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米薛”书法交往

2019-06-01谢少苑

书画世界 2019年12期

谢少苑

内容提要:在北宋书史上,有“米薛”之称的米芾和薛绍彭是莫逆之交。二者的交往主要围绕书法展开,主要体现在内容丰富的唱和诗文以及趣味相投的鉴藏往来上。本文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梳理,既可让我们看到两人友谊的发展脉络,更能了解二者对书法各方面的看法以及对彼此在鉴藏方面的认同,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二者的书法思想描绘了一个清晰的交往背景。

关键词:“米薛”;唱和诗文;鉴赏往来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是北宋书画家、鉴藏家。薛绍彭(?-1109?)[1]606,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别署河东三凤后人,是北宋书法家,薛绍彭不仅在书画上收藏丰富,拥有著名的《定武兰亭》,刻有《清閟堂帖》,而且是一位出色的鉴赏家。薛绍彭称呼米芾为“米老”,米芾则称薛绍彭为“薛老”,“世言米薛或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2]971,可见两人关系密切。

“米薛”二人于元祜六年(1091),在京城汴京相遇,开始了两人一生的交往。从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元祜三年(1088),担任陕西承事郎勾当上清太平宫兼兵马监押[3]的薛绍彭,秩满归京。而在元祜六年,从润州州学教授解任的米芾,赴京谒权贵,东归后又赴京。同年,米芾写下《箧中帖》,帖云:“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第一次提到薛绍彭①[1]l57,薛绍彭也是大约在此年[4]写下《元章召饭帖》,其中云“元章召饭,吾人可同行否”[5]333,第一次提到米芾。可见元祜六年的汴京相遇,拉开两人一生交往的序幕。

“以书画情好相同”[2]971的“米薛”,在此后的交往中,主要围绕书法方面进行讨论,体现在内容丰富的唱和诗文和收藏鉴赏的往来中。

一、内容丰富的唱和诗文

“米薛”的唱和诗文内容丰富,包括对书帖收藏价值、书家品评、书写用字、书用材料等各方面的探讨。

首先,“米薛”唱和诗中,多涉及两人对书帖收藏价值的探讨。米芾提到“薛书来云,购得钱氏王帖。余答以李公炤家‘二王以前帖,宜倾囊购取”,并寄诗云:“二王之前有高古,有志欲购亡高赀。殷勤分治薛绍彭,散金购取重跋题。”薛氏和云:“即今未必无褚獠,宁馨动俗干金赀。古囊织襟可复得,白玉为躞黄金题。盖谓弟子索重价难购也。”[2]973薛绍彭一收到王帖即写信告知米芾,米芾也回应“二王”以前帖应重金购买。对此,薛绍彭也表示赞同,甚至认为王帖的价值并非重金便可购取,可见两人对书帖收藏价值的重视。

其次,也有关于对书家品评的内容。比如米芾曾写诗给薛绍彭:“欧怪褚妍不自持,犹能半蹈古人规。公权丑怪恶札祖,从兹古法荡无疑。张颠与柳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怀素猖獠小解事,仅趋平旦如盲医。可怜智永砚空臼,去本一步呈千嗤。”诗中酣畅淋漓地将自己对隋唐书家的看法一一罗列,从智永、欧阳询、张旭、怀素到柳公权,皆有所品评。薛绍彭对此和云:“圣草神踪手自持,心潜模范识前规……世间无论有晋魏,几人解得真唐隋。文皇鉴定号得士,河南精识能穷微。”[2]973也是将自己对前代书法成就和书家的看法表达出来,与米芾一起讨论。

再次,“米薛”彼此也会讨论用字问题。《书史》云:“薛书来论晋帖误用字,芾因作诗云:‘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2]973薛绍彭就字的误用向米芾请教,而米芾也趁机表达自己对于用字问题的态度。从这种细节的探讨可见两人对书法之用心。

最后,“米薛”的唱和诗中也常就书写材料进行交流。米芾提到“余尝硾越竹,光滑如金版,在油拳上,短截作轴,入笈番覆,一日数十张学书”,并作诗寄薛绍彭,云:“越筠万杵如金版,安用杭油与池茧。高压巴郡乌丝栏,平欺泽國清华练。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砚。图书满室翰墨香,刘薛何时眼中见。”薛绍彭和云:“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2]973米芾认为越竹纸光滑好用,便写信告知薛绍彭,而薛绍彭也回应纸的确莹滑好用,且能细分墨的浓淡,可替代素绢练习。由此可见两人对书写材料也极为重视,多有交流。

从唱和诗丰富的内容可见两人在书法方面无话不谈,在探讨中建立友谊,也互相影响彼此对书法的见解。

二、趣味相投的鉴藏往来

“米薛”二人是北宋时期有名的书画鉴赏家,经常利用饭局等各种场合进行书画鉴赏。比如薛绍彭在《元章召饭帖》中提到米芾召饭,自己便一边“偶得密云小龙团,当携往试之”,一边将“晋帖不惜俱行”,且米芾“若欲得黄筌《雀竹》,甚不敢吝”[5]333。由此可见“米薛”在品尝佳肴的同时,也鉴赏着魏晋书帖和其他画作。薛绍彭在《昨日帖》中也说:“昨日得米老书,云欲来早率吾人过天宁素饭,饭罢同阅古书。”[5]333米芾邀请薛绍彭一起前往天宁寺吃素饭,饭后一起鉴赏古书画。可见,“米薛”二人常利用饭局等场合共同鉴赏古书画,在这样的共同鉴赏活动中慢慢地提升彼此的鉴赏能力,也会彼此交换藏品。

在鉴赏过程中,“米薛”对彼此的鉴赏能力颇为认可。首先,从两人对彼此的评价中可见。薛绍彭称米芾“当时鉴目独子著”[2]973,认为当时的鉴赏家中米芾能力最高;而在米芾看来,薛绍彭“以书画还往,出处必因,每以鉴定相高,得失评较”,即是对薛绍彭能准确指出书画的出处且能评价作品高低的能力表示赞赏,甚至感叹“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2]973,认为只有薛绍彭能与其共话书画,可见对其鉴赏能力的肯定。其次,从米芾邀请薛绍彭为自己的收藏品题跋一事也可见。米芾用“百五十干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6]202后,请薛绍彭等人为此帖鉴赏且题跋。薛绍彭不吝笔墨,先后写下两首诗赞此帖,第一首为“宝晋不空来夜光,沧浪一濯聊治荒。至宝无价谁低昂,怀充押尾开元章。楷字不见褚影行,永和岁月今茫茫。传至太平随世长,金题玉躞重珍藏”[6]68。第二首为“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摧破羌。声驰江左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妙用作意驱俊铓,惊鸿乍起游龙翔。仁祖无奕乌衣郎,挂名篇末流遗芳。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投视此真印章”[6]69。薛绍彭在诗中对《王略帖》的价值高度肯定,认为其“至宝无价”,展现出魏晋书法的面貌,并认为此帖对右