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思导引:寻类同,探关联

2019-06-26陈秀燕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陈秀燕

【摘 要】 哲学唯物辩证法之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给语文阅读写作“寻类同”“探关联”之思维启导。本文即从联系、矛盾的哲学思维观,引导学生审读作文材料“寻类同”“探关联”,以让学生写作走向准确、深异。

【关键词】 寻类同 探关联 导练举隅

哲学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其中联系的观点概括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其矛盾观点则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由此,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彼此是联系着的,有着内在的同一性。这给语文阅读写作予思维启导: 从事物间的同一性,可寻找两个和多个概念(材料)的类同;从事物间的联系性,可探求两个或多个概念(材料)的关联。寻类同的思维过程,就是透过事物相异的表面,追寻其相同的实质。探关联的思维过程,就是探寻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影响、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等关系。从哲思的角度,引导学生审读材料“寻类同”“探关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联”思维能力,有利于写作走向准确,以至深异。

一、“寻类同”导练举隅

请寻求下列人物的“类同”,一是将自己“独门绝技”义务传授给数千医生的眼科主任姚玉峰;二是国家女排总教练郎平;三是将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的农民何刚,步骤如下:

1. 筛选信息

姚玉峰:独门绝技 传授 数千医生 / 郎平:女排总教练 /何刚:文物 捐赠 博物馆

2. 分析特点

姚玉峰: “独门绝技” 传授他人 / 郎平:排球技能 教给他人 / 何刚:文物 捐赠国家

3. 寻找同点

姚玉峰: 独门绝技(本领、才华)传授 他人 (医生)/ 郎 平:排球技能(本领、才华、青春)教给 他人(女排) / 何 刚:文物(宝 物)捐赠 国家

4. 总结“类同”

三个人的”“类同”是把珍贵的东西奉献国家和人民,都具有无私奉献、爱国精神。

二、“探关联”导练举隅

例:请探寻以下关键词的“关联”

1. “高铁”和“长城”

第一,运用同向关联思维。

A. 分析特点(是什么、怎么样、目的、意义等)

高铁:现代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具有快速的特点,其目的意义是方便出行,造福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

长城:古老中国的军事工程,具有坚固防御的特点,其目的意义是抵御外侵,保家卫国,让人民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B. 寻找“类同”

“高铁”的作用是方便人们出行,造福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民;“长城”的作用是抵御外侵,保家卫国,让人民过和平安定的生活。由此,可以找到二者的“类同”——使国家安定,让人民幸福。

C. 整合互补,推出关联话题

“长城”是古代工程,“高铁”是现代交通,二者可整合为:从古到今,中国都在为人民谋求幸福。由此,推出关联话题: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

第二,运用贯通串联思维。

A. 分析特点

长城:古老中国的军事工程,具有防御、封闭的特点,属于建造围墙的性质。

高铁:现代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具有交融、开放的特点,相对于古老长城而言,可谓是把“围墙”推倒。

B. 寻找“异点”,建立内在关联

“长城”,封闭,建造围墙与外界隔绝;“高铁”,开放,推倒围墙与世界交融。二者恰好相反相异,其相关点是:围墙存在和不存在。

C. 整合贯通,推出关联话题

由“长城”到 “高铁”,即“围墙由建造到推倒”。那么,为什么要推倒围墙呢?封闭太久,容易固步自封,所以要推倒围墙,以开放心态与世界交融。(此为因果关联)由此推出关联话题:辩证看中国,发展看现代或辩证发展的中国。

2. “长城” “一带一路” “高铁”

探寻这三个关键词的“关联”,可综合运用“同向关联思维”和“贯通串联思维”。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抓某侧面,分析特点。

长城:古时候的边贸站——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由此可言,长城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见证。

一带一路:连接着地区、国家人际、政治、经济等的重要桥梁,是地区、国家友好交往、战略合作、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的里程碑,可见“一带一路”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大智慧。

高铁:一流创新科技产品,走向世界新发展的中国智慧。

第二,寻找“类同”和“异点”。

“长城”和“一带一路”,虽一古一今,但其有“类同”,即“谋求合作与发展”。“长城” “一带一路”和“高铁”,前者是谋求合作与发展,后者是“创新科技产品,虽有其异,但三者都代表着“中国的智慧”,又有其同。

第三,整合贯通,推出关联话题。

三个关键词就以上分析,可以整合贯通为:中国不仅能谋求合作与发展,还有智慧、会创新。(此为递进关联)由此推出关联话题:谋合作求发展善创新的智慧中国。

综上,在审读材料上,从哲思的角度,引导学生紧扣材料,或探寻类同,或灵活运用同向、异向、贯通串联等思维探寻关联,有利于准确立意,让写作不致偏离,还有可能思寻常之所不及而让写作走向深度和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