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以分块垂直管理提升集团办学效益

2019-06-19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集团化实验学校资源库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天桃实验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和打拼,现已发展成为“一校两部五址”(小学部、初中部,天桃校区、东葛校区、银杉校区、嘉和城校区、翠竹校区)的集团化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过万人,教职工八百余人,是南宁市第一批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学校。2011年,天桃实验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后,学区逐渐扩大,学校管理系统庞大,各项事务繁杂,在行政管理、教学教研、后勤保障等方面遭遇了管理难题。提升办学效益关乎整个集团的正常运转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天桃实验学校需要在管理上做出改变和创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依托广西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广西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验研究”项目“互联网+现代学校发展”专项课题,天桃实验学校立项了《互联网+提升中小学集团化办学高效管理行动研究》专项课题,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集团化管理进行深度融合,从行政管理、德育工作、教研教学、资源库建设、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总结出“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现代学校集团化高效办学的经验,形成了适合本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切实提升了集团化办学效益。

一、创新管理机制,实践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分块垂直管理模式

天桃实验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后,从顶层设计开始,重新架构管理层级,制定了各项集团章程,逐渐形成了分块垂直管理模式。一是在集团校设一名总校长和多名集团副校长,各校区基于民主考察产生一名执行副校长和多名副校长。集团总校长主抓集团校全面工作,各校区执行副校长负责统筹协调本校区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学校管理工作包块,有教学教研、德育、后勤保障等许多模块,每一个模块由一名集团副校长统筹管理。如此,集团总校长不必事事亲为,可以集中精力在学校办学大方向上,保证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内涵发展。三是中层干部管理扁平化,各校区均有一套架构完整的中层干部队伍,每一位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工作细致延展。四是在办公室管理方面,天桃实验学校将分块垂直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具体表现为:各校区设立校区办公室,设一名校区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校区办公室协调工作;集团总校长指定一个校区的校办公室主任担任集团校办公室统筹者,各校区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目前,天桃实验学校按照这个模式管理集团校,基本解决了集团校管理混乱的问题,确保了集团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为提高集团校分块垂直管理效益,天桃实验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创建了模块管理QQ群,有校级领导QQ群、德育工作QQ群、大教研工作QQ群、后勤工作QQ群、财务工作QQ群、安全教育工作QQ群、办公室工作QQ群等。在分块垂直管理模式下,天桃实验学校制定了校务会议制度,创新开会形式。以集团校会议为例,开会前,各校区执行副校长需要将自己的发言提纲预先提交给集团校办公室,由集团校办公室主任统一整理各校区执行副校长的会议发言提纲,并呈总校长审阅。总校长根据各校区执行副校长的发言提纲,标注需要在会议上重点讲述的内容、提醒应讲的内容、需要集体研究讨论的内容以及近期工作重点等,再由集团校办公室主任将总校长审阅后的发言提纲电子版返回给各校区执行副校长。这种会前预热方式,节省了开会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会议效率,实现了集团校的高效管理。每个学期开学、期中、期末或有重大活動时,集团校就召开5校区同步视频会议,将5个校区的教职工“集中”到一起开会,有效地打破了各校区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限制。

二、分块垂直管理模式在集团校管理中的实践

2016年4月,集团校集全体师生智慧,基于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制定了《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文化改进行动三年规划纲要》,重新诠释学校标识、校徽、校歌、办学精神,融入平等、自律、包容、进取的核心价值理念,提炼出“桃李天下”学校文化品牌,开展了“学在天桃、爱在天桃、行在天桃、美在天桃”系列活动,拍摄了《桃李天下》文化宣传片,在新生入学、新教师入职时进行学校文化认同教育。各校区还例常举行“天桃杯”课堂教学竞赛、“德育满园,桃李天下”德育漂流讲座,编写并开设了《桃花源记》系列校本课程……各校区紧紧围绕“桃李天下”集团文化“开枝散叶”,使集团校文化建设日益丰满厚重。

(一)“互联网+”德育,创新德育的形式与内容,体现德育的时代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天桃实验学校利用微电影开展德育工作,成效突出。作为2017年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广西分会场协办学校,天桃实验学校通过视频连线与全国近万所学校同步参加了该活动,并将广西分会场的活动状况实时传送到全区中小学校。此外,天桃实验学校还制作了校庆视频,5校区在校庆当天同时收看视频,开展爱校教育,还利用互联网平台举办各类德育活动,如在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事迹;各班级使用网络资源和家长资源进行少先队礼仪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普法教育和民族习俗“三月三”活动等。

1.“微电影”德育成效显著

多年来,天桃实验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拍摄了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电影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随着集团化办学的出现及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学校的教务、教学,集团领导班子决定借助红领巾电视台,将“微电影”这一形式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探索出了“微电影德育”这样一条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新路子,积极推进集团校的德育工作。近年来,天桃实验学校相继拍摄了12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的系列微电影、“礼在天桃”文明礼仪系列小短片、“经典咏流传”微视频等,彰显了学校的德育特色,德育成效显著。《一部微电影,一个大道理》获评为2018年全国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学校德育系列专题微电影荣获国家级金奖8个、银奖9个。依托微电影这一载体,天桃实验学校探索出了“深挖内涵—找准重点—拍摄影片—宣传教育—情感共鸣—树立信念”微电影德育“六步教育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

