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2019-06-26卓艺贞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建议措施生物教学思维导图

卓艺贞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快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上来。当前,在中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记忆辅助工具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梳理知识概念并转化应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兴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明确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意义并给出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思维导图 建议措施

现阶段,我国中学新课标理念在于提倡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深入领会知识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上搭建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而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工具。其注重运用图文并重技巧,采用色彩、图象以及符号等工具,充分调动学生左右脑功能,提高学生记忆力,培养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和活跃思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由学生主导的积极探究知识、思维开发的过程。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最先提出的,是一种提高发散思考并增强思维层次与联想能力的可视化学习辅助工具,以核心概念为中心词,通过线条连接向周围进行思维发散,将知识间的关系通过线条、色彩、图形、表格等将零散、细小、复杂的知识信息和关键词表达出来,转化成可视化的系统,便于记忆理解。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1. 落实新课改要求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中明确了几个基本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提高生物科学要素、三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标准》中要求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提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以灵活的学科思维发展为主线进行有效学习,培育学科素养。

2. 教师教学倾向,学生素质提升需求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物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往往会被教师或学生所忽视,教学效果也很一般。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普及中学生物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入思维导图,向学生积极展示生物知识的常识性、实验过程的趣味性,把纯文本变为表格、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挖掘教材细节和零散的信息,构建知识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展示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生物教学利用思维导图的有效途径

1. 搭建知识化层次教学板书

利用导图式板书灵活布局,可全景式展示教学内容、顺序和层次,学生更易从整体性上掌握和加深理解。如图一所示,以知识体系中最小单位节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概念含义的理解,以细胞为中心,从其生理活动的角度可以分为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在分析三种生命活动时要对比分析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结果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并通过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加以区分,让学生形成微观的角度生命也是不断运动的观点。

2. 培养学生逻辑发散思维

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梯度的问题探究并感受严密的逻辑承接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形成知识应用和发散思维。例如: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異同点相关题目中,经常考对叶绿体熟知的程度,就可以辅导学生以叶绿体为中心主题,从有无的角度向四周发散快速建立微型思维导图,如图二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可知,思维导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现实意义。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激发联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其构建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形成更为完备的学科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夫华.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6,(01):57.

[2] 李文秋.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5,(12):39.

猜你喜欢

建议措施生物教学思维导图
因地制宜推进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天门市汽车车险在理赔方面的探究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