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及学科素养的探讨研究

2019-06-26宋晓君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宋晓君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新课改的提出,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条件。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学科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了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科素养的具体策略,为日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学科素养 培养 策略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推行和深入,新课改中强调的是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之上。对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阐述了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提出了加强小学语文学科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为日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科素养的培训工作,都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一、培养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学科素养的标志就是语文的学习能力,包含了语文的知识、语言的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及人文素养等。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融入学科素养的理念,可以对这一时期的学习进行大幅度地促进。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十分有利的基础,帮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连接,使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学习领域或是环境的差异之下,学生们对于学习存在着共同的需求,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而且,也强调了个体关键素养的必备因素。小学语文中的学科素养,实际上指的就是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以及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领悟和理解。只有学生们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才能够将语言的能力进行充分而灵活地运用。同时,在语言能力运用的过程中,也会对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观点进行充分地体现。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地融入学科素养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在新课改的环境条件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素养成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汉语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和优良传承。因此,汉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也为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语文素养的培育是教师们的首要任务,只有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才可以保障小学生对语言技能进行灵活地运用,从而为小学生日后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小学的教师必须要发掘出一种合理的教学理念,来对小学生发展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满足。

二、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策略

1. 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教师要保障学生能够对课堂进行充分地利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对学生汉语口语的应用进行不断地加强。轻松而愉快的学习氛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一些小学生可能性格较为内向,在和老师与同学交流之间出现了小小的障碍。而如果教师此时构建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内在的心理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此才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教学之前,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通过让学生上台演讲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演讲内容不受限制,如诗歌朗诵、绕口令或唱歌等。在活动期间,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得到吸引,而且参与表演的学生也会对自身的口语表达进行加强,从而为日后语文学习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们表达的欲望进行发掘,加强学生口语学习的练习,从而加强学生的汉语能力。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内容就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学习的方式还是学习的理念,不同的学生之间一定会有所出入。因此,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人性化的教学,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来为学生服务。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为这一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做,如此才可以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加强,确保学生在掌握语言基础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3. 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老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控好学习的进度,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来对学习的方式展开适当的评价。如此才可以指出學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只有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进行不断地规范;只有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才可以保障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训练时间,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语文学科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对教学的观点进行不断的创新,融入创新型的教学理念,逐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如此才可以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保障,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方面地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国才.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和题旨[J].语文教学通讯,2016(11):111-113.

[2] 陈佑清.“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J].课程 教材 教法,2016(9):300-308.

[3] 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334-336..

[4] 刘洪伟.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好家长,2017(50):111-113.

[5] 张占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345-355.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