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情感与意向:地方文化认同及其建构维度研究

2019-07-08张淑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体建构群体

李 苏 张淑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22001)

地方文化的认同得到了学界持续的关注,成为人们分析城市问题(《新城市的边界》)、经济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相互作用问题(《再造现代性》),以及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的重要切入视角。(刘博等,2013)厘清地方与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关系,并对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维度进行讨论,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思路,也为思考社会共同体的建设提供视角。

一、地方及其在地方文化认同建构中的意涵

地方在认同建构中的重要性被强调较早始于Proshansky(1978)[1]等对城市和自我认同的探讨,他们认为,相对于社会认同,地方认同具体指向“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个体或群体可以通过与地方互动实现社会化”,“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2](STEDMAN R.,2002)在这一过程中,地方作为个体或群体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的基本要素被人们重新认识,地方不再仅仅是外在于个体认同的客观存在,它还是促成个体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3](BERNARDO F,2005)在地方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地方文化认同被置于地方认同建构的核心位置。因为,个体或群体在与地方交往中获得的身份、角色及其合法性,都要在一定的文化实践中才能具有意义。

地方在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中,既是建筑材料,也是实践平台。地方对于活跃于其中的主体而言,它首先是其进行文化实践的平台。地方提供给他们活动的物理空间,不管对于人们过去长期活动的物理空间,还是现在的实体空间,地方首先是以物理的优势吸引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一旦他们进入到这个物理空间,文化的实践往往成为他们对地方进行重新阐释、建构的核心驱动力量。在这样的文化实践中,地方成为活动空间,传播与沟通成为人们实施文化实践的手段,人们在互动交往中赋予地方不同的意涵,从而使地方成为人们共享意义和情感的载体。其次,地方还是人们实现认同的建筑材料,地方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符号,也是人们建构认同的象征符号。地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的背景,并被人们作为一种符号进行展示,地方就不仅仅是人们在特定文化空间中互动与交流的基底,还是人们进行价值确认的符码。

地方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为,它总是在人们不断地与地方的互动、沟通的过程中被创造、被建设甚至被操纵。地方的特征一旦进入人们互动交流的话语中往往成为引起他们情感共鸣、认同达成的意义符号。也正因如此,地方文化认同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因为,人们“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4](崔新建,2004)而价值作为一种意义被生产,又总是在人们以地方为媒介的互动中完成。

二、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维度

关于地方认同的建构历来有不同的声音,比如Proshansky Harold(1983)认为地方认同是指个体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观点、信念、偏好、感觉、价值观和目标,以及行为倾向和技能等所引致的认同,Glynis M.Breakwell(1986)则将认同的建构理解为一个包括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及一致性的过程,Orestis et al.(2010)将地方认同分解为依恋或自我延伸、环境适宜、地方——自我一致3个维度。这些讨论在描述人与地方的互动中形成的互相适应、依附和延展的认同关系时,都关涉到互动双方的认知(如偏好、感觉、自我功效、环境适宜等),情感依赖(如自我尊重、依恋等)以及做出某种选择的倾向(观点、信念、价值观和目标、独特性、行为倾向和技能等)。从这些方面出发,我们将认知、情感与意向作为理解人地之间认同关系建构的视角进行讨论。

1.认知是开启人地互动的钥匙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 程。(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4%E7%9F%A5/12815064?fr=aladdinref-[1]-12264806彭聃龄,2010)[5]在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过程中,认知是开启认同建构的基本条件。Korpela (1989)[6]认为地方认同指的是对物理环境的一系列认知,通过这些认知,个体能够调节自我,即积极地适应客观环境,并在此环境中,追求自我一致性 (self-coherence),自我价值(selfworth)和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地方文化的认同进一步表现为“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7],(ROWLES G D,1983)由此可见,地方是人们进行文化实践,完成感知的中心,它作为一个承载社会文化的意义载体,为人类“在整个社会与文化结构中定位自身的坐标体系提供重要依据”[8]。(E.Relph,1976)地方作为一个符号被个体或群体认知,并由此启动人与地方的互动,使得地方最终成为承载个体或群体获取意义和寄托情感的独特空间,并为主体进行自我确认提供标准和参照,从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班杜拉(Bandura,1986)[9]认为个体对他人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部特征的认知、性格的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由此言及个体对地方的认知,则可以从个体对具体的景观、事物、人物等具有地方印记的符号的理解和接纳,以及个体与地方在互动中创造的价值意义中来理解。个体的认知在个体层面上可以内化为一种心理上的情感依附与满足,在社会层面上则促成了身份的建构与认同。[10](TUAN Y F,1977)个体认知往往是开启人地互动的钥匙,人与地方在互动中展开的文化实践及其共享的意义也是从认知中开始的。

