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

2019-06-11曲文勇吴楠

知与行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高考制度

曲文勇 吴楠

[摘要]高考制度作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产物,发展至今一直备受关注。高考体现着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与教育制度的现代性,是古与今的碰撞,更是普遍与特色的融合。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直以来,高考都被视为“成功的敲门砖”,优异的高考成绩在人们眼中往往意味着一流的大学、稳定的工作以及美好的人生。高考牵动着的不仅是考生自身的命运,更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前景。对于家庭来说,高考与整个家族的发展命脉紧紧相连,关乎着家庭的流动方向,是转变命运的最好时机。农村家庭靠着高考走进城市,清贫家庭靠着高考走出困境,高考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次机会。对于社会来说,任何考试的讨论度、话题度都远远不及高考。对于国家来说,人才的培养及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离不开高考。高考为国家提供新鲜血液与年轻力量,使国家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尽管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考试,例如,小升初、中考、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但这些似乎都没有高考重要。高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考试,其更多地体现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逐,代表着家庭的期盼与良苦用心,代表着社会对于学历的看重。显然,高考制度对于社会生活是有着全方位影响的。高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对于人们的生活是具有渗透性的。其中,考生家長与社会大众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词]高考制度;助考方式;标签化;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1-0100-05

一、中国高考制度的起源

中国的高考制度源于隋朝的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用于选拔人才的制度,在隋朝产生萌芽,至唐朝逐渐成形。在唐代,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固定每年都要举行的,而制科则是皇上下诏书临时举行的。其中,常科还细分为五十多种小科目,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经和进士。随后,在武则天长安二年又产生了武举,原本的考试科目由两科改为三科。由此看来,唐朝对于官吏的选拔十分严格,要求文武兼备,这也是科举制能在唐代比较完备的原因。此后,宋朝沿用了唐代的三科考试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原本常科中五十多种考试项目逐渐缩减,但进士科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宋代更是扩大了选拔和录取的范围,广纳人才。为了防止徇私舞弊,宋代还实行了糊名和誊录,科举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自元代起,科举制经历了短暂的中落时期,又在明朝峰回路转。明代可谓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因为它从原来的选择性考试变成强制性考试。明朝时期,学生要想进学校读书学习,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这与现在的高考制度有所相似。明朝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股文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考试内容。清朝实行的科举制与明朝大致相同,但由于制度本身弊病已久,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终与封建王朝一起走向了消亡。

科举制的灭亡开启了中国教育和考试管理制度的新篇章。自1936年起,现代高考制度初具雏形,当时的100多所大学用自命题的方式进行招生。1952年,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1966年,高考被废除。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人民欢呼雀跃、普天同庆。回顾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文化与教育。从科举制到高考制度,人才的选拔都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有着浓厚传统性与历史性的。

二、中国高考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高考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对于高考“利弊”的讨论与争辩在这期间仍是接连不断。尤其,近年来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的关注点所在。根据教育部相关会议文件显示,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在新高考制度中,招生分配、考试的形式与内容、录取批次方面都会有所改变。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相关政策会有所倾斜,高考录取率将大幅度提高,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大部分省份对录取批次进行合并以扩大招生。种种举措意在使高考更加的普及,无论何种家庭、地位、地域的学生都能够参加高考,都有机会上大学,当然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就更为激烈。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75万,比去年增加了35万人。无论大学如何扩招,录取率如何上升,还是有一定名额和人数的限制。这就需要学生在高考中更加出挑、更加拔尖才能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衡水中学素有“教育神话”“高考工厂”的美名。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全河北省文理科前5名,共10名学生中,有6名来自于衡水中学,文科600分以上人数占全校的61.9%,理科600分以上人数占全校的67.2%,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震惊。而探究衡水中学背后的教育秘诀,“军事化管理”是关键。很难想象高考会与军事化管理相关联,然而面对应试教育,事实就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高考早已不是人们原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虽然只是一项考试,但却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由点及面的扩散现象。高考给学校带来的是一种强制化的管理模式,例如:不能带手机上学、规定课间午休休息时间、不能离开校园,等等。除此之外,高考也正以产业链的形式在学校周围展开。不难发现,只要有高中的地方就会有文具店、书店、辅导机构、超市、小饭馆、饮料店等,这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学校就像一个小社区,在其周围吃、喝、学应有尽有,学生在这样一个小空间里就可以满足所有需求,从而更加专注于学习与考试。高中周围的校区房的房价、租金也随着高考的热度而水涨船高。尤其是在高三学年,上学早放学晚,很多家长都是陪着考生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既节省时间又能更好地照顾孩子。高考产生之初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然而现如今这似乎只是一个侧重点,更多则是体现在家庭社会的教育活动,这对于不同的人它是具有不同意义的。高考带动了学校管理制度的转变,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也促使了家庭的流动和特殊区域房价的上涨。种种现象其实都体现出了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但这些都比较宏观,不具备鲜明特点;高考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考生家长和社会大众,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三、高考制度对考生家长及社会大众的影响

