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低年段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019-09-10陈宇翔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条理性低年段数学语言

陈宇翔

【摘要】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衣,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有概括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受年龄限制,低年段学生难以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复述和表达。在此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准备各种教学形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  低年段 数学语言 条理性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137-02

低年段学生知识存储量小,没有完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没有条理、甚至说话不完整。这阶段的学生数学语言积累不足,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客观的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为基础,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说”的训练,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经历接触、模仿、运用和创造数学语言从而全面地、综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将从数学语言的输入、输出、评价三方面提出关于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一、优化课堂中的数学语言输入

1.提供优质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完整性

教师在提出课堂上的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其目的及原因,而当学生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时,他的脑海中就必须要将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明白。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和问题预设都非常重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包含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且使用的语言材料不并能让学生难以理解,即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如在教学《简单的推理》时,我在学生理解推理的含义基础后开始提出问题:我提问:“‘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制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个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样目的明确的问题当学生回答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在脑海中整理信息,而且问题限定他们必须表达的观点应该是每个人只能拿一本,而且不能重复之类的意思相近的语言。学生在遇到引导方向明确的问题,思想走岔路的可能性就自然减少,在最后只需要教师稍作引导,学生的数学语言也会更加规范,在这个過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高效的达成教师的教学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2.熟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数学中的符号、术语、概念都有精确的定义,不存在含糊不清的词语,结论毋庸置疑,因此对学生的阅读要求认真细心,在读的同时亦要举一反三。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需读这么一段话“把12个竹笋平均分到四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装3个。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在教学中,这是学生必须牢记的数学语言,所以应当让学生全体说,互相说。除此之外,更需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除法的定义,我在这节课上会出这么一道判断题“12个竹笋分到四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一定会装3个。”让学生判断错对。只有学生在熟记并理解“除法其实就是平均分的过程”的基础上,他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整个输入的过程难度不高,既能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能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化课堂中的数学语言输出

1.教师示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学生的语言模仿力非常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语言的生成和表达。因此,要提高学生课堂上语言表达的准确、完整等能力,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示范准确的语言模式,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在课堂上给出模仿的机会。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在引导学生明确除法的算理、算法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72”这条算式时我特意将教学活动分成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教师在新授中根据学生学情提供准确的数学语言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让学生操作并分享后,教师在黑板边演示,边叙述:(黑板上共有7个草莓)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每个盘子放(3)个,剩余(1)个(板书)。并边对照草莓图和板书文字,并辅助动作手势,边分边说。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法,先自己试着分一分、说一说,然后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说给全班听,再让学生重复练习,再同桌互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得不完整,教师先领说,学生再说。第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形象思维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创造算式,大胆表征,并让学生展示交流的自己算式的机会,突出算式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教师设计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72=3(盘)……1(个),学生看着教师思维图式,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根据图像解析算式含义,是学生从个人的详尽思维活动逐渐过渡到简缩的思维活动过程。第三层次: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脱离各种模式,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表达。让学生看到72就能说出得数和算式的含义,从抽象的数学算式创造出具体的数学情景。像这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从具体到抽象,进行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既能让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不断打磨积累、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准确度,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提供多种方式,增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

每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最经常用到的是方式是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吗?”“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一下。”这样能够避免教学中出现个别优秀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让教学的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每一个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课堂小结这个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教学环节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成效良好的语言训练机会。如在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说出自己对于角的认识“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角有两条直直的边”等,学生的话虽然简洁,却已经抓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生能通过小结环节的表达清晰地回忆出整节课的新学知识,与此同时还提高了他们语言的概括能力。

三、优化课堂中的数学语言评价

1.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倾听,增加数学语言的获取渠道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出课堂上的教学重难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教师的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只需要来一句“你听得最认真,看来就就是最懂这位同学想法的好朋友,还有哪位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呢?”之类的激励性评价,低年段学生会非常积极的去倾听优秀学生的发言,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科学评价,正强化学生数学语言表达

低年段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他们更倾向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成功感,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价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紧张、内向的学生,可以安慰他:“没关系,慢慢说,你一定可以完整的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表达错误的学生,教师应立刻将弱化错误的语言表达,并通过引导让其改正或者学习其他同学正确的数学表达方式;遇到学生独到精辟的见解时,教师应及时强化:“哪位同学挺清楚了他的发言?能像他这样再用你精彩的发言解释这个问题?”。力求做到在课堂评价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都给予他们所需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让他们敢说,会说,正确的说。

数学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帮助,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一场考验教师耐力和智慧的长跑,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守护。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师应从小学低年段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供练习数学语言机会,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彭丽娜.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6):54-55.

[3]金培国.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8).

猜你喜欢

条理性低年段数学语言
写文章要有条理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
大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做得更好
三“三”两“两”通“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