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9-07-17魏剑婷王清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椎穴困难护理人员

魏剑婷 王清玉

骨折患者术前若未经过卧床排尿训练,术后卧床恢复期可出现不同程度排尿困难症状,若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可增加尿储留、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折患者术后躯体不适,不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康复。除此之外,骨折患者躯体损伤继而诱使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30例骨折后出现排尿困难常规护理患者与30例骨折后出现排尿困难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患者护理干预后病情改善情况,而论证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门诊收治的60例骨折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按照临床护理中是否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与实验组(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会同意。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例)比例为14:1,年龄25~84岁,中位年龄为(43.52±1.52)岁。骨折类型:有7例为股骨颈骨折,有7例为股骨干骨折,有7例为髌骨骨折,有6例为踝骨骨折,有3例为其他类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例)比例为9 : 1,年龄25~81岁,中位年龄为(43.42±1.51)岁。骨折类型:有7例为股骨颈骨折,有7例为股骨干骨折,有7例为髌骨骨折,有7例为踝骨骨折,有2例为其他类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方面资料数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有骨折病史,骨折术后均出现排尿困难症状,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超过50分,患者治疗前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所有患者入院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评分超过38分[3],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创伤后刺激障碍症状,医护人员向患者、患者家属阐述本次研究目的、内容。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3)排除不耐受本次诊疗护理或对临床诊疗护理依从性低的患者。(4)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护理人员均实施常规导尿护理,患者排尿时应嘱患者通过深-浅交替呼吸放松躯体以促进排尿,对于尿潴留短期不能解除的患者可放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对于难以插入导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粗针头耻骨上膀胱穿刺的方法将尿液吸出。(2)常规导尿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每日监测记录患者尿量,主动与患者交谈,向患者、患者家属阐述骨折术后排尿困难发生原因,列举护理干预后良好案例,提升患者对临床诊疗护理干预的信心,从而缓解患者躯体不适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及时与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嘱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帮助,并告知其导尿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从而协同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3)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排尿环境,患者膀胱充盈,需要排尿时,应嘱异性回避。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憋尿的危害性,从而减少患者膀胱过度充盈的发生。让患者聆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或广播,转移疾病注意力。(4)饮食护理:患者应每日适当增加饮水量,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家属烹调时应合理控制食盐、食用油用量,尽量避免烹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在烹调时使用麻油以软化大便。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

1.3.2 实验组 护理人员在常规导尿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1)推拿按摩:护理人员采用骨度量法选取患者中极穴、气海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上述穴位每日点揉2次,每次按摩约2 min。(2)水柱冲大椎穴,用温水持续冲刷患者大椎穴直至皮肤发红,待患者整个头颈以及全身均有少量汗出为宜,患者温水冲大椎穴过程中应做好保暖措施,患者每日水柱冲大椎穴一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病情控制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参考魏金荣研究中PCL-C量表评判标准,临床研究中PCL-C(总分为85分)[3]。显效:护理干预6 h后患者排尿顺畅,排尿后无不适症状。护理干预后PCL-C得分在17分至37分且患者无创伤后刺激障碍症状。有效:护理干预6 h后患者排尿伴有尿不尽、腹胀症状。护理干预后PCL-C得分在38分至49分且患者有一定程度创伤后刺激障碍症状。无效:未达有效标准。疾病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中以(%)表示相关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见表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护理前PCL-C评分评分超过38分,护理干预后部分患者PCL-C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护理干预6 h后病情得到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局部可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排尿困难属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排尿困难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生理痛苦,而且影响骨折患者康复[3-5]。除此之外,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尿潴留,排尿困难分为急性与慢性,对于急性发病患者膀胱内胀满且尿液不能排出,临床常规治疗为导尿处理[6]。近些年中医临床特色护理如穴位按摩、热敷疗法在临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中医认为骨折术后卧床排尿困难的发生主要与肾元亏虚有关,肾元亏虚继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7-9]。按摩中极穴、关元穴以及气海穴可培元固本、补益肾元,中极、气海、关元属于人体任脉主穴,均具有补益肾阳的功效[10]。大椎穴为督脉之要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大椎穴上,因此大椎穴又被成为“阳中之阳”,局部刺激大椎穴可增强人体阳气,水柱冲大椎穴即使用热水给予大椎穴持续温热刺激,热力温补大椎阳气,继而温补一身之阳,阳气充沛则膀胱气化功能提升,通利患者小便,从而缓解患者排尿困难症状[11-12]。现代临床研究显示刺激大椎穴可疏导原气,激发机体脏腑各功能调节能力以及应激反应能力,从而缓解骨折术后患者应激障碍[1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共有29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骨折后排尿困难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创伤后刺激障碍的发生。

猜你喜欢

大椎穴困难护理人员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选择困难症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