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课堂中的“听说结合”

2019-06-14张欣倩林晓勤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对比

张欣倩 林晓勤

摘    要: 本文以《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和《中级汉语听说教程》这两本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统计这两本教材选择的话题及练习形式,发现听说教材的听和说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日常交际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经验,统计出听说教程中听说独立和听说有机结合的分布比例,建议新教编材需要听说有机联合,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先复述,后口语表达,逐渐提炼为掌握功能句进行表达这样的听说一体的教学策略,为今后听力课堂的教学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听力课    听说结合    听力教材    听说教材    对比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吕必松先生从教学方法发展的角度将之划分为初创、改进、探索和改革阶段(吕必松,1997)。在初创阶段,未设置分技能课程。在改进阶段初创了分技能课程,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这方面的进步。在探索阶段,很多人开始参考国外语言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探索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新方法。在改革阶段,很多院校按照语言技能设置课程,听力课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目前听力课存在的问题是其设置已过于独立,变成了孤立状态,听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的,应紧密结合其他技能的培养。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成功交际,在日常交际中,“听”与“说”是两种密不可分的技能。听力课堂除了强调“听”的重要性外,也不能将“说”孤立于课堂之外,要适当将“听”与“说”结合,通过“说”把“听”的内容深化理解。

目前,很多大学设置了听说课这一课型,这侧面说明需紧密结合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听说课堂上,教师使用的是听说教材,其中有些内容有机结合了听力和口语两个环节,将学生的“听”“说”能力共同培养。

当前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听”与“说”关系的认识、对听力课现状的评价、关于听力课中将“听”与“说”相结合的方法的论述三方面,对教材的研究仅限于单一类型教材之间的对比研究,还未出现不同类型教材之间的对比与借鉴。本文希望通过对比分析两本典型的听力教材与听说教材,具体分析其听力、口语内容的安排,从听说教材中借鉴一些听说结合的内容及方法,探寻将“说”的内容适当融入“听”之中,并能加深学生听力理解的途径,希望能纠正部分教师此前对听力课教学方法的认识偏差,并据此提出听力课中“听说结合”的教学建议,为今后听力课的授课内容及方法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途径和经验。

本文选取了《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以下简称《发》)和《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以下简称《中》)这两本典型的听力教材和听说教材体为分析对象。

前者适合掌握了2000个~2500个常用词,并且具备了基础汉语交际能力和听力能力的学生学习。此教材在使用建议中明确提出“听说结合”的原则,希望将教学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后者是专为汉语言专业二年级的留学生编写的中级听说课程教材。这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使学生学会新的口语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掌握不同场合下的口语表达方式。

二、两本教材话题统计与分析

1.两本教材话题统计

本文关于两本教材中话题的统计和分析,参考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09)附录一《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该表将话题內容分为二十二类,如“个人信息、情感与态度、社会交往”等。

根据统计归类,两本教材的话题内容超过《建议表》。经过分析与归类,发现后者的话题内容无法将前者完全类归,因此本文增加了“购物与娱乐”“教育与就业”“价值观念”这三个话题。

根据图1所示:《发》共30篇主课文,话题内容分布集中,其中价值观念(50%)所占比例极高,远远超过其他话题;身心健康(13.3%)所占比例较高;此外,也不乏家庭生活(10%)、购物与娱乐(6.6%)等话题;社会交往、旅游与交通等则各占3.3%。

根据图2所示:《中》上、下两册共20个单元,话题内容较多元化,以价值观念(20%)、购物与娱乐(15%)、身心健康(15%)为主体;社会交往(10%)、教育与就业(10%)所占比例也较高;语言与文化等则各占5%。

2.两本教材话题分析

(1)《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话题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发》话题选择方面的特点很明显。

首先,这本教材的话题内容分布相对较集中,其中价值观念类话题占一半比例,可见这类话题是这本教材的重点。这类话题内容相对深入,理解难度较大,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性不大。比如《说了没用就不如不说》一课,主要内容是“我”的爸爸教育“我”与别人沟通有一定的技巧。这篇课文是作者由小事引发的相关议论,意义深刻。也是这本教材中这类话题的共同点,由具体的事件进行深入讨论,得出深刻的道理,促进学生理解与认同。因此,这类话题的存在突破了以往课文所停留的语言应用表层,由表及里,从语言应用和文章内涵两方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其次,这本教材中还涉及了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话题,这些话题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时效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相对于价值观念,这类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无论在听力还是口语方面,都较容易展开练习和检测。

