裂与自由组合定律关系的时候,我们用硬纸壳制作了一些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模型,用不同的颜色相区别,让不同的学生拿在手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过程进行演绎,展示不同的组合方式。边表演,边进行讲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是将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上,是我校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常用的预习方法。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收获,但也存在不足。如预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坚持下来;在难点知识“表演”出来和学生当老师的预习方式中,存在参与度不够的现象;对学生的课本实验重视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旧存在。

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1.继续从起始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使学生能及早形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2.教师坚持做好长期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思想,让形成的良好习惯贯穿始终。并进一步做好学生完成预习后的反馈和分析,有效备课,有效上课。

3.针对具体学情,可以将学生参与度高的内容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每人完成1-2个,分小组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展示,竞争学习。

综上所述,在充分掌握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预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预习方式。在预习中,教師只要能真正确定学生的主题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实践证明,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探究、摸索、完善,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张祥沛,王运贵.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的实施.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第九期:27-28.

[2]袁锦明.高中生物课堂实施“三助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生物教学,2013年第八期:4-6.

[3]李稳华.互动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79-80.

猜你喜欢

预习高中生物方法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