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2019-06-26张毓琳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张毓琳

【摘 要】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基本能力,但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一些影响他们阅读的基本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语言知识,培养阅读技巧等。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影响因素 阅读习惯 阅读技巧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看、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另外,从长远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活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影响阅读的基础因素

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缺乏一定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空中楼阁。而文化背景知识则在阅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

1. 词汇量

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读者的词汇量越大,理解语言的范围就越广;词汇量不够就会因“生词障碍”而“处处碰壁”。生词过多,会影响文章的理解,有时甚至会让讀者心烦意乱,失去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2. 语法知识

有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词汇量,却还是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这就是语法的问题了。如果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能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各种从句,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3. 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有些学生词汇量不错,也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却仍然看不懂文章,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如果学生不了解文化,阅读起来就会比较慢,而且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阅读兴趣越浓,阅读面越广,他的阅读能力就越强,能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积极因素。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可选择一些有趣味性、贴近时代、生活气息浓厚、引人入胜的文章让学生去读,借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保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纠正唇读、声读,克服指读、回读等不良习惯,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应进行限时训练。一篇200词左右的阅读材料一般控制在7、8分钟左右,这样在考试中学生才能顺利按时完成阅读题。

3. 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

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为阅读打好基础。

第一,扩大词汇量。词汇是影响阅读的第一要素,离开了词汇,阅读就等于纸上谈兵。高考要求学生掌握3200个词,词汇较多,因此平时应要求学生勤记、多记单词,同时还应辅导一些有用的单词记忆法,如:利用音标记忆法,构词法(eg. fore-表示“前面,先前”:

Foretell 预言;foreward 前方,前言;forehead 前额;foreground 前景 ),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

第二,扎实语法知识。通常高考阅读理解题不仅信息量大、生词多,而且长难句较多。这就要求考生有牢固的语法功底,才能剖析结构,理清句子成分,掌握句子、文章意义。如2018年全国高考卷 (一)C篇阅读理解中有这么一句话“The general rule is that mild zones have relatively few languages, often spoken by many people, while hot, wet zones have lots, often spoken by small numbers.”首先,该长句中含有一个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从句中又有两个并列句,由“while”引导,表对比。而并列句中又由“often spoken by many people”当后置定语,来修饰前面的“few languages”。如果学生不能分析其结构,则会因为句子较长,看得云里雾里,较难理解该句话意思。由此可见,在平时扎实语法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

4.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使用阅读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在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基础上,才能独立而准确地阅读,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猜测词义。阅读理解中学生经常难免会碰到一些生词。这时,不能一碰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有些表地名、人名的生词可直接跳过去,而对于有些会影响理解的词汇,可进行猜测。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常识、上下文中的定义解释、同义词、反义词等进行猜测。如2018年全国高考卷(二)B篇阅读中第26题问最后一段中的“juicer”是什么。本身“juice”是“果汁”的意思,又由下文“they love feeding the fruit and frozen bananas into the top of the machine ”中的“the machine”,可以推断出“juicer”应是“榨汁机”的意思。

第二,略读。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掌握篇章结构进而抓住文中的中心思想。当题目提问有关文章的topic或 main idea时,该方法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又能较为准确地回答问题。

5. 拓宽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课外阅读

研究表明,当语篇涉及读者较熟悉的主题时,他们能顺利地理解文章信息;反之,则会出现理解障碍。并且,如果读者对文章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的阅读速度就会更快。如2017年全国高考卷(一)D篇阅读理解,是一篇科技阅读文,主要介绍自制蒸馏器的方法和步骤。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这篇文章得分有巨大的差异。对科普文章比较有研究,或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会更有优势。而没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学生,对这一主题极为陌生,加之生词量较大,做起来则难度较大。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阅读技巧,并将课本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持之以恒,不断训练,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 潘海燕.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理解相关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1).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