最后,由于这本教材中抽象类话题数量很多,数量约占全书的50%。一方面,学生若想完全理解内容需要较高的听力水平,则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类话题不太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想展开相关的口语活动难度较大,但是这类话题具有相应的延伸性,适当引导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关于观念道理类的观点论述。

(2)《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话题分析

根据图2所示,《中》话题选择方面的特点非常明显。与《发》相比,这本教材的单元话题涵盖面很广,实用性较强,可以相对简单地衍生出很多听力和口语训练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更容易与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

比如《网上购物渐成时尚》这篇听力课文,讨论了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网购,这一话题能够跨越学生的国籍、年龄与性别,能够反映当前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关于这个话题,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听力练习了解到更多有关中国人网购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口语表达练习,互相交流对网购的看法,介绍自己国家的网购情况,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两本教材话题比较

比较看来,《中》和《发》这两本教材也不乏共同话题。

这两本教材的共同话题为社会交往、购物消费、语言与文化、身心健康、价值观念等。尽管这两本教材的定位相异,前者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后者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但两者共同话题的存在足以说明,这类话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和代表性的,能够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在课文文本的基础上衍生出可供学生课后讨论的文本材料,使学生听力、口语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例如就业问题这一共同话题,来华留学生的主体还是大学生,他们面临着毕业求职的问题,这类关于面试的话题内容对他们来说相当有吸引力,不仅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此外,他们对于这一话题也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会联想到自身就业的经历,容易结合实际经验展开丰富的讨论与交际,提高话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因此这类话题非常受学生欢迎。

综上所述,这些共同话题不仅能顺利进行听力练习,更易展开口语交际性练习。在听力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代表性的话题,展开一定的口语练习,落实“听说结合”的原则。

三、两本教材练习统计与分析

1.《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练习统计与分析

《发》的练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名为“畅所欲言”,主要是听录音之前的导入。比如第一课的“畅所欲言”部分:

(1)除了“画家”,你还知道什么“家”?

(2)下面提到的这些人都是什么“家”,请连线。

(3)你将听到画家和他喜欢画儿童画的孙女的一段谈话,请你猜猜孙女大概几岁。

其中只有第二题属于书面练习,其余属于口语讨论题,逐渐引入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适于作为课前的导入内容。

第二部分是传统的练习部分,《发》每课分别有六到十项练习,形式丰富,整体可类归为书面和口语两种练习。

书面练习主要是对文意理解程度的考察和对语言知识点的强化。前者的主要题型有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填空、连线等,以选择、填空甚至画画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且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后者的主要题型有听录音、选词填空等,笔者认为,这些练习的设置贯彻了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先通过听录音发现语言知识点规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发》练习题中还包含一类口语练习,这类练习有别于“畅所欲言”部分,主要是设置了一些关于课文细节内容的练习,让学生听完录音后进行讨论、回答。此外,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延伸练习,一般是供教师在这一课时快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话题的讨论。主要题型有简单回答问题、复述句子等。例如,说说写写这一题,鼓励学生听完录音后,通过主动说句子体会其中的语气和含义,从而领会具体句型的意义和用法。第2课的小调查中,要求留学生问班里的5位同学所指定的问题(“哪个年龄的人压力最大?哪个年龄的人身体最好?哪个年龄的人最快乐?”),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向全班汇报。这一题属于任务型拓展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意思,更鼓励学生使用学习到的词语、句型进行交际活动,完成任务。笔者认为,这种口语练习形式具有挑战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演讲能力。第7课的延伸练习是让学生再介绍两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方法理解成语意思,并联系母语的相关说法,与同学进行讨论,这种练习方式一方面能适时向学生介绍成语,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能进行跨文化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一课的延伸练习还有一题是角色扮演题,这种口语活动在口语课堂中比较常见,尽管在听力课堂中,听力练习应占较大比重,但在听力练习中适当穿插一些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打破传统听力课堂的沉闷气氛,更能将输入转换为输出,有效检验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灵活的口语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最后,《发》这本教材中,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的数量比例是可以相对量化的。根据教材,笔者整理出了这一教材的听说练习比例图表。

