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堡的普通语言学

2019-06-17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洪堡汉语民族

叶水涛

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是《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880年,这篇文章以《论语言》为书名作为专著出版。洪堡的著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的语言是怎么起源的?洪堡说:“我只是想把语言的发生比作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美妙的春夜里,一棵大树的花朵一下子全部盛开了,在这以后语言很少再产生新的质料,而只是利用既存的質料运行构造,再构造。”洪堡认为语言是人天生具有的,无须进一步解释的人类本质。

语言与思维是什么关系?洪堡说:“语言是思想赖以形成的器官,思维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洪堡看来,语言和思维紧密关联,思维只有借助语言才成为可能。他强调说,语言是思维的器官,而不仅仅是思想的外衣;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定义自己,并形成“自我”的概念;每个人都是用语言建构外部世界,并将自我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洪堡认为,语言是精神的外部表现,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语言的特点,民族语言又影响着民族精神,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洪堡相信,语言是民族的最大特征,民族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同时,他又指出:“即使在纯语法研究的领域里,我们也绝不能把语言与人、把人与大地隔绝开来。大地、人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则构成了洪堡语言学的核心。

洪堡对汉语的特点有深入研究。他认为汉语表达思想的方式单纯,果断,简洁,这是汉语特殊的优点,但同时他又认为汉语远不如希腊语、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那么完美。根据他的语言分类理论,汉语属孤立型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词序表示出来,而梵文、希腊文以及英欧语系属于词尾变化型的曲折语,他认为孤立型语言有待逐步进化为曲折型语言。

洪堡的这一论断显然有失偏颇。汉语虽然没有完善的语法形式,但却能自如地表达各种意义。汉语历史悠久,文化内蕴丰富,不能简单化地将它与梵文等比较,以此判定它是不完善的语言。况且,如果汉语最不完善,那么按照洪堡的语言分类及发展规则,它应该变化为曲折语,或者被淘汰掉。然而,它至今仍稳定而广泛地使用着,足见其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见,全球各种语言都有其优缺点,能用便是理由,存在即为合理。

洪堡认为,语言不是个体的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对话产生的,言说只有通过讲话和回应才成为可能。他说:“人只有在其他人那里尝试着检验了其话语的可理解性,才能理解他自己。”据此论述,我们可以感悟到:教学的本质是以言语为导向的交际性互动,教与学的关系不是知识的输出与接收的关系,而是师生在对话过程中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学习并非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一种主动性的创造活动。

洪堡充分论述了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使我们意识到,民族母语的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掌握,它事关下一代的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感的培育。洪堡特别强调语言的创造性。他说:“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这也提醒我们,所有的死记硬背和标准化练习考试之类,都不利于语言的习得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关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洪堡说:“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内,才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这使我们领悟到,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造成一种思维定式,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习得另一种语言,这是发展思维、开阔视野的需要。

猜你喜欢

洪堡汉语民族
学汉语
我们的民族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多元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威廉·冯·洪堡:德国现代大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