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语文教学的“以德树人”

2019-06-17沈玉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遭遇语文课程悲剧

沈玉云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是教师的时代重任。新华社评论员也发表了“以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一篇文章,强调“以德树人”的重要性。凡此种种,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披文入情,以情润德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一章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翻开语文教材,你会发现:对山川风物的赞美、对人物美好品行的讴歌、对人类勇于探索的赞美等等,贯穿整个语文教材。如若教者能在“缀文者”与“披文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引领学生“沿波讨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被文本中的情感熏陶,感染,滋润。

教学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我深有感触。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与斯科特一行情感相关的语句,初步体会文本的情感。其次,将班级同学分成两个大组,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解读文题中的“伟大”和“悲剧”,体会科学家们优秀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伟大”“悲剧”,这两个词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伟大”和“悲剧”的:“伟大”,表示十分崇高卓越,现引申为不计较个人利益,为群体或整体,包括其他个体进行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悲剧”,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陷入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比喻不幸的遭遇。我先把这两个词语释义在课件上予以展示,也就是架设“缀文者”与“披文者”之间的桥梁,再要求“披文者”透彻理解它们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用心品读,认真探讨,深刻体会。最后,推选几名学生代表组内发言,学生的发言积极,真挚,可感,班级的气氛为此几度高涨。

失败、作证、覆没、死亡、离别之“悲”,坚毅、执着、无私无悔、为事业而宁愿献身之“伟”。至此,那人迹罕至荒漠上的皑皑白雪,不仅折射出那些科学家们勇敢执着的英雄主义和坚忍不拔的高尚人格,而且也烛照学生们的心灵并透彻他们的肺腑;还有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的一跪,同样震撼着学生们的灵魂,他们的情感被深深感染。

情动辞发,以辞抒德

语文教学的“以德树人”,仅凭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他们用丰富的书面语言对自己的所悟、所感予以提炼,升华,即“以辞抒德”。

还是以教学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为例。课堂活动结束,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几项书面作业:1.“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描写奥茨说这句话以及他的队友们听完这句话的心理活动;2.“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斯科特一行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并将自己所触摸到的探险者的精神世界予以阐述;3.阅读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写一篇阅读笔记。

学生的作业,让我欣喜又感动。有一个学生描写奥茨的心理活动至今令我难忘:我亲爱的队友们,永别了!就让我安静地、骄傲地躺在这块洁白的土地上吧!遭遇失败,我们选择忠实;遭遇恶劣天气,我们选择坚持;遭遇死亡,我们选择自豪;面对科学探索,我们选择执着,选择无畏,选择奉献。尽管我们别离自己的国家、父母、妻儿,我们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永别了!

语文课本中这样的细节描述有很多:“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告诉我们要理解母爱;“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告诉我们要懂得人性之美;“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告诉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所有这些,无不闪耀着人性的道德光辉。如果教者据此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情动辞发”,“以德树人”定是春色满园。

意溢于海,德润人生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 其“少年正是读书时”“天下国家”“人无信不立”等诸多内容的选取,也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登山”“观海”,让中华美德润泽他们一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宏愿,因此,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周末在父母的陪同下再次参观“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收集、整理周恩来各个重要时期的重大活动,利用故事会、朗诵会、手抄报、幻灯片制作、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在交流、辩驳中真正感受到周恩来一生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

语文教学“以德树人”,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江苏省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遭遇语文课程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预防遭遇拐骗
“迟到城”里的遭遇
“祝遭遇各种不幸”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