根据图5可以发现,《发》练习部分中听力与口语练习的数量比约为8:3,属于口语练习较多的一本听力教材,呼应了这本教材的“听说结合”原则,可谓是一本真正做到“听说结合”的教材。

2.《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练习统计与分析

根据教材介绍,《中》上、下册共有二十课,每一课由四部分组成:听力课文一、听力课文二、叙述性口语课文和对话性口语课文。每一篇课文后面都设置了一系列练习,每一单元题型基本相同。

听力课文所配套的练习均由四部分组成:听后判断、选择、回答和思考。前两项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对相关表述作出判断和选择,属于常规性的听力练习。练习三为听后回答,属于口语练习,有词语和句型提示学生回答相关问题,降低了回答难度,既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回答問题,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又可以促使他们回忆课文内容,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程度。练习四是听后思考题,促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思考,由文本内容延伸到文外,是一种拓展性较强的口语表述练习。

叙述性口语课文有三项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表达、句型表达和思考与讨论。前两者促进学生对课文词句的运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练习三主要鼓励学生运用从课文学到的口语知识进行口语练习,例如第二课:

(4)你买东西有什么习惯?

(5)你怎么看待二手货?

问题都与课文内容有一定关联,由课文内容迁移到学生自身情况,使其学完课文后进行思考,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对话性口语课文后有“表达拓展”,与课文的表达方法紧密相关,还与后面练习相照应。例如第三课是“不同意”的表达法,具体讲述了各种“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与练习“用‘不同意的表达法说说下列情景”相对应。私以为,其实用性很强,此教材涉及二十个日常社交表达法,学生可以借此提高日常交际能力。对话性口语课文的其他练习如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等,属于较常规性的口语练习。

最后,《中》听力和口语练习的数量比例相对比较明显,同样可以进行量化。由于每一课的题型设置大体相同,笔者认为听力与口语练习的数量比大约为4:11,如图6所示,可以认为口语练习占比远超过听力练习,此教材侧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结合这本教材的内容,笔者认为此教材实际并未将听力和口语内容相结合。一方面,每单元内容分别为两篇听力课文和口语课文,听力和口语内容相对隔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内容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侧重点分别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这两种能力的提高并没有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只有听力课文中出现了部分口语练习,口语课文部分纯粹是传统口语课堂内容,对应的练习中未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认为此教材属于“听力教材+口语教材”,属于听力和口语这两项单项技能的相加,并没有真正贯彻“听说结合”的原则。

四、对外汉语听力课“听说结合”的建议

在听力课堂中,教材只是一项辅助工具,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的数量与效果不仅在于自身的努力,更在于教师对所授内容的把握。因此,教师不应囿于课本中的练习内容,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话题内容展开一些拓展练习。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Krashen,1985)和斯万的“输出假说”(Swain,2005),在听力课堂中,大量听或许达到了“可理解性输入”的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学习效果。“说”很好地贯彻了斯万的理论,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所听内容之上,模仿、学习正确的言语表达,提高语言输出的流利与准确性。本文将根据以上分析对听力课堂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话题尽可能地展开口语练习

根据前文分析,可见《发》的话题并不如《中》丰富,涵盖面相对有限,并且难度明显有所增加。笔者认为,主要因为听力与口语对学生的水平要求不同,对学生而言,口语输出往往比听力输入更困难,特别是非中国地区学习汉语的学生,他们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较少,口语能力弱于听力能力。因此,听力教材的话题内容会难于听说教材,利用听力教材的话题展开口语练习难于用听说教材的话题展开练习。

尽管听力教材的话题难度较大,但仍包含部分话题与听说教材相重合。如前文所述,这两本教材的共同话题为社会交往、购物消费等,说明了这类话题的可利用性,这类话题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引申出可供学生课后讨论的材料,使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练习,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互动,提升口语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备课时提前挑出能使学生具有很强话语权的话题,突破教材已有的练习内容,展开更多的口语互动,给学生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促进“听说结合”。

