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6-26陈永华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陈永华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下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所以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逐渐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孜孜不倦,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提高阅读的效率。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巧用导入语

俗语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精彩、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如教《桥》一课,在讲读课文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了一种意境: 出示有风声、雨声、雷声的发洪水的视频。并这样导入:黎明的时候,雨忽然大了,洪水袭击了小山村,人们纷纷逃命,到处都是洪水,人们能逃走吗?结果怎样?同学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听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2. 巧用信息技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将动画、图文、声音等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解《七律·长征》一课时,为学生播放有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红军历尽艰难险阻,流血牺牲。通过音频和老师的讲解。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再如教学《彩色的非洲》一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直观地展现了非洲的画面,并根据文本内容,对非洲进行动态的讲解,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非洲彩色的自然景观、植物、动物、艺术等。接着播放配乐朗读课件。在这样的直观情境体验中,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巧用课堂游戏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斷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如《比尾巴》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在音乐声中学生们声情并茂,兴趣盎然,有的学生扮演小猴子,有的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孔雀。这样教可使学生在实践与表演中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进行。在编一编,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愉快地受到了观察、思维和语言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创新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应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第一,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指导中高年级的同学自己去借书。

第二,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建议同学们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来,放到图书角里。利用午读和放学后的时间,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里阅读。

第三,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创造文学爱好者与著名作家交流的机会,学校不定期举办“作家进校园”专题活动。

第四,倡导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加强督促课外阅读习惯养成。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而父母爱读书与否,对孩子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老师要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30分钟,和他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确保阅读习惯的持续发展。

第五,为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每学期举行以诗词为形式多样的年级诵读展演。

第六,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一学期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读书目、读书收获、读书方法并推广成功的读书经验。另外设置阅报栏、读书卡、手抄报展览,表演课本剧、童话剧等活动。

第七,积极参加社会各读书征文比赛。让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实践相结合。如2017年12月,在云城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比赛”中,冯军智、李朗平、叶晴等获一等奖;2017年,伍南昇获云浮市首届小学生诗歌创作三等奖;2018年4月世界阅读日粤省港澳创作比赛中,敖洁获省一等奖;傅清韵获省二等奖;黄铭淇获省二等奖;刘雨菲、陈韵凝获省优秀奖;林婕渝等多人获云浮市优秀奖。这样让学生在竞争中努力,在比赛中得奖,体验阅读的快乐,使他们士气大增,从而阅读兴趣盎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玉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科技展望》2016.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培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