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模式

2019-06-14张秀霞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高职院校

摘    要: 面对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提出诸多新的诉求,在反思以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项目管理的优势及其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价值,构建体现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模块化发展原则,由项目类别、项目开发、项目实施、运作管理、组织机构和配套措施六个板块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项目运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模式、服务功能、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等均呈现出一些趋势性变化,给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对这种转型变化的适应带来很大挑战,也引发了深层思考:在保障工作实效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如何走出以往的管理范式,更科学、高效地做好学生工作?鉴于项目管理具备的组织和管理优势,很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工作者,将其应用于学生活动、学生组织、班级管理等层面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实证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整体框架视角,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诉求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主要源于三方面诉求: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的影响引发的“曲线诉求”;二是高职院校为适应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改革发展的“直线诉求”;三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主动适应发展环境,不断创新完善的内在诉求。原因分析如下:

(一)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曲线诉求”

随着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作用被社会各界的认识,世界各国从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对其发挥经济、社会和教育功能的期望越来越高,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持有科学、整体、开放、多元的大职教观[1]。大职教观意味着职业教育内核的根本转变,其发展更加注重遵循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注重以人为本,服务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积极担负强化“就业导向”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升学、转学的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改进德育、智育两层皮,教育、教学两条线,单一面对在校生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直线诉求”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功能的健全完善,高职教育办学主体趋向多元,校企之间协作育人将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常态模式。顺应教育全球化的潮流,开拓国际生源市场、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2],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课题。再者,生源类型、学业水平层次的多样化,以及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深度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行,都给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实践领域的学生工作,必须主动担负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体的角色,为学生提供类似职业工作场景的学习生活管理模式,创设准职业情境的训练,强化职业规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适应能力,服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诉求

一则高职院校以往学生工作不注重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缺乏观照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差异特性,属于粗放管理;二则高职院校以往学生工作模式行政化迹象较为明显,日常工作多采用行政化手段推进,不利于学生积极性、自主性的调动;三则高职院校以往学生工作方式专业性不强,管理部门通常作为各类学生教育活动的策划、实施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四则思想工作通常采取说服教育、凭经验判断的工作方法,较少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心体验。加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多是综合性的,没有明确的职责分类,更缺乏清晰的任务边界和标准的工作流程,致使一些工作管理层不催、不督导就收不到应有的教育管理效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指的是将所有学生工作按照工作性质或种类,依据清晰的任务边界划分成诸多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每一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采取项目管理方式进行运作。项目化实施学生工作与单纯追求项目成果(或完成项目产品)的一般项目不同,其追求的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和驱动力,最终目的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学习和经验的增长[3]。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化解高职院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制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技能技术人才,这种实践性技术人才培养无论其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还是职业能力养成,均与普通教育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趋同的学生工作体系,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和被教育对象,教育管理手段过于行政化、机械化;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教育管理方式漠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致使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参与的角度,校园生活、学习环境亦不能获得职业体验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学生工作采取项目化开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规划和实施具体的活动项目,提供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能力的可能性,有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和兴趣的培养。

(二)缓解高职院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难以适应变化着的工作世界的矛盾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以知识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经济社会大发展时代,职业种类、工作内容、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及科学发现与技术使用之间时距的缩小,使职业世界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关键不是教会学生多少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可迁移的、创生力强的能力。以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近乎僵化的模式,难以培育高职生适应变化着的工作世界的能力素养。项目化实施学生工作可以为学生创造自己确定活动目标、规划活动內容、自主开展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认知、丰富情感体验[4]。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共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决策,有利于培育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消解高职院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漠视企业管理文化的矛盾

当今时代,就业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注重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引导[5]。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准职业人”?这需要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操训练的同时,在校期间就要感受适应企业管理文化环境。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趋于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工作领域对此却很漠视,依然按照以往的模式开展工作,实效远远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企业界,项目管理以其在提高项目的效益和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而备受推崇,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前置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极具实践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模式,可有意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元素,有效消解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漠视企业管理文化的矛盾。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原则与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一要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体现整体、开放、自主和模块化的原则;二要凸显企业管理文化元素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原则

面对众多影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准确把握好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推进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过程中遵循“三性一化”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全面、全程和完整,全面是指学生工作涉猎区域要涵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全程是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职后职业生涯等学生个体发展的全时段。不再是特定时间段内的教育服务而是终身的服务。完整是指每个项目任务边界要清晰,保持任务的完整。

2.开放性原则。基于职业教育社会性的本质特征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导向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必须建立开放的学生工作体系和高效的运作保障。

3.自主性原则。职业教育与导向知识体系的普通教育不同,它是基于工作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学生学习生活带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学生工作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推动整体学生工作的提效。

