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用于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思考与探索

2019-06-26张立飞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中职

张立飞

【摘 要】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中职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二者之间其实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将大大提升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关系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德育教育的作用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 中职 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 思考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实践发现,如果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能够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大大提升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达到有效提升中职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与应用,对于促进中职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策略之前,有必要首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视角下,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教育”观念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德育教师的心理,加强自我防御,从而不利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也让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更加被动。德育教育在不少学校成为一门公共课程,高校将德育教育课列为一门学科。德育教育课程一般按照专题进行分类。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同学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尽量克服不良的心理情绪,而不是专注于教授同学们如何帮助自己。因此,德育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缺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这对于中职学生地德育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固守课本的常规教学方式是教师采用的最为广泛的形式,但是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更新和升级,这种传统的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形式已经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和弊端。在现代教育机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逐渐被一些先进的教育方式所取代,综合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职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拓宽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渠道,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正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状态,使得同学们更加乐于接受德育教育,从主观上消除了与教师的心理隔阂,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弥补了传统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在各方面的缺陷,充实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完善了传统德育教育存在的片面性不足,对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和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德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融合形式,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1.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文化都是难以割舍的宝贵遗产。而这份遗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不断的改良与自我创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凝结着我国教育者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势必要抓住这样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让文化成为培养学生素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德育文化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就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它内部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因素,这也是决定着文化类教学走向的难点所在。为了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水平,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有效的把握,首先是对于课本的解读上。

文化类的教育,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内涵,使我们在文本阅读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深刻地揣摩与体会的,教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申,让学生在分析的同时能够快速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第二个大的方面在于文化资料的有效搜集上。对于德育文化教学,我们如果只针对课本进行解读,势必是不够的,因此要在围绕课本内容的同时,融入多种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在综合整理之后,体会到文化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

文化类教学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德育教学过程当中一定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将学生的体验与学生的发展看作成一个动态的增长过程,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予以及时的鼓励;而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成为沟通文化与德育教学的一座强大桥梁,让学生通过文化类教育,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教育的魅力。

2.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德育教育的体验性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想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职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关键的一点就是应该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改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只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较高,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将其应用到其他的学科教育之中,促进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当前的教育趋势下,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激发课堂的活力。教师应当做德育教育的组织者与聆听者,引导同学们更加关注自身积极因素的影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中职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能,锻造积极的品性。与此同时,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各种积极因素的切身体验。

3. 健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机制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会对中职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健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互联网充斥着各种思想言论,其中不乏低俗化、三观不正、负能量的内容,为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陶冶情操、启迪人们心灵的积极作用,对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为同学讲授一些思想内容积极向上、有助于同学们努力学习、健康生活、锻造品性的内容,让同学们接受潜移默化的正向教育,同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质。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需要中职学生德育教师积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作用。健全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加强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建立动态的文化学习监测机制,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创新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方式,通过针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训练等活动正向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提升学生的素质。

四、结语

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关注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不断改进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作用,解决困扰学生德育水平提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优化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健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机制,在科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帮助中职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小平.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118.

[2] 樊悦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长江丛刊,2018(28):245-246.

[3] 郭海秀.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

卫生职业教育,2015(21):153-154,155.

[4] 赖善莉.“一主两翼、四轮驱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工作路径探析[J].职业,2018(15):95-97.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