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9-06-26孟英平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孟英平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即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知识素养。现阶段新式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使小学语文教学出现较大的转变,较以往模式而言更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为综合素质发展中较为侧重实际能力提升的方向,本文即针对教学培养策略展开分析,提出实质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教学分析

口语交际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之一,以往模式下教师常因考试中较为注重的部分转移教学中心,忽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较为实际地应对相关考试中出现的书面问卷题目,但实质化表达能力较差。教改实行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全方位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已成为现阶段较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此类背景下,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学科中要求较高的方面,为教学带来了新的转机。如何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落实较为实际的综合性发展前景,为现阶段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目的之一。

一、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迄今为止,就我国多数小学中的情况展开综合性分析可发现,教师、学生、家长对口语交际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均未得到提升。以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口语交际能力为人类实际生活中重要性较高的能力之一,学生掌握此类能力能够较为实际地利用此类能力完成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交流问题。现阶段中语文学科教学中亦有相关要求,部分教师虽认识到此类问题,但由于环境与实际所造成的限制,亦无法较为实际地完成相关教学。多数学校为保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亦存在开设对应课程的情况,但开展效果不甚理想。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水平无法较为有效的提升。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策略

切实展开分析后可发现,现阶段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较大。此类问题主要成因与教学中的各类因素有关。针对此领域做出教学策略、不断探索教学手段,能够实现师生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1. 转变观念,发展能力培养教学

能力培养教学若想切实展开作用,应切实根据时代发展转变相关观念。教学观念为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有效使教师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展开培养,加强学生能力提升幅度。以实际教学展开分析,与上文所述现状符合程度较高的问题即为应试教育的刻板化观念。教师将带领学生获得更高成绩、通过考试为主要目的,此类目的虽较为符合实际要求,但却忽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负面影响。教师应切实改变此类观念,将提升学生能力作为较为实际的因素。此类教学观念并非单纯注重能力提升而忽视应试能力,主要目的为改变理念,多元化教学、多层次化教学。教师改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将相关信息较为实际地融入教学当中,平衡应试能力与实际能力,最终使学生多元化发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放宽眼界,适当地将思想从应试教育视域中“跳”出来,于宏观角度展开教学分析,与时代发展并行,于词语理解、语义分析角度引导学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化能力发展,通过阅读使学生口语能力有效提升,做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2. 积累素材,促进实质化提升

任何一种语言的口语能力提升皆需不断培养与锻炼,语文学科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更非一蹴而就。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分析对象展开分析,可发现若想切实于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实现学生口语能力的不断发展,需师生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素材的收集。阅读素材的选用需结合学生实际状况,以学生综合性质展开分析,应选用小学生较为喜爱的相关素材,如故事、绘本等材料,使学生较为喜爱、乐于接受。且教师亦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想法,如学生因年龄较小,表达自身情绪所带来的紧张感。此类问题易造成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困难,一旦产生紧张感,学生不但无法进步,更因担心自身出错,导致原有口语能力降低。教师应切实注重此类因素,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勇于表达自身感情、乐于表达自身感情,进而能够较为流利地说出内心想法。此类引导方式较为循序渐进,教师可按照实际情况阶段性展开教学,确保每位学生皆可获得实质化提升。

晨读课程亦为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于晨读阶段做出对应教学策略,如针对学生能力展开分析,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于晨读课程中走上讲台朗读,朗读过后表达朗读所感。久而久之,每位学生皆可积累较为丰富的素材,通过互相学习、自我表达,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创设情境,培养综合型人才

情境教学由来已久,教师可充分利用此类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根据阅读课程展开分析,阅读课程中教师可适当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立可自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借助此类机会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为具体地以实际展开能力锻炼与培养。如阅读课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教材展开分析,进而确定于何种条件下展开阅读教学、创建教学情境。如教师于选用童话故事《丑小鸭》作为阅读教材时展开情境分析,使学生通过自我表达阐述自身思想感情,通过故事情节阅读所产生的思想状态等。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而实现较为具体的探讨与交流,可通过复述故事和自行编写故事发展等方式使学生于提升口语能力的同时融入自身思想,将能力与知识相结合,优化阅读成果的同时提升综合性发展程度,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将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作为分析项目展开分析,可发现此类目的应分阶段实行。首先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学科中口语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提升对策,意在使学生于小学阶段,课业不甚繁重时尽可能地培养自身相关能力,完成能力提升后将能力与知识相结合,不仅确保其能够符合教学标准中的全面发展要求,更使其能够较为实质化地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最终实现能力与知识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探讨[J].新课程(上),2018(07):172.

[2] 朱丽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

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57.

[3] 黄芙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2):95.

[4] 樊成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

能力[J].新课程(中),2017(06):235.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