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6-11肖潇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PICC置管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肖潇

[摘要] 目的 观察PDCA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赴医院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PDCA护理管理;消化内科;PICC置管;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01-03

由于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就会经常用到PICC置管,虽然PICC置管可以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但长时间的置管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就要对消化内科的PICC置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该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特意对2016年4月—2017年9月80例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赴医院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3.7)岁;观察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在19~64岁,平均年龄为(44.13±3.9)岁。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均为自愿加入该次研究,且排除患有其他严重肿瘤疾病以及精神病史的患者。两组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是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行为以及病区环境进行护理管理,并要正确指导患者科学用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进行护理,PDCA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分为4个阶段[1]。①计划阶段:首先要成立专门的PDCA护理管理小组,确定阶段性的护理目标,同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提高护理人员的PICC 置管专业理论与实操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心理干预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除此之外,护士长要组织与督促医护人员做好病区环境的消毒工作,告知医护人员具体的PICC 置管护理管理流程,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职责,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②执行阶段:PDCA护理管理小组成员要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护理管理目标以及具体的方案制定出详细的执行计划与措施,并对目前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在患者接受PICC 置管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与家属实施PICC 置管的重要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PICC 置管护理[3]。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穿刺点,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以及红肿现象发生,并要保持穿刺点的清洁,防止出现静脉炎以及穿刺点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③检查阶段:为了保证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护士长要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穿着整洁,态度端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开会共同探讨PDCA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管理制度[4]。④总结阶段:小组成员要对护理管理检查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制定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并设计出新的护理管理方案,以此有效来推动护理工作的循环[5]。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肢体肿胀、感染以及渗血;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大于90分为满意、60~90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数+较满意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计数资料用[n(%)]进行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5.0%,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分别为95.0%,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护理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大医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

由于消化内科疾病的类型较为繁杂,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这就会大大提高消化内科患者对于PICC置管的使用率。PICC置管在临床上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置管技术,该种置管技术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外周静脉向中心静脉置入导管,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不仅使用方便,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重复穿刺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其安全性较高[6]。虽然PICC置管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多次静脉穿刺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感,但也极易引起穿刺点肿胀与渗血等并发症,因此就要对PICC置管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在增强患者安全意识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可能避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7]。PDCA护理管理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主要将护理工作分为了4个阶段,主要是指计划阶段(plan)、實施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以及执行阶段(ation)。在消化内科合理的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制定出科学性与可行性更好的护理管理以及落实标准[8]。这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消化内科整体的护理质量,提升消化内科行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让医院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进行改正,从而循环式地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9]。

综上所述,根据对该次研究数据结果分析来看,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相比,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其患者在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这两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对行PICC置管消化內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PDCA护理管理在行PICC置管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金凤,李云萍,高志宏.实施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7):187-188.

[2]  叶燕红,何中华,李洁峰.PDCA管理对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2):117-119.

[3]  薛继莲,李趁心,许淑仙,等.PDCA管理模式在侵蚀性葡萄胎化疗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8(4):367-370.

[4]  谭萍,尤久红,杨丽琼.PDCA循环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并发接触性皮炎患者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7):241-243.

[5]  范敏.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5):845-847.

[6]  汪春芳.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消化内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9):1729.

[7]  邹海丽.PDCA循环管理法在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6):1108-1109.

[8]  祝菁.PDCA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14):193-194.

[9]  张咏梅.PDCA在医院消化内科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J].医药前沿,2018(6):348-350.

(收稿日期:2018-11-01)

猜你喜欢

PICC置管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