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期刊语言经济学论文的知识图谱计量分析(2009-2018)

2019-07-08陆俊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谱经济学期刊

陆俊宇 马 嫣

(1.湖北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上海 20008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就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借鉴主流经济学、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外,该领域的研究问题不断丰富,研究领域持续拓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势头。对比我国,语言经济学研究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比较少。虽然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学者在着力介绍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领域、进展和趋势等,[1][2]但运用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特征、经典文献、研究热点与趋势等进行客观、系统梳理的文献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近十年(2009-2018)来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科学分析,以期对我国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国际语言经济学文献在时间分布、期刊来源、涉及领域等维度上的基本特征如何?(2)该领域有哪些经典文献?(3)该领域近十年来有哪些研究热点?

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WOS)核心数据库,以“language economy”、“language economics”和“economics of language”为检索词,时间跨度为2009-2018,文献类型为“论文”,截止到2018年12月17日,得到1347条文献。本文利用Excel和CiteSpace(版本号为5.3.R3.8.5.2018)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iteSpace支持多种类型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包括共词分析、文献共引分析、文本和地理空间可视化等。[3]研究主要侧重于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发现并梳理国际语言经济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经典文献以及研究热点。

二、国际语言经济学研究描述性统计

(一)时间序列分布

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国际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年均发表数量为134.7篇。2012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前年均发表数量均在一百左右徘徊,而2012年以后相关研究显著增加,2018年(截至12月17日)已经达到176篇。可见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图1 2009-2018语言经济学文献时间分布

(二)国家/地区分布

在国际期刊发表语言经济学文献数量排序前15位的国家/地区如表1所示,大部分为美欧国家,发文最多的为美国和英国,特别是美国,可谓遥遥领先。其中,我国发文90篇,虽位居第5,但总体发文量与英美有较大差距,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表1 语言经济学文献作者国家/地区分布(前15位)

(三)领域与期刊分布

参考WOS数据库对文献所属学科领域的划分,前10的研究领域如图2所示。在1347篇文献中,语言学和商业经济领域最多,分别发表272和271篇,共占40.3%,可谓不分伯仲。第三大领域是教育,共发表135篇,占10%。其他前10的领域还涉及环境科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这表明,一方面语言学和经济学作为最主要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构成了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语言经济学与多个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呈现出该领域的丰富性和活力性。

图2 语言经济学文献学科分布

语言经济学文献分布于841种期刊,载文前10的期刊见图3,载文量从14篇到10篇不等。这些期刊中,大部分属于语言学和语言教育领域,也有个别期刊同时关注语言、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和Language in Society。但其中有两本期刊比较特殊,一个是PLOS One,这是一本跨学科的期刊,接受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研究。另一个是Scientometrics, 刊载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从图3可见,虽然载文前10的期刊领域相对集中,但是总的发文量占比并不高,只占总文献的8.4%,也没有形成以语言经济学为核心研究的期刊。广泛且相对分散的期刊来源分布一方面反映了语言经济学的跨学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该领域研究的纵深度和国际关注度有待提高。

图3 语言经济学文献期刊分布

(四)作者机构分析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语言经济学文献10篇及以上的机构共14个,如图4所示。分析发现: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在美欧地区,与上文国家地区分布对应,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共19篇。接下来,英国的机构占4个,美国4个,澳大利亚3个,新加坡和西班牙各1个。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在文献发表总量上排名第5,但是在这些主要的研究力量中并没有中国的机构,这说明我国在语言经济学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明显合力。

图4 语言经济学研究机构分布

三、国际语言经济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文献被引分析

一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由两类文献构成:一是引用频次较高的被引文献;二是中心度较高的被引文献,两者共同形成该领域的脉络,构成其理论基础。我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被引文献分析,旨在考察1347篇语言经济学文献间的交叉引证情况。具体操作如下:节点选择“Reference”,使用每年前50篇高被引文献建构被引网络, 筛选标准选择g-index, 设置k=5, 文献共被引图谱如图5所示

