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实现龙江振兴与发展

2019-06-11李楠明

知与行 2019年1期
关键词:龙江思想发展

李楠明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在这40年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年发展进程的核心主线。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近些年来发展却比较迟缓,应有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拥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和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所以,推进东北振兴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习近平多次來到东北调研,并就东北的未来发展召开重要会议,做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东北的全面振兴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一、 深刻掌握解放思想在龙江振兴发展中的意义

要推动东北的振兴发展,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只有认清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为解决问题确立正确的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东北振兴发展存在的四大问题,即“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这些问题体现了东北发展的共性特点,我们要据此来找出龙江发展的特殊瓶颈制约。龙江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制约龙江发展的基础环境条件方面,但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即在市场化改革上解放思想不够,创业激情不足,推动振兴的内生动力有待加强。这些主观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也深深影响着龙江的振兴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历史是人活动的结果,虽然人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但客观环境本身就是人活动的产物,并随着人的活动而发生着改变,所以,客观环境与人的活动具有一致性,环境塑造了人,同样人也创造了环境。由此出发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解放思想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只有理论创新才能带动实践创新。

解放思想对于促进实践发展的意义是人所共知的。改革开放就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起始点的。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全新的创造,如果不能解放思想,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或囿于过去的经验,改革开放就不能进行下去。所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去解放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是一个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才保证了我们思想的创造活力,为实践创新提供了蓬勃生机。

解放思想对于促进龙江发展来说又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黑龙江计划经济的历史较长,长期的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形成了听命服从的客体性文化和狭隘视野的经验文化。这些前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形成了“唯上”的官本位意识,听命服从的依赖意识,从而导致惯性思维、思想僵化、视野不宽、不思进取、说空话大话多于干实事。所以,在体制上虽然我们早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但在思想方式上却没有形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拼搏意识和奋斗创造意识,这就严重阻碍着龙江体制创新的实践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到体制创新阶段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龙江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迟缓,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远远落后于南方地区,这固然有体制和机制等客体因素的原因,但缺少市场经济的自主创造拼搏意识、创业激情不足以及推动振兴的内生动力不强,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正因龙江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使解放思想在推进龙江的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解放思想,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

既然解放思想是龙江振兴发展的主观条件,那么随之的问题就是解放什么思想?怎样解放思想?这看起来不是个问题,但其实却是常常令我们困惑的问题。解放思想意味着思想从既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以往的惯性思维的轨迹中脱离出来,所以,它本质上就意味着一种思想的创新,它要反对的是因循守旧的经验主义和空谈理论不顾实际的教条主义两种错误的倾向。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的讲话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机制上已做了充分阐述。这即是说,思想创新的前提是有新可创。如果无新、没有思想就谈不上解放思想。那么,为什么没有思想?这里就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本没有想;二是想了也没有想出来。

从第一方面来说,因为计划经济的思维是听命服从的思维,不需要创新和自主的安排,一切按照领导的安排去做就行了。好与不好的差别只在于对计划的领悟理解程度、执行贯彻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效果程度,而不需要去创新,去解放思想,按照领导的指示和过去的规矩办就行。正是这种计划经济的工作方式养成了人们安于现状的依赖性的惯性思考方式而不去想。所以,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首先就要想,这是解放思想本身的必备前提,不想、没有想法,解放思想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想,就超出了想本身的内容,它涉及思考者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精神。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干什么要去解放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东北的某些干部不但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而且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放思想是同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责任担当关联在一起的,解放思想既要在一定政治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政治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精神又提供了解放思想的内在驱动力。

从第二方面来说,之所以没有成熟的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想法,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内在机理,因而不善于用市场化的思维去认识思考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真知只能来自实践。南北方人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看待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思路,但这差异绝不是天生遗传的结果,虽然有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人的活动方式、生存方式的作用。南方人市场化意识强,不否认有南方历史上比北方商品经济发达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南方企业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很快走向了市场,建立起了较北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更领先一步地按市场机制去运行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东北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在经济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改革的任务和所遇到的问题都更为繁重艰巨,这是南方地区所无法相比的,因而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比较迟缓。在这样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思维较重,市场化意识不强就是必然的了。即使解放思想,也不善于用市场化思维去认识思考问题,也就产生不了有创新性的见解。

