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文学作品入幼儿生活丰活动形式促健康成长

2019-07-19徐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性文学作品游戏

徐芳

【摘   要】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阅读资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将文学融入幼儿生活,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用文学创设文化环境,营造环境育人氛围;用文学拓展活动形式,优化活动育人功能;用文学创新游戏内容,彰显游戏育人力量”等策略,充分发挥文学的内在价值,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关键词】文学作品;幼儿;游戏;社会性

儿童文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与能力,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都有着独特的价值。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于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学作品的有效运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运用文学作品时,教师忽略了幼儿的感受,对如何运用作品促进幼儿的发展考虑不够;教师虽知道文学服务于儿童生活,但缺乏有效的运用策略。要让儿童文学作品真正走进幼儿教育,教师应转变理念,提高意识,采取有效策略,让文学与环境、活动、游戏巧妙结合,真正融入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用文学创设文化环境,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把文学作品巧妙融入环境,打造“会说话”的园区环境,让幼儿与作品互动,体验生活的乐趣。

(一)打造浓郁书香式氛围,为阅读奠定物质基础

文学作品的巧妙投放,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让他们更好地阅读。大厅、转角、廊道内、班级门口,处处可见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幼儿随手可得、随处可看,园内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味。

(二)打造思维导图式环境,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在环境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幼儿的学习更自主、有效。根据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或画面情境,延伸布置相应的思维导图式环境,能指导幼儿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学习,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如绘本作品《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教师帮助幼儿画出“火车在肚子里的每一处”的图画,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梳理,形成思维导图。幼儿根据思维导图开展自主阅读,不断探索有关消化系统的常识,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打造轨迹记录式场景,为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在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尝试用叙述式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并将成品展出,见证幼儿的成长。如演绎《猪八戒吃西瓜》这一作品,从道具的制作、活动的讨论到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位幼儿都能了解这一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这也为日后其他演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二、用文学拓展活动形式,优化活动育人功能

将单一的语言类文学活动向多领域、多形式的活动拓展,通过适恰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多元魅力,能够较好地挖掘文学作品的生活教育内涵,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艺术融入式”文学教学活动

为了挖掘作品更深的教育内涵,幼儿园改变了“听故事→理解故事→感受内涵”的步骤,而将唱、画、跳、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文学教学活动。幼儿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演绎,从多角度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如教师基于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利用作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开展艺术融入式文学教学活动。幼儿在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自主选择、制作合适的表演道具,以讲述和合作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涵:胡萝卜先生因为别人有需要而主动帮助别人。同时,幼儿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二)“多元表现式”文学展示活动

幼儿园打破以往说演故事的固定模式,不断拓宽文学展示形式。教师基于幼儿生活现状,巧妙地利用文学作品,运用演故事、唱故事、画故事等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热情,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如针对大班《秋天》的活动主题,为了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充实,教师以古诗《悯农》为切入口,让幼儿在理解古诗含义的基础上自主创编舞蹈动作,并在舞蹈表演中表现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品质。

(三)“主体参与式”文学日常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学日常活动十分注重幼儿的主体参与,旨在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了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幼儿园创设了“小广播之约”“做客故事屋”“文学推荐会”等活动,让幼儿结合某一主题,选择、介绍和推荐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与同伴共享。如“文学推荐会”中,幼儿以“寻找秋天”为主题,推荐了一系列与秋天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落叶跳舞》《叶子先生》《风中的树叶》等位居推荐名录前列。同伴的推荐吸引了更多的幼儿阅读这些作品,许多幼儿萌生了了解秋天、探索秋天的愿望。

三、用文学创新游戏内容,彰显游戏育人力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积极动手动脑,与同伴合作探究。文学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艺术生活经验,丰富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向更自主、更开放的方向发展。

(一)将文学融入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精神引导

文学类区域游戏投放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以及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听说设备(如指偶、手偶、图片、点读笔等),帮助幼儿开展蕴含文学元素的游戏活动。这样一来,一个文学作品在多个游戏区域得到表现,其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此外,幼儿还在游戏中自发地展示生活情景,丰富生活经验。例如针对大班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中难以深切感受同伴间真挚友谊的情况,教师以文学作品《彩虹的尽头》为载体,将其运用到多个游戏区域,让幼儿通过玩游戏体会作品传达的感情。如在语言区,幼儿通过讲述、复述故事感受到绘本中主人公之间真挚的友情;在绘画区,幼儿通过绘画重现故事场景,共同完成作品,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学到的道理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有效地化解了許多同伴间的矛盾。

(二)将文学融入户外游戏,丰富自主游戏内涵

教师十分关注幼儿在文学类户外游戏中的自主性。因此,教师以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助推游戏的发展。在建构游戏、拓展游戏、野战游戏、娃娃家游戏、沙水游戏中,幼儿会根据已有的阅读文学作品的经验,将作品中的角色、情感迁移到文学游戏中,促进自身的生活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如读完绘本作品《关于蜜蜂的一切》后,幼儿深受启发。他们纷纷在户外游戏中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现绘本的内容。许多幼儿把网格拼接起来,建造“蜂巢”,几个幼儿爬到爬梯处的“花朵”中采蜜,其他幼儿则在“蜂巢”中劳动。

借助文学作品开展游戏,可以让幼儿加深对蜜蜂生活习性的了解。游戏中,幼儿有分工、有合作、有协商讨论,可谓高效有序,极大地体现了蜜蜂家族的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幼儿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探究,延伸到了自主游戏中,而共同探索也让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具有文学特色的环境创设、多元活动和户外游戏,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多形式活动中积极感受、主动参与、愉悦体验,不断链接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逐步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方美波.幼儿文学作品导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木花都幼儿园   313100)

猜你喜欢

社会性文学作品游戏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