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要求 重点指导

2019-06-17孙振坤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扣题衬托记叙文

孙振坤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写作中选取材料、突出主题、优化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记叙文写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要求中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今天呢,我们就记叙文写作的“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一个交流。与中心关系最密切的内容须浓墨重彩,极力渲染,要详写;与表现中心有关,但只是起到陪衬、辅助作用的,或只起一般交代作用的应该略写。说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很多学生在初三年段依然出现“详略不当”的问题,概括地说:学生们会忽略中心,喧宾夺主;忽略主次,没有侧重;忽略前后,该略不略。

初一年段主要指导学生根据“中心”,详写“扣题”,略写“涉题”。扣题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能突出中心的事件进行详细叙述,那些与中心有关但联系不是很紧密的内容,要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如,我们教授的第一篇文章《散步》,它详写了散步中“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以及解决的办法,略写了散步的线路、景色、感受;又如《羚羊木雕》一文,详写了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略写了羚羊木雕的来历以及去向;再如《孙权劝学》,详写了孙权劝学、鲁肃赞学,略写了吕蒙就学。这些详略都与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有关。

我们写作前可以指导学生写个简单的提纲。

课件呈现——

總之,初一年段要指导学生根据“中心”,详写“扣题”,略写“涉题”。

通过初一的训练,学生对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应有了一定把握,但在详写与略写的方法上可能比较迷茫。我认为初二年段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类别”,详写“主要”,略写“次要”。

如果着眼点是人,那人物的刻画一定要准确、生动、传神。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详写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要略写那些对人物起侧面衬托的人或景。如《老王》一文,文章详写了“送香油”这一情节,再细读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老王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所以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啊!

如果着眼点是事,那我们就无须详细刻画事件中的人,因为文章中心着重表现的是事件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叙述,我们应指导学生详写事件的经过,略写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至于记叙中的插叙、自然环境的渲染等都应该略写。在初二年段,我们一定要告知学生:详写不是越多越好,略写不是不写最好,详不可略,略也不可不写。略写的内容也是与中心有关的,或是行文需要交代的前因后果,又或是对主要内容起铺垫、映衬和补充作用的。

如果我们指导学生写“人”,根据初一和初二的教学序列,就要指导学生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和精神面貌的事情以及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肖像、神态、语言等。其他则可以略写。

如果我们指导学生写“还是 好”这样的文章,从文题可以看出,“还是”“好”暗含了侧面衬托或对比,行文中一定要详写后者,略写起衬托作用的前者;一定要详写“好”,略写起陪衬作用的“不好”。

总之,初二年段要指导学生根据“类别”,详写“主要”,略写“次要”。

“详略得当”在初三阶段则有更高的要求。初三年段应指导学生根据“文体”,详略“有序”,详略“得当”。

记叙中无论是顺叙还是倒叙或插叙,无论是详写还是略写,只有将线索贯穿全文,才能让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文中对“游船偶遇”进行了详写,对家里的“节省”采用排比的方法罗列(略写),对于勒的过去以“据说”来引入插叙(略写)……文章详略“有序”“得当”,皆因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与描写,点题时可以借助议论和抒情,因此,在记叙文写作中,记叙、描写应该详写,议论、抒情则略写。初三的教材中有很多议论文,学生此时容易混淆表达方式,在写作中有可能将议论大量带入记叙,以议代叙,喧宾夺主。所以,初三学段一定要强化表达方式上的详略。

总之,初三年段要指导学生根据“文体”,详略“有序”,详略“得当”。

如何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中学生写作中颇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容易犯的毛病:写一件事,平铺直叙,平均用笔;写一个人,平平淡淡,毫无个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材料缺乏合理取舍,详略处理不当。初一要根据“中心”,详写“扣题”,略写“涉题”;初二要根据“类别”,详写“主要”,略写“次要”;初三要根据“文体”,详略“有序”,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如果能较好地落实这三个序列要求,学生的作文应能做到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扣题衬托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扣题而教——《醉翁亭记》教学创意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扣题高效阅读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