以上分析使我们进入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之中,如果没有市场化的环境就不会有市场化的思维,而没有市场化的思维,我们又不能真正建立起推进龙江发展的环境。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环境和思想关系的悖论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环境和思想处于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而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致性,只能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即环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也就在形成着自已的思想,两者是同构的。

马克思的阐释给了我们这样的教益,即不在于怎樣想,而在于怎样干,必须把解放思想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实践出真知。龙江现今的问题不仅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够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行动的激情不足,缺乏干事的内生动力的问题。计划经济不但使人思想僵化,而且养成了“等靠要拖”“不思进取”的习惯,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说大话、假话、空话而不干实事,才是龙江振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教益不仅突出了实践对于思想的优先地位,而且指出了思想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服务于革命的实践活动。这即是说,思想解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实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实践问题的思想反映,二者是一致的。因而我们从解放思想的内容上就可以分析出实践要抓住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就可以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节点”。

据此思路来分析,龙江面临的矛盾虽然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但最为主要的还是体制机制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充分造成的。所以,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以及思想解放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主线而展开。龙江要借助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龙江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较好的优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清除那些妨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体制改革创新统一起来,补上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尽快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坚定不移发展完善国有经济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培育多元市场主体,这不仅有助于调整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解决民营经济偏弱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市场有秩的竞争格局的建立,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和企业发展的活力。只有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才能使龙江迎头赶上,实现振兴发展。

三、 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以新气象新承当增强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新时代龙江振兴的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重重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龙江干部群众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凝聚力量,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振兴东北的整体部署,焕发出创新创业的奋斗激情,努力爬坡过坎,以踏实的有成效的工作去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此,就必须做到:

第一,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激情,只有增强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使龙江的创新创业获得持久的动力之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龙江振兴发展的依靠力量,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不动员起基层的创业积极主动性,龙江振兴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广大群众的创造性是同他们的主体地位关联在一起的,人只有成为自主的主体,才有独立的责任和利益,才能在充满风险和机遇的环境中去拼搏进取,最大程度地释放生命潜能中的创造力。东北过去之所以存在创业激情不足的短板,就是因为计划经济把人作为客体、作为工具的结果。所以,龙江要实现新时代的振兴,就要借助深化改革的红利,在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主体上下功夫,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形式来保证龙江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性的调动和责任担当精神的发挥。

第二,积极性的调动解决的是“想做事”的问题,但仅此还不够,还要解决“会做事”“做实事”的问题。龙江文化具有“官本位”文化和“狭义”文化的特点,因而人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人们习惯于把主要精力用在人际关系上而不是如何去“做事”,这就必然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发生,助长说空话、假话、大话的风气,而不能务实。尤其是新时代的龙江振兴,将面临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地研究省情,找出问题的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方法。所以,要想做事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务实研究的精神,解放思想从来都是同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分析错综复杂的情况和比较研究各种可能的措施和方法,才能“会做事”,找到振兴发展的切实可行之路。浮在表面、花拳绣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第三,必须“真做事”,把激情、理想、思路化为具体的行动。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也必须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但要真正行动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干事创业总涉及对以往利益格局的改变,如果没有“公心”,没有对事业的忠诚,只顾及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人们就不会“真干”。同时,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只要干事就会遇到重重阻碍,因为干不同于想,想是主观的,不会遇到客观条件的阻碍,如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改革勇气弱化,就什么也干不成。另外,要“真干”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因为干事总会出错,总要担责,因而“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庸人懒政思想在一些人中是非常流行的,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对龙江的振兴奋进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不作为,不谋其政,就不能担负起领导龙江振兴的责任。

正因真干事是困难的,不同于那种忽忽悠悠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所以,要把解放思想、振兴发展落在实处,领导同志就必须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做出表率。尤其在龙江计划经济的官本位思想还有很深的影响的情况下,只有领导同志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对群众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从而把上、下两种动力统一起来,团结一心谋发展。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龙江思想发展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图读龙江经济
区域发展篇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