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2019-06-26段厚彩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能力培养

段厚彩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和原因,其次阐述了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顺序,旨在加强作文教学的训练,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 读写结合 写作能力 培养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阅读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还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而通过在阅读中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行文方式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一篇小学语文课文时,其中有一些非常优美的景物描写片段,如:“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等等,这些描写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留下一些启示。教师在讲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提出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非常优美的景物描写,那么除了这些描写外,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其他的景物描写呢?”这时,有的学生思维转变迅速,很快就发言了:“老师,我会写小船边的一只安静的雪白小猫!”“老师,我觉得可以描写岸边的青青草地和嫩绿的柳枝!”“老师,我觉得描写远处有人在静静地划着小船更有意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然后再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再将这些景物的描写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就可以实现写作的生动化了。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很多经典的文章都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合理想象,融入作者的情感和经验,从而形成传世流芳的佳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思维,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写作素材。很多作家在开始写作前,都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使文章变得充实而富有感染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阅读过程中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很多学生觉得写作很难,其根本原因是腹中缺乏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往往绞尽脑汁却收效甚微。在写作上,素材是作文训练的基础,因此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逐渐积累,对文中的优美语句、精彩段落等要进行记录并反复斟酌,吸取优秀作家的写作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文习惯,发扬自己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怀》这篇文章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之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文中作者详细地讲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心,借此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现实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呢?”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很快作出了回答:“我的妈妈是工人”“我的妈妈在卖水果”等等;接着,教师再进一步进行提问:“你知道你的妈妈最累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答道:“我的妈妈很早就起床给我做早饭”“我的妈妈工作很辛苦,经常很晚才回来,还要给我做饭洗衣”等。将学生充分带入情景后,教师再提出:“妈妈做过哪些最让你们感动的事情?”学生则开始进入回忆中,想到那些与母亲相关的感动时刻,最后发现原来关于母爱的写作素材非常多,它们就是学生生活中难以忘怀的小事,比如母亲为孩子洗衣做饭,带孩子看病,无论多苦都不忘给孩子们以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也要善于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从阅读联想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顺序

在获取写作素材之后,还要对文章进行合理安排,将情感表达有效地融入写作中,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在小學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文章布局方法,在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做到对文字的合理安排,使文章变得有序,条理清晰,情节展开流畅,环环相扣,令人爱不释手。在这一点上,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脉络清晰的文章,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作者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的布局方式,并通过合理的模仿,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找出作者的段落布局,引导学生对课文篇章结构进行思考:“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描写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的山间景物,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每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投入对文章的布局中,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找出每一部分优美的景物描写。在这类文章的描写上,要引导学生展开顺序性的描写,而不是随意的写作。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层层展开,实现一定规律的写作,充分表现出文章的结构顺序,能给读者一种清楚、有序的感觉。这样的文章,往往都带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目的在于将读者一步步引入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中。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上,除了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重视情感的表达外,还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帮助学生改善文章的结构和布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老师充分运用教学资源,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技巧,掌握在阅读中不断汲取有益经验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顺序等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水平。老师也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以读促写”的经验,使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颖.以读促写,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11(1).

[2] 段良元.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魅力中国,2017(3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能力培养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