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不应老用“养蚕”折腾家长曲征

2019-06-19曲征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蚕宝宝养蚕桑叶

曲征

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的一些小学生又要开始养蚕了。这其中有乐趣,也有烦恼,对家长来说,找桑叶的经历更是一言难尽……有家长爆料称:网店“盒马鲜生”推出的一款预售产品——新鲜桑叶,20克售价就要9.9元,一斤桑叶卖250元……(3月27日 《都市快报》)

一到春天,一些学校便让小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养蚕的“科学作业”,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系统、持久的观察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珍爱生命的意识。而小学科学教材里有一个单元,重点讲解蚕的一生,要求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发育情况。这样说来,这项颇具传统色彩的“科学作业”看上去很有意义。

不过,看上去“很有意义”,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一作业是否切实可行?

一方面,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放学回家之后要完成不少文化科目的课外作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关心“养蚕”事务。于是,养蚕一事就常常落到家长的头上,这从网上许多家长的“吐槽”之声可以看出来。

另一方面,即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养蚕任务,可是蚕宝宝的食物——桑叶,在城市里很难找到。学生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最终只能将搜寻桑叶的任务交给家长。接下来,家长们便到处奔波找桑叶。有在微信群里咨询的,有直接到郊外或农村采摘的,有直接从网上购买的,不一而足。

于是,本来是一件要求学生亲自饲养并通过观察写出观察记录的有意义的活动,最终变成了家长一边“吐槽”一边奔波的“闹剧”,其情其景,或许是学校没有想到的。

实际上,学校给小学生布置“养蚕作业”而引发家长“吐槽”,已经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了,早在2016年就有家长质疑这件事情,但不知为什么,几年之后,要求小学生课外“养蚕”的事情还在继续,不知是教育者没有听到家长的呼声,还是故意装聋作哑、一意孤行?

学校教育固然需要家长的配合,但不折腾家长应是教育的一条底线。平心而论,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事情,但这些培养活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想当然地开展。其实,学校老师只要用点心、动动脑筋,就可以想出一些好办法,比如腾出一间教室专门供养蚕宝宝,让学生集体饲养,共同观察。而蚕宝宝的食物——桑叶,可以作为实验用品由学校来提供。这样做,同样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细心观察的精神品质。

记得笔者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曾从家里带来一只小兔子,让我们集体喂养,共同观察,当时感觉挺有趣的,至今仍印象深刻。今天学校开设的诸如养蚕这样的科学课程,为何不能借鉴这一做法呢?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蚕宝宝养蚕桑叶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桑叶迷宫
在养蚕中成长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Jeffery the G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