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 激思 激情

2019-06-17夏妍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会意字形声字年段

夏妍妍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对学习抱着一种乐学的态度多么重要。然而语文教学中也经常存在机械而乏味的场景,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乐学。如能在课堂中加入灵活多变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善思,愉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岂不善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致

语文教学注重感悟。感悟需要创设情境,进入情境,从而理解情感,体会感情。比如通过播放音乐、古诗、故事等手段导入新课或穿插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积极地展开思考。

低年段的小孩子喜好听音乐和故事,总是有着探究新事物的强烈欲望,也常常希望向别人表达自己熟悉的事物。于是,语文教学中我常常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情境,让孩子们觉得语文课不是枯燥乏味的拼音、字符,而是有意思的体验。如教学《家》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蓝天白云、泥土种子、森林小鸟、小河鱼儿等画面,让学生直接体会它们间的亲密关系。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很自然地走进大自然柔美的意境。在画面与音乐的熏陶中,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在蓝天的怀抱里白云才会觉得温馨。继而让孩子们自行分析森林和小鸟、小河和鱼儿、泥土和种子间的密切关系,这些联想和描绘,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还使得他们在朗诵时情感也更加充沛。

二、依据字理,激发识字思维

汉字历经五千多年的沉淀,成为传承华夏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一个个别具匠心的汉字充满了诗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与魅力,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明宝库里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让孩子们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培养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致,其基础就是“识字”。

对于教师而言,识字教学看起来很易操作,然而稍不用心便会进入“独体字有多少画,合体字是什么结构”的呆板教学模式中。低年段的学生,爱新异,好变化,若生字教学的策略太过单一,趣味性过低,学习效果就不会理想。在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中,我经常依据字理来和孩子们一块儿“玩味”汉字。

1.图字对照,象形识字。汉字的构成一般来说是先有象形,然后派生出指事、会意、形声乃至假借、转注。独体的象形字拥有着极强的组构功能。而教好象形字,对后面五种汉字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溯源,将这些象形字的形象以图画(简笔画或概括的抽象画)与汉字对照的方式施教,既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些汉字所代表的实物的特点,又可以建立起图与字之间的联系。

如教学《识字3》时,我就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与图形来教学汉字“舟”“竹”“石”“泉”“川”“燕”。教学开始时,我先简洁地告诉学生:在古代,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我们的祖先得把见到的事物与碰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汉字还尚未产生,聪慧的祖先便把见到的东西画下来,这种通过画图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字便是“象形字”。紧接着我便放手让学生看图观察与想象,发现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

2.利用转盘,形声识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熟悉了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它作为形旁时的意义时,就可以更快、更牢地识记偏旁各异的形声字了。我经常在课堂中突显这些形声字的字理特点,充分利用转盘,变更偏旁进行识字教学。

一下《识字4》便是一篇集转盘图、字谜歌、插图于一体的识字课文。然而,在教学中,部分老师会花费大部分时间在字谜的诵读与理解上。我则认为,对四个偏旁的理解才是教学形声字的根本,而不仅仅是理解与学会一首朗朗上口的字谜歌。因而在第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个自制的转盘。短短的一节课既热闹又充实,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的偏旁代表不同的意思,还让他们了解到每一个偏旁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内涵。相信老师若长期坚持突显形声字的字理特点教学,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即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根据它的偏旁“望文生义”了。

3.合理分解,会意识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成的一个新汉字。但由于其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因而在教学中常常会给老师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会意字都比较简单,且大部分的会意字属于同体会意字与异体会意字两种类别,只要合理分解这些会意字,便会给识字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下《识字7》便是有关同体会意字的识字。学生在理解“人”与“木”的基础上,能够把“从、众、林、森”分解便会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最后再加上顺口溜似的儿歌的辅助,更能加深对同体会意字的理解。

三、周有所诵,激发阅读热情

“誦读,是儿童深入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悟道的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确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悟文章的意蕴,并不需要老师的时刻告知。

从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我前后想了好几个办法。先从班级图书角的布置开始,把我们的图书角装扮得漂漂亮亮的,让孩子们喜爱上这个小小的温馨角落。再从挑选的书目开始,选低年段孩子爱看的绘本童话与儿歌,让孩子主动去书架前接触书籍。最后自掏腰包,每人发一本精美的阅读摘记本,孩子们从此开始对看书感到新奇而有趣了起来。

先带着他们做几次阅读摘记,之后每周让他们利用周末做一张读书卡。一张A4纸上,一半是文字记录,记录自己读的书名、作者、阅读时间、抄录的好词或佳句、阅读感受;一半是绘画记录,画上阅读书目中的人物或事物。

蒙台梭利曾说过,若经常举行“连续性的活动”,几乎会如魔杖一般打开小孩子天赋正常发展的大门。就在我们班级这一周一次的制作读书卡的连续活动中,我见到有些孩子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些许变化。汉字与拼音的错误率降低了,书写变得一丝不苟了,读后感写得丰富了,好词、好句会分辨了,甚至有些孩子能够辨别出哪些是成语了。看着孩子们的点点进步,我真是有些激动。其实,孩子们读的书籍中蕴含了怎样的道理,他们能懂得几分?这实在是不重要。因为在那些朦胧的时刻,分析字词、解释句子真是煞风景的。我其实也知道不少孩子是在“滥竽充数”,但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不求甚解”的熏陶更为重要呢?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也曾有言:要尽量使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让求得知识的过程变得愉快,即便无人监督与催促,也能自学不辍。课堂上教师营造良好的情境,以美妙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致;识字教学中,依据字理,将抽象的汉字形象化、趣味化,激发学生品析汉字的思维;周有所诵,在频繁的阅读中激发学生感悟文字的热情。若能课课从这三方面着手,相信小学低年段学生必能乐于学习语文,乐于探知语文,乐于感悟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会意字形声字年段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形声字运动会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汉语会意字的概念整合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