2.情感是人地互动关系建构的纽带

情感作为态度中的一部分,它与感受、意向共同影响主体的选择和决定。《心理学大辞典》中将情感解释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将“情绪和情感”都视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人与地方的情感依附与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的研究中仍有争议,但情感作为联系人与地方的纽带在地方文化认同的讨论中受到高度重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将人与地方是否产生情感上彼此依恋的关系,作为探知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维度具有理论上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们在人地互动中产生的情感,还包括了人际关系,这些内容往往赋予人们在地生活独特的意义和目的。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也常常由自己与这些地方产生的情感联结开始。因为,情感的产生赋予了人与地方新的关系内涵,传达了新的价值意义,是促进人与地方相互适应、达成共识、共享意义的催发剂。所以,情感的产生常被用来解释地方作为个体或群体活动的空间的意义,还被用来理解个体或群体的生活经历、生活记忆和生活愿望的线索。

从情感驱动地方认同的建构这一角度来看,地方也是能引起人们情感依附和满足的“物证”,地方能在多大层面上给人以情感上的满足,或促使其对地方产生情感偏好,它在空间上的表征也势必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因之而形成不同的考量标准,如地方可以是某个房间、家、玩偶、社区、城市,乃至地方的一草一木、一景一观,这些代表地方的信物使人们更喜欢呆在某个地方,并感到适宜、舒适和安全。它们是人与地方在互动中建立情感关系的“凭据”,是人与地方情感产生过程中依附的对象。这些物象可能是人地关系建构中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的“地方”,也可能是人借以理解地方文化意义的线索,它们往往勾连着人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人们在现实与虚拟中穿行,从而建构牢固的地方依恋,进而产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3.意向是个体主观上对地方的确认

人与地方的意向性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该地方的接受或接近的一贯性。人与地方的意向性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个体与地方在互动中形成新的自我确认。新文化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杰克逊(P.Jackson)和科斯克罗夫(D.Cosgrove)认为人们在人地互动中展开的文化实践形成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具有象征性,它既是人群价值和实践的表现,又代表着一个地方群体的自我文化和社会认同方式。在这一认同建构的过程中,意向性认同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实质上,意向性认同的建构表现强烈的主体性的伸张,一个人只有将一个地方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与重大的成就积累与沉淀,且能够给予人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11](张中华等,2009)或者说,个体发现自己和某一群体成员的相似,或归属于某一特殊群体(Tajfei,1978),才易形成意向性认同。

综上分析,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是多维度的,动态发展的,这些不同的角度并一定要求全部实现才能产生地方文化的认同,它们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因地制宜都可能对个体或群体的地方文化认同施加影响。以此为视角,对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地方”及其背后的文化关系的解读,不仅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地方及其在文化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重要位置,还能为我们思考一些更宏观的问题,如城市问题,地方与全球化的问题,社会共同体的建设问题,以及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提供视角。

表1 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维度

三、结语

重新认识地方在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中的角色及其位置,是我们探知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前提。地方不管作为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材料,还是实践平台,它总是在人与地方的互动交往中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和目的,并最终成为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地关系的发展和认同的建构中,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发生和形成是理解认同建构的关键。认同既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选择,而需要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实现理解,在接纳、赞同的基础上形成依恋或满足的情感并表现出某种一贯的倾向性。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并不意味着一方要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基因,在地方文化的认同建构中,认知主体是独立的,他们持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在以地方为基点,展开文化实践,最终实现相同的,或共同的共享、建构或改造。

猜你喜欢

个体建构群体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建构游戏玩不够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