2.丰富口语练习展开的方式

如前文对《发》练习形式的统计和分析,这本教材中的听力与口语练习的数量比约为8:3,属于一本口语练习较多的听力教材,强调“听说结合”的原则。根据前文统计,这本听力教材中的口语练习方式也较丰富。笔者认为,在大多听力课堂中,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复述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练习值得推荐,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尽管《发》中的口语练习内容和方式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每节课让学生进行类似的练习难免会使学生的积极情绪逐渐消退。因此,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争取开展一些新颖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中》作为一本听说教材,能够给予听力课堂一些建议。根据前文对《中》练习的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有几种练习方式值得关注。

3.复述课文内容

虽然《发》和《中》均有复述课文这一练习,但通过对教材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一练习并不在于简单重复所听到的内容,而是具有更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根據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模仿学习理论及心理学“模仿的本质在于迁移”的观点,听力课堂中,可通过让学生模仿语音、句子和语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并通过可理解性输入深化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语音语调的发音,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图式促进知识点的迁移。对于较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复述的方式促进其同化新旧知识。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一步的有效输出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因此,听力课堂的先听后说,促使模仿学习成为一种创新的发展。

对于听力课堂中的复述练习,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创造学生模仿学习的机会,将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听力材料即可理解性输入的一种表现,在听第一、二遍时,可要求学生暂时忽略课文练习,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听力材料之中,配合记录,尽可能理解内容。听完后,教师一一询问学生的收获,鼓励学生说出听后所得,将可理解性输入转换为可理解性输出。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模仿所听到的语言知识,促进知识点的迁移,同化新旧知识。

在《发》这本教材中,观念教育、价值观念话题占一半比例,这类话题内容相对深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性不大。笔者认为,对于这类课文,可要求学生听后复述所听课文内容。比如前文提及的《说了没用就不如不说》一课,教师可以在学生听两三遍课文以后,鼓励学生复述故事及议论内容,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自主思考。

4.利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表达

《中》的练习内容之一是“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表达”,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于听力课堂中。

尽管听力课堂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但由于课文难度一般偏大,课文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知识点,有时远远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符合“可理解性输入”的要求。但对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点也有对日常交际很有帮助的内容。笔者认为,在听力课中教师需简要讲解知识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表达时使用这类知识点。在讲解时,笔者认为“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表达”这一题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使用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一種可理解性输出的过程,可帮助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5.利用功能句式表达

《中》的“用……的表达法说说下列情景”练习很值得教师借鉴,并且这一题型更适用于具有应用价值的课文,比如《发》中的《猜猜他是谁》等。这类与学生日常交际密切相关的话题,涉及“介绍人物”“不同意”等功能表达方法,具有很强的语言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这种功能性语句练习的实用性很强。在听力训练中,这些功能句很可能成为他们理解所听内容的障碍,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理解并运用所听到的功能句式,则可提高他们对内容的理解程度。若教师展开这一方面的练习,则不仅可迅速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还可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可突破单人练习模式,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指定表达的对话,深化对此类功能句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结语

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听”与“说”是两种不可或缺、密不可分的技能。作为一门与日常交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听力课不应该孤立地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而应适当将“听”与“说”有机结合。

本文以两本教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话题和练习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对当前听力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适当融入一些口语练习内容,促使听力课堂实现“听说结合”。

注释:

①笔者对《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话题的分布进行了统计,文中饼图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②笔者对《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话题的分布进行了统计,文中饼图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③笔者对《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中的话题是否易衍生出听说结合内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文中饼图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④笔者对《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中的话题是否易衍生出听说结合内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文中饼图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⑤笔者对《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听说练习比例进行了统计,文中图表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⑥笔者对《中级汉语听说教程(上、下册)》听说练习比例进行了统计,文中饼图为笔者的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1]傅由.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汉办,主编.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胡波.国际汉语教学听说教学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胡晓庆.中级汉语听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杨惠元.听力训练81法[M].北京:现代出版社,1988.

[6]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7]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8]高淑平.试论中级汉语听力课上的口语训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

[9]李红印.汉语听力教学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0(5).

[10]杨惠元.论听和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11]杨惠元.中国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1992(4).

[12]杨惠元.听力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关于备课和上课[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13]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14]Krashen, S. D..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15]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1985.

[16]Swain, M.. The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and research[A]. In E. Hinkel (Ed). Handbook on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猜你喜欢

对比
关于杨德豫与黄杲忻版本的露西组诗译文对比分析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语法衔接在英汉法律翻译中的应用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