4.模块化原则。指将所有学生工作分模块管理实施,强化目标导向和实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促进学生从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通过参与各类项目活动的策划、实施,培育其责任感和敢为社会生活的行为愿望和行为能力。整体、开放、自主的工作体系将为学生工作项目化实施提供保障。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的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主要包括项目开发、项目实施、运作管理和项目类别、组织机构及配套措施七个板块,其核心运作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运作机制

1.项目开发。此板块包括常规管理项目的开发、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申请等工作。常规管理项目开发是指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及其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组织将常规学生工作按工作任务性质进行项目化建设和管理,并推进实施。可行性分析主要指除常规管理项目外,顺应适时年度需要增设的项目,提出立项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由学生工作部门或下级学生组织统筹审批实施。项目申请指的是经可行性分析有实施意义和需要的项目,项目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向相应部门提出项目申请,同意立项后实施。常规管理项目不用每年申请,但实施过程按照项目管理。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确保整个工作模式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质量提升一定要从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管理入手。项目实施分管理类和其他类项目两条不同的路径:常规管理类项目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执行、评估和反馈几个步骤实施;其他类项目从项目开展的一般流程出发,分立项、计划、执行、展示和结项五个阶段。常规管理类项目可按照上述步骤对以往的工作标准和管理进行项目化优化提升,进而实施即可。在此仅对其他类的项目实施阶段作说明。

(1)立项。学生工作责任部门在活动可行性分析基础上与项目申请人就项目活动达成共识,即可批准其立项。按照项目的种类,大型项目、长期项目和中大型校外项目要师生共同参与,由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立项;中型项目则可按照具体情况,学生工作部门及其二级学生组织具体把握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深度参与则负责立项,否则由学生负责立项;小型项目则由学生负责申请立项并组织实施。

(2)计划。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计划的具体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包括参加人员、项目形式、项目内容、所用场地、时间安排等,项目的步骤、时间规划、设施设备需求、应急预案等均要一一列明。计划的制订要确保灵活和具体,明确每一个参与者的责任,具体分配任务,同时列明完成实效。

(3)執行。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成员按照计划书开展项目活动,整个过程中责任部门要负责全程持续监控,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4)展示。项目任务(活动)完成后,要组织成果汇报展示,具体包括:汇报任务完成的过程、取得的经验及感悟、展示项目成果,届时邀请非项目主管部门相关专家进行点评,也可进行互评。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肯定参与者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5)结项。每个项目完成后,项目组负责将项目立项申请批复、活动过程资料和展示成果及评价材料,以项目为单位地整理归档,移交学生工作档案资料管理中心,存放指定地点,支持学生借阅。

3.运作管理。根据项目实施方法的不同,运作和管理分两条逻辑路径展开,项目运作由项目申请立项人负责,过程管理由项目批准部门负责。管理类项目重点在于执行过程和项目成果的评估反馈,服务对象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是检验项目成果的唯一标准;其他类项目则有项目申请立项负责人全程负责组织实施。总体遵循“谁立项谁负责运作管理,谁批准谁负责过程监控”的原则进行运作管理。项目运作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进行;过程监控则采用矩阵式组织形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监控。

4.项目类别。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项目进行分类。按照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内容的性质,总体划分为管理类项目、活动类项目、教育类项目和实践类项目。这四大类项目可按照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组织形式、与学校的关系等进行再次分类。如按照参加人数可分为大、中、小型项目;按照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项目;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為独立项目、项目日、项目周等;按照与学校的关系可以分为校内项目和校外项目,等等。

5.组织机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发展模式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学校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及下属二级学院学生科、团总支;各班班委、团支部组成,根据职责分工各自负责项目申请的论证和批复。学生的活动申请依据规模和影响(可按照学校具体情况另行文规定),按属地管理原则提出项目申请,报上一级管理部门批准,再报上二级管理部门备案。另增设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受理、批复手续办理,档案资料收集、管理,项目展示汇报的评价组织,以及日常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6.保障措施。为保障学生工作项目化实施的有效进行,学校要配套进行相关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如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制度的项目化建设。保障措施实施项目化工程,高职院校特别要突出整合式德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改革等。以此营造项目工作、学习、生活的氛围,为学生工作项目化实施提供支持,使学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规范有序、团结合作等习惯,从做事中学会做人和提高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仁忠,石伟平.“大职教观”问题探微[J].职教通讯,2007(3):5-8.

[2]石伟平.当前世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5):17-22.

[3][4][德]Rudolf Pfeifer,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5/10-11/13.

[5]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基金项目:2017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建构及组织运行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17ZC107),主持人:张秀霞;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滨州民俗工艺传承与创新为视角》(课题编号:J17RA155),主持人:张秀霞。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高职院校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