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19-07-02孙笑笑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孙笑笑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为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已的綜合修养,在坚定政治信念、深化理论认知、完善教学方式等方面积极进行自我修炼,不断增强个性魅力,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示范、激励和陶冶作用,从而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修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论及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理论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了实现党和人民所寄予的殷切期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自觉修炼,不断提升修养。

一、坚定政治信念,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表述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为高中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方向,即通过思政课课程载体,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思政课的根本问题及根本任务决定了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而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考量思政课教师政治修养的关键要素。坚定的政治信念集中表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修炼自己的政治修养,坚定政治信念,勤于学习政治理论,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善于回应社会热点,对自己传播的内容有所思、有所悟;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三尺讲台给予的一方天地,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思政课为纽带,打通大政方针到学生入心入脑的最后一公里。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做真理的主动捍卫者

高中思想政治课通过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教学,向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紧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程,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为何要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基于理论分析的现实课题,学生们的现实生活阅历会以个人知识背景形式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学情。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多元的世界、多元的认知、多元的评价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思政课堂上出现学生对教材或教师结论持不同看法,甚至出现质疑声,是思政教师们经常遇到的现象。无论是从客观现实还是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则可以反映出思政教师的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的高低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这是教学活动中解析学生困惑、回应质疑声的底线和底气。马克思主义带着人类文明丰硕的成果,随着历史实践的滚滚洪流,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其真理性毋庸置疑。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正在进行的新时代伟大变革,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捍卫真理,敢于在大是大非上、原则性问题上明确立场,敢于对错误思想进行批判。但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没有终点,真理也没有终点。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描述鲜活的现实,回应现实的热点,思政课教师也绝不能教条和僵化,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解决学生困惑,反而会削弱理论的信服力。

三、提高教学本领,做教学活动的创新者

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是教学内容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互渗透。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遵循知识传授的一般规律,更要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核。高中思政教师面对的对象,其认知水平已接近成人,就思维品质发展而言,高中生思维呈现出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特征。他们一般不盲从,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有时好走极端,产生片面性、主观性。这些认知特点对于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不会带来障碍,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得迎接新知的大门是主动敞开的;但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输入未知,而是改造他们的已知,会使他们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防备心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思维认知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政治修养、理论修养过硬,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锤炼教学艺术,创新教学方式,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无痕之中。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浅出,遵循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不生搬硬套结论,强行植入学生大脑,而是通过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充分代入感,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论证,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成结论。思政课教师要由表及里,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学生的参与、感悟、生成等主体性行为是在教师主导下实现的,学生开放、发散的思维要借助教师的引导、综合来完善,再通过教师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的理论分析,来达成深度认知。

四、增强人格魅力,做学生成长的示范者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有如下概括: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不仅触及学理性知识传授,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及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使命。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是为党的方针政策、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认知之间架设桥梁。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和无形的教育力量。桥梁作用发挥得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就会加大;桥梁作用发挥得不好,则有可能出现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后果,不利于立德树人这一学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使思政教师能够在更广的领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其综合素养的体现,绝非与生俱来,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底色,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公平正义、浩然正气方面都要给学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在身正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来自深刻的思想、宽广的视野,也可以来自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品德,更可以来自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励和陶冶学生,将对其未来成长之路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处在青少年阶段向成人阶段过渡的高中时期,无疑是检验这种精心引导和栽培效果的关键节点。高中思政课教师唯有不断修炼自身,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道德、学科修养,才能不负韶光、不辱使命,书写好新时代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以士之道升修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