(一)对考生家长的影响:助考方式五花八门

相比于考生,高考制度对考生家长的影响似乎更加明显一些。大多数的高三学生还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思想和心智并不十分成熟。虽然考生也知道高考是人生的一项大事,但这种意识也基本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传播”,其实际对此并无太多切身体会。而高考制度对考生家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助考方式上。高三学年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全家上下总动员”对于拥有高三学生的家庭来说已是一种“常态化”现象。这不仅是家庭上的流动,如租校区房接送孩子这样简单;大多数家长在考生的饮食、心态调整上也是格外关注。在考生家长组成的社会群体中,比较与效仿成为常态。别人家孩子吃什么保健品来提高记忆力、缓解疲劳就一定也要给自己孩子买,考班级第一的学生报什么补课班就也送自己孩子去。总之,无论什么方面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下。很多家长也说并不在乎以上方式的实际效果如何,报补课班、买各种习题密卷只是为了求得自己心安;家长本来在课业上就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别人家孩子去的自然也要跟着去,别人家孩子有的就也得跟着有。这样哪怕到时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作为父母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这样也就问心无愧了。

此外,考场外学生家长的助考方式“千奇百怪”。孔廟祈福、上香拜佛,考生及家长纷纷求助神灵保佑考取好成绩。但近年来,类似于“迷信”的助考之风却愈演愈烈,成为高考所独有的现象。高考考场外素有“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的说法;妈妈穿旗袍取“旗开得胜”的谐音,爸爸穿马褂意味着“马到成功”。衣服的颜色也很有讲究,考试第一天穿红色,即“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代表“一路畅通”;第三天穿灰色和黄色,表示“走向辉煌”。很多考生考期只有两天,考生家长也有所应对——第二天直接穿黄色,寓意“飞黄腾达”。除此之外,父母给考生考试当天准备的衣服一定要是红色的,耐克品牌的。因为耐克的品牌标志是对号,代表着“考的全对”的意思。近年来,助考手段也是花样翻新,不少考场外等候考生的家长高举着向日葵,在外人看来十分滑稽可笑,可在考生家长眼里这象征着孩子“一举夺魁”。有些家长甚至连送考生的出租车司机都提前安排好,司机师傅一定要姓“陈”或“程”,这意味着“成功”“成才”;临开考前,在考场外告诉孩子拿到试卷后不要打开,先亲吻一下卷子,这叫“吻过”(稳过)。

(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中国高考被“标签化”

高考制度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在于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考不断被大众“标签化”。所谓标签理论是符号互动论中用于解释越轨行为,被贴上标签的人极有可能按照他人所定义的样子发展。如若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例如警察、教师、法官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极易成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 。随着标签理论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但能够用来说明人的犯罪行为,还能对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解释。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别人贴标签,也常常给别人贴标签。“标签化”现象在社会中越来越显著。单单仅凭自己经验或他人之言就快速地归纳总结、做出判断似乎是这个快节奏时代的特征。高考亦然,高考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项为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制度。虽然高考中的“高”字并不意味着它比其他考试更高级;但在社会大众眼中,它确确实实是更“高等”、更重要的考试。前文提到高考所带来的学校军事化管理、产业链等现象,其实无一不体现着社会对高考的看重。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大众的普遍认为,高考总是与人生、未来等词汇相挂钩。它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关乎孩子的一生。前些年,很多媒体在报道中经常提到“高考是唯一的出路”这句话,因为农村孩子似乎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社会似乎总是给予高考过度的关注,给它贴上了太多的标签,人为地让它变得“不平凡”。每年6月的7、8、9号,已经不用过多强调,市民们就会自觉地减少鸣笛,驾车出行也会尽量避开每一科的考试时间,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和交通环境。政府和各大高校联合举行“爱心送水”的公益活动,给考场外等候的家长送去丝丝清凉。各路明星在公众平台上也纷纷发布视频给考生加油打气。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高考英语”等词条就会迅速登上各大网站的热门搜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每年6月的这3天里,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耳边都一定会充斥着“高考”这个词。社会的关注、民众的讨论使高考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高考恢复之初的的确确是为了让优秀人才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40多年过去了,高考却成了无形的命运锁链,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希望。这种“标签化”现象,使得高考的本质在不断发生转变。

