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浅议

2019-06-14史越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

史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声音愈发多元,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愈发重要。高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从顶层设计、分级处置、队伍建设、多方联动等方面入手,运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建设起一套反应迅速、实时联动、效果显著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技术进步使新媒体形态迭代更新,海量信息让人们的认知更加多元,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观点的表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新媒体平台更是成为声音的集散地、公众的舆论场。青年人是网络的主体受众,高校师生有其群体的特殊性,可以说,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政的关键工作之一,需要建立包括舆情监测、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情处置等在内的一套系统的舆情应对工作体系。其中,舆情引导属于“主动出击”范畴,关涉多方,对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有重要作用,建设起一套反应迅速、实时联动、效果显著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命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的观点通过各类网络平台,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发酵而成,进而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学界看法不尽相同。李宁(201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通过网络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和个人利益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的表达。汤松萍(201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师生以新媒体形式反映社会政治态度变化的各种情报、消息及意见的总汇”。翟波、吴晓林(2015)指出,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层次较高,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特殊的政治敏锐性,思想动态复杂,价值取向多样,容易被前沿事物影响,是网络舆情的积极参与者,其价值观的演进和行为的抉择都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

由于高校空间环境的特殊性,校内师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但在互联网的舆论场里,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已经日益消失,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本文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包括互联网上反映出的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某种现象、事件、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情绪、意见、看法的综合,也包括学校师生通过各种渠道就教育教学、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等表达的观点、态度的总和。在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应统筹兼顾、综合考虑。舆情引导工作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在校大学生,而是与高校有密切联系的各个群体,从而形成舆论场的合力。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可见网络舆情引导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对实际工作提出了挑战。黄鑫、陈志兴(2012)指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现状“观念滞后,方式简单;制度缺乏,效率低下”。随着网络舆情发生新情况,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愈发重视,但仍有诸多不足。李姮(2018)认为,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预防和监控措施还不完善,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综合看,基于高校特定环境和在校师生群体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挑战:

(一)师生群体特殊性。作为舆情形成环境的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场所,也有着相对更加自由开放的风气。大学生文化水平相当,兴趣和关注点类似,容易对某一事件或某种观点产生共鸣,又是互联网重度用户,遇到相关舆情事件,容易迅速掀起讨论声浪。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互联网的情绪表达成本较低,容易跟风转载、评论,可能形成不当舆情。李宁(2015)认为:“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更为突出……高校舆情管理极具复杂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较高,如果有不当言行,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

(二)舆情内容集中性。高校群体特征相对固定,关注的舆情议题相对一致,舆情内容集中,且有“扎堆”现象。在新媒体平台上,社会媒体报道、自媒体评论、网民个人发声不断,形成群体声浪,更加难以引导和控制。

(三)网络传播广泛性。随着社会公众生活中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网络舆情爆发后,在网络上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今时代网络舆情传播颇具“威力”,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就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刻不容缓。应从顶层设计、分级处置、队伍建设、多方联动等方面入手,运用好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平台,构建一套反应迅速、实时联动、效果显著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顶层设计。高校应成立由学校领导的舆情工作小组,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和通报、定期研判涉校舆情形势、对内统筹协调、制订舆情工作预案、提供决策参考等,校内舆情高发涉事部门应充分参与其中。配合舆情引导,应建立起成熟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和网络舆情研判机制。依托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机双重管理,对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空间的公开信息切实掌控,时刻关注校内网络舆情,及时回应校内师生的诉求,做好线下解决工作。

(二)分级处置。舆情爆发前,高校应该未雨绸缪,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不良舆情的苗头,防患于未然。舆情爆发后,应结合不同类型舆情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引导时机和策略,正面引导、精准引导,分级处置。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舆情热点,要在第一时间发声,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传播出去,掌握舆论主导权,进行稳控引导;对于可能成为舆论热点的,根据研判预案,提前组织队伍进行线上线下引導。

(三)队伍建设。日常做好对师生的舆情教育、媒介素养培训,使广大师生在舆情事件面前保持理性,不造谣、不传谣,不激化事件态势。加强对学校舆情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还要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实战能力强、专兼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好各类队伍,及时发声、精准发声;用好多平台、多端口、多途径,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如针对微信这样相对私密的新媒体网络空间,应充分调动专业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做好舆情收集,精准引导;针对新浪微博这样的网络公开平台,可以组织网络红军规模化发声,营造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环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校内有影响力的、学生个人或组织运营的自媒体平台要保持关注和沟通,掌握校园动态,发挥这些平台的意见领袖作用,在日常舆情引导工作中实现有的放矢。这些平台在校园舆情主体中有很强的影响力,借助它们开展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舆情的良性循环。

(四)多方联动。借助权威第三方强化正面宣传,建立打造专家学者队伍,通过撰写引导文章、接受媒体采访、发布调查数据、网络引导发言等形式,提高舆论引导的信度。建立“口径库”,为权威发布做好服务。加强各级各类媒体沟通和管理,精心策划,主动宣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做好一线生动事件的宣传报道。利用好校園新媒体矩阵的力量,第一时间提供正向舆情的宣传平台,分众传播,在校园内外形成正面的舆论力量。

四、结语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建立起学校统一领导、工作部门分工负责、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常态化的舆情引导机制建设和维护是工作重点,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不可松懈,并做好反思和形象重塑。新媒体的使用应与传统媒体资源相结合,实现媒介融合和分众传播,特别重视和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作用。

参考文献:

[1]焦丽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3(2):20-21.

[2]洪书源.论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6-10.

[3]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104-108.

[4]凌日飞,代武社,曾丽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4):143-146.

[5]杜成煜.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3):106-107.

[6]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3(5):11-13.

[7]陆优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5(6):76-80.

[8]王婉妮.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4,22(12):123-124.

[9]李姮.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J].传媒热点,2018,1(8):8-9.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