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分析

2019-06-26谢亚燕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观察阅读小学

谢亚燕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并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做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观察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阅读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阅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了许多饱含深意的书籍和文章,同时,外国文化的侵入也为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至关重要。而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阅读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作为学习生涯的最初阶段,对小学生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与各项能力急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能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其中,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想要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目的。观察能力对人而言是较为重要的能力之一,细致的观察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认知能力,进而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个事物与教学知识点,有利于养成谨慎小心的性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共赢。

二、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

教师想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当将观察能力的培养落实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展开阅读,进而在阅读中提高观察能力。观察作为一种主观意识行为,具有可人为操纵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观察的方法逐一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展开阅读,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与阅读能力,进而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1. 通过比较观察法展开阅读

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将比较观察法传授给学生。有著名学者曾说过:“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一般来说,人们若是想要对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分,那么比较是最快且最有效的方式。由于人的思维具有固化的特点,在面对与之前不同的事物时,能迅速区分出差异,如“万红丛中一点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通过将比较观察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比较的方式展开阅读,有利于学生迅速鉴别出所读文章与其他文章的差异所在,进而了解文章的实质。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我的影子》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文中影子变换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作者会写得如此生动,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再给出解答,即作者之所以写得生动有趣,是由于作者进行了对比观察,通过对比观察,作者写出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通过比较观察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观察应当有选择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世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认知,他们对世界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往往会不加以选择,将所看到的事物全部列入观察范围中,进而使得观察效率降低,难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时,应当教会小学生有选择地观察。有选择地观察,具体有三点要求,一是对观察的范围有所界定,二是对观察的重点有所选择,三是对观察重点的细节加以琢磨。这三点要求对小学生而言可能过于复杂,因此,教师应当保持高度的耐心来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抛弃以往的全面观察法,而是对观察对象具有选择性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理解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正确认识事物。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文章《牛和鹅》时,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文章所写的内容,让学生先判断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然后再选定重点语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进而了解到文章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要不畏强大,敢于反抗,并且不能欺负弱小。通过有选择地观察,不仅能够节约学生的阅读时间,还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分解观察法展开阅读

分解观察法也是众多观察法中最常见的一种观察法。分解观察法常用于对事物的描写中,在应用分解观察法的时候,人们往往将文章内容肢解为多个片段,然后逐一按顺序观察这些片段,以此提高观察效率。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文章《凡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分解观察法来开展阅读,文中第四段对凡卡的爷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此时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分解阅读法,将作者对凡卡爷爷的描写肢解为不同的部分,例如凡卡爷爷的外表、凡卡爷爷的行为、凡卡爷爷的生活环境等,作者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老人形象,进而使得读者更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通过活用分解观察法,能充分了解文章内容,进而掌握文章的本质。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才能使小学生具备更高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文学素养,成为符合现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因此,我国教师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參考文献

[1] 谢利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对策研究

[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140-141.

[2] 兰正仙.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8):199.

[3] 吴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议[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69-269.

[4] 刘子祥.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J].学周刊,2017(2):142-143.

[5] 佴文武.培养观察能力提升写作素养[J].文存阅刊,2018(7):98.

猜你喜欢

观察阅读小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