2.网络直播,提高知名度

天桃实验学校每年都开展主题为“我爱班主任”的班主任节活动,通过收集班主任日常工作图片、视频,开展网络投票,评选出优秀班主任;每逢教师节,通过互联网传播本校优秀教师的事迹。除了参加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网络直播,2018年,天桃实验学校5个校区还用网络直播方式共同举办了“桃李芳华,沃土情传”校庆文艺晚会,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与南宁文明网合作,在网上全程直播了开学典礼。另外,学生参与的“爱邕江,爱南宁”守护母亲河活动,也实现了网络直播,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学教研

1.“互联网+双师教学”,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双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一个班级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2016年初,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天桃实验学校承接了该项目的指导学校工作。3年来,天桃实验学校在该项目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小学部和初中部的语文、数学等学科代表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进行教学录像,并将上课录像剪辑后传输给合作学校的教师学习。“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通过“以老带新”、团队合作、集体备课磨课等形式,让合作学校的年轻教师得到了磨练,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线上、线下教研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与校外实施“双师教学”的基础上,天桃实验學校也积极探索开展校内“双师教学”。天桃实验学校各校区小学一年级、初一年级班级多,新进年轻教师占很大比例,为帮助这些年轻教师、新手教师尽快熟悉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每年9月,学校都会举行“双师教学”活动,对天桃校区语文教研组长、数学教研组长的上课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在线传输给其他校区的年轻教师、新手教师,开展同步学习。天桃校区的傅尧老师教数学,教学经验丰富,上课富有激情,师生互动效果好,科研处的老师们每天都到他上课的班级录制教学过程,剪辑后把上课视频在线传送给银杉校区和嘉和城校区的老师们。在中学理科教学中,天桃实验学校也尝试将“双师教学”用于实验课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构建集团化学校教研新平台

校区多是集团化办学的突出特点,如何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开展大教研活动是一个难题。为此,天桃实验学校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跨校区大教研活动,以优质校区师资资源为核心带动其他校区师资的发展。小学部3个校区每个学期每个学科至少进行一次跨校区专题教研活动,以教育集团为单位,开展“天桃杯”学科教学竞赛;初中部开展主题培训活动,3个初中校区共同参与;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由整个天桃大学区共同开展。大教研活动促进了校区间教师的互动与深度交流,有利于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共同谋划学科发展,最终达到共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除了有制度保证的常态化的面对面大教研活动,各学科骨干教师还建立了教研QQ群、教研微信群,在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老师们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正改进。此外,教师们还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专题研究网络互动平台,完善校区间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研讨方式。基于网络平台的大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研究力、行动力和执行力,有效地推动了校区间师资的均衡发展。

(三)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建共享资源库,优化资源配置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突破校区间的资源壁垒,探索校区间师资共通、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管理模式,发挥各校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是集团化办学必须要攻破的一个难题。为此,天桃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团化办学的互补和共享。

1.构建微课资源库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具体、资源容量小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来确定;针对学习者而言,微课是学习者喜爱且乐意接受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2017年,天桃实验学校开展“微课资源库建设”课题研究,制作了包括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微课视频,这些基于系统化、生活化的微课视频、微视频课例研究,面向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科研处还将这些具有“互联网+”意义的课例、微课视频、微视频等资源上传至学科教学资源库,供学科教师下载学习,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的微课资源库。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微课研究增加了面向教师教学的演示微课,内容大多是教师讲授和演示如何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贴近教学实际,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2.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经过自主研究探索,天桃实验学校逐渐形成了与微课教学资源并举的师培资源、课程资源、德育资源等校本课程资源库。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在集团化办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天桃实验学校依托“集成互动式”培训,借助互联网创建师培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教师培训项目,开辟了教研活动运作新路径。目前,师培资源库有校本“双师”课、教学科研微课、学校根基文化通识培训视频、新进教师培训视频、班主任培训视频等;校本课程资源有天籁陶笛教材、七彩沙画教材、活力篮球、快乐打字、新生入学行为规范、含羞草性教育等几十种校本课程电子教材及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实录;依托微电影德育形成了文明礼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德育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和创建,进一步充实了集团校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3.“互联网+”人事、财务、后勤管理

互联网信息技术除了运用于教育教学,也渗透到了学校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工作,使学校工作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高了集团校的管理效率。例如,天桃实验学校人力资源部利用南宁市人事管理系统、实名编制管理系统、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管理人事资料,利用文件档案资料综合管理软件统一管理学校资料。学校档案室使用泰坦档案管理软件管理师生档案,还获得了“国家二级档案室”称号。为确保教师工资下发无误,教师可以通过“亿企薪税保”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为提高公共物品报修效率,教师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报修,大大提高了物品维修的效率。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集团化办学探索,需要厘清学校组织架构,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规范集团化办学管理,更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大集团校内部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与学科教学建设,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经过几年的集团化办学摸索,天桃实验学校不仅拥有一套符合本校发展的集团教育章程,还逐步探索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创建了较为健全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基本上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生”“互联、互通、互助”的办学格局。“互联网+”背景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快速发展,天桃实验学校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如何提升集团化高效办学只是一个“微步初探”,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还相对零散,不够系统,今后还要继续探索更加适合集团化办学管理的办公软件、操作方法,优化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集团化实验学校资源库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绵竹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