四、对高考现象的深度解读

(一)考生家长方面的分析研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同孩子一路走来,看着他们一点点变化,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面对高考,家长比孩子更加看重也是情有可原的。无论是考试前还是考场外,考生家长之所以会受到高考制度严重影响并做出“过度”举动,不外乎两种心态:

1.家长们对高考制度的看法具有传统性。作为考生可能仅仅把高考与成绩和大学联系在一起,而家长则是由高考联系未来。并且家长的这种心理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开始追溯。在古代,朝廷为了选拔官吏、巩固中央集权设置科举制,这使得士族门第不再垄断朝政,普通读书人也有了飞黄腾达、显亲扬名的大好机会。因此准备参加考试的古人会受到整个家族的重视。一些偏僻地区为了能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学子,顺利进京赶考,需要整个乡、族为他凑钱。而高榜题名后的好处自不必说,不但可以入朝做官、大展宏图还可以光宗耀祖、改变家族的命运。高考制度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联系。同理,家长对于高考的重视也延续了这一浓厚的传统性。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条条大路通罗马,考试也不再是出人头地、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但高考制度的本质与科举制还是相似的。家长很难不把高考与孩子的一生联系在一起。尤其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孩子自出生开始就在起跑线上你追我赶,而家长就更要做孩子的翅膀而不是包袱。如何能给孩子加油打气,减轻孩子的压力,帮孩子快速提升成绩,这都是每一个高三学生家长的必修课。因此,做出“旗开得胜”“一举夺魁”等异常举动也就显得不足为奇。而且当前的高考制度并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不高,对学业水平的衡量仍是以成绩为基准的。家长认识到高考的本质后就更是一心只抓成绩,只要能提高成绩再怪异的事也能做,再多的钱也能花。这种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也影响了不少家长的行为举止和心态。

2.家长们普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法。“龙”和“凤”都是十分稀有的物种,因稀有而珍贵。这就如同橄榄球理论中所提到的,在一个社会中,处于顶层和底层的人都是个别的,处于中间地段的才是绝大多数的。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社会还是普通人多。同理,在高考中,成绩好的学生自不必担心,成绩差的学生也没什么希望,成绩中等的学生才最令家长抓狂:题简单一点、状态好一点,孩子的成绩就上来了;稍微因为别的事一分心,成绩就下去了。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使得家长们一心想成为孩子的推动器,尤其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又十分激烈,一分就是好几千人,因此家长们才想到了各种“旁门左道”。穿旗袍也好、穿马褂也罢,实际上反映的都是一种侥幸心理。这其实与“不求考的全会,但求蒙的全对”是同一种侥幸心理。这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也不像旁人所说的是走火入魔,归根到底都是家长不知如何帮助孩子的急迫心理导致的。在学习方面大多数家长都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那么除了照顾好孩子日常的饮食起居外,剩下的也就只能祷告上苍了。祈望卷子上的题都会做,考试顺利正常(超长)发挥,孩子取得好成绩,全家人高高兴兴,是每一个家长最真实的内心活动。