图5 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上图共371个节点,代表被引用的文献,节点越大表明被引频次越高,反映该文献在语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图中有文字标签的均为被引频次10及以上的学者,节点间连线显示学者间共被引关系。在考察某一领域经典文献过程中,除了考虑被引频次,还要参考中心性指标。具有高中心度的节点通常是网络图谱中的关键枢纽,发挥桥梁作用,[4]中心性越高,节点重要性越大。综合上述两种指标,兼具较高被引频次和中心性的文献共7篇(被引频次≥10,中心性≥0.06),见表2。这些可以判断为语言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文献,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基础。

表2 高中心度、高被引文献列表

阅读以上文献可以发现一些特点:首先,大部分文献关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如晚期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语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语言商品化的问题。第二,全球化时代下,民族主义和后民族主义对语言、文化以及身份构建的影响也得到了相当的关注。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民族志的方法多次出现,这说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量化统计,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对语言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及其对人的影响。以上文献结合了社会语言学、语言教育、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但主要还是从经济维度出发探讨对语言及其相关事物的影响。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关系显示文献研究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关键词的集中出现能显示特定时期内的研究热点。[5]通过CiteSpace绘制语言经济学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其动态趋势。同样的,我们选择节点为“keyword”,其他参数不变,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6。

图6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中共106个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正比于关键词频次,图中有文字标签的均为频次20及以上的关键词。我们排除了“language”“economy”“economics”三个搜索主题词,余下的关键词按频次高低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高频关键词

考察以上高频关键词,我们发现位居前三的词 语“identity”,“globalization”,“political economy”与上文共被引文献的分析高度呼应,其他一些词语如“politics”“neoliberalism”,“commodification”“culture”“ideology”,“capitalism”也与上述经典文献高度相关。高频关键词中还有“policy”“migration”“education”等词语,这反映近10年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有相当一部分关于语言政策的问题。Grin认为,“经济学应用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至少在两个方面显得有用:一是在理解语言相关的选择方面,二是在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语言政策方面。”[6]

刘国辉、张卫国也认为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适合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分析,尤其是在语言效果的评价上。[7]梳理文献发现,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特别是移民的语言和语言教育问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加拿大和美国学者们就开始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欧洲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语言政策和规划的经济学分析,特别是有关欧盟官方语言规划的效率和成本问题。[2]上文的共被引文献中有不少理论和视角也和语言政策研究紧密相关,可见语言政策研究是近10年语言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此外,在高频词中还有例如“management”“e arning”“performance”这样的词语,它们和语言经济学领域的传统主题“语言作为人力资本”的研究密切相关。特别是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这一直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其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并在近年来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问题的拓展和国别研究方面。[2]近十几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拓展。首先是语言与移民研究,主要指语言对移民劳动收入之外其他方面的影响,如语言相似度与移民率(语言对移民的地理流向的影响)、语言对移民的社会融入(婚姻、生育、居住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可以说,语言与移民研究是在语言与收入研究基础上的一个话题延续。[2]其次是语篇分析,主要考察新闻报道中的词汇使用,利用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技术,来研究负面词汇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这些在高频关键词中也有所体现,如“migration”和“discourse”。最后,我们发现高频词中还有“China”,说明中国的语言与经济问题受到一定关注。

四、结语

本文以WOS数据库中,2009-2018年国际期刊收录的1347篇语言经济学研究文献为对象,首先用Excel对文献的时间序列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涉及领域、高产作者机构进行了计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文献共被引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研究发现:(1)语言经济学研究在时间分布上总体呈递增趋势;从国家/地区分布看,北美和欧洲国家目前是研究主力,我国在这一领域也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在期刊和学科分布上,国际语言经济学文献发表来源广泛且分散,其中最多的是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相关的期刊,但并未形成以语言经济学为核心研究的期刊,涉及的学科领域以语言学和经济学为核心,但总体呈多样化分布,呈现丰富的学科交融性;在作者机构分布方面,语言经济学的高产机构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其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为最。(2)Duchene& Heller[8]、Blommaert[9]、Heller[10]、Block[11]、Urciuoli[12]、Holborow[13]以及 Shankar[14]这 7 篇文献同时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和中心度,是了解语言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文献。(3)近十年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包括: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与人力资本、语言与移民、语篇金融分析以及中国相关话题研究等。希望以上发现对我国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图谱经济学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绘一张成长图谱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图表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