总结来说,考生家长所做出的种种行为是弊大于利的。正所谓“孩子和父母心连心”,家长们五花八门的助考方式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考生。虽然家长对孩子的照顾、鼓励能够给考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但考生家长过分的关怀和爱护会使得考生压力倍增,对分数极度敏感。一旦出现成绩下滑或不稳定现象,孩子极易产生崩溃、难以接受、愧对父母等情绪,更甚者会产生抄袭作弊以提高分数回报家长的状况。不仅如此,家长也会因自己付出太多,期望值与现实不符而情绪波动,出现严厉批评、指责考生的状况。这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学习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再者,考场外的疯狂举动,虽说只是一种心理期盼,但还是给高考蒙上了一层封建阴影,扭曲了高考的实质,更加固化了高考的传统文化性,使其改革道路更加受阻,让社会大众对高考制度的理解更为偏激并带有指向意义。尤其是一些家长身着大红大绿、旗袍马褂、手举葵花在考场外大声呼喊加油助威着实不雅,有伤社会风貌,甚至有损家长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身处现代社会,高考制度其实是对人人都有影响的,谁都无法避免,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特别是考生家长对于考生来说是具有模范引导作用的,不急不躁、平常心正常对待才是家长们真正应该做到的。

(二)高考被“标签化”现象的分析研究

高考之所以会被“标签化”,这突显了社会大众对高考的高度关注。更直接地说,社会大众并不是对高考本身看重,而是对学历的看重。现如今,不依赖真凭实学就想要有所成就实在是难上加难。哪怕是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想要在众多人中崭露头角、受到关注也不是件容易事。以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论调——“上大学干什么?反正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而当代社会的现实是——不上大学便找到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的概率极小。凭借“一桶金”想要发家致富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对学历的重视,将高考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从古代开始,科举制就被看作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到了现代这种标签化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这也侧面反映了学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因为一旦某样事物成为获得金钱、名誉、地位、尊重等的必要条件时,它将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细数当今社会中工资稳定、受人尊重的职业,例如,老师、医生、律师等哪一个不是对学历有所要求,甚至是学历越高对自身发展越有利。因而虽然时代变了,但走向成功的道路依然没有变化,甚至想要通过这条路的人还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是为了寻找优秀人才;时至今日的高考,是从优秀人才中挑选更优秀的人才。不得不承认,原来对社会的特征定义正在逐渐瓦解,它正在朝着学历社会的方向转变。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考总是被贴上好工作、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等標签的原因。

高考被“标签化”现象究竟是好是坏,其实很难断定。应该说,这是一种利弊参半的现象。有利的一面是,学历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之一,而这是一种相对公允的衡量标准,无论是工作还是留学越来越对学历有所要求。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社会分层理论中主张依据权力、声望、财富来划分阶层,该理论被广泛认可并应用。而值得高兴的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在极力摆脱这三个要素。金钱、家族决定地位的时代正在走向结束,对高考的关注、对学历的看重使得我国的整体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都不断提升。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断强调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此可见,21 世纪正是优秀人才大展拳脚的时代。而弊端的一面,则体现在对高考的过度关注上。在这里,一定要强调“过度”一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量变引起质变,要注意适度原则,超过“度”就可能会引起事物本质上的变化。过分对高考的看重,会改变考试的良好初衷使其变得极为沉重又充满压力。数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高中生会出现严重脱发、高度近视、睡眠不足等状况。尤其是在相似的同学群体中进行比较更会倍感压力。老师、家长、公众对高考的特殊对待和大量讨论常常会让孩子感到无法呼吸,逼迫他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这实际上与高考设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切莫“过犹不及”、掌握适度原则很重要。

五、结语

高考所产生的影响归根结底离不开我国的教育制度,结构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使得考试一直以来都未能摆脱与“名”“利”相关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的传播,高考制度所引发的后续效应又不断被扩大化,“高考决定人生”这句话也就理所当然的一直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家长们层出不穷的助考方式、社会大众对高考的过度关注无一不体现着教育体制的问题。即便2020年我国将推行新的高考制度,但其改革部分也更多地体现在考试内容和招生录取方面上,并未能触及问题实质。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急迫地期望推动教育制度的转型,打破对高考的思维定式,让人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彻底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此之前,相信由高考制度引发的社会影响还会延续下去,甚至有加剧的趋势。然而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需要正确地引导将有益的一面最大化,对于高考也是如此。家长的乐观心态、大众的适度关注对于高考的转型都能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高考不会缺席,也不能缺席。希望未来高考能够给大众带来更多好的消息和更多杰出的青年。

[参考文献]

[1]杭金娣.高考现象——一种基于“学历社会”的解读[J].煤炭高等教育,2007,(6):105-107.

[2]王秋语.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J].知识窗(教师版),2018,(2):85.

〔责任编辑:徐雪野田丹婷〕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高考制度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高考新政改变了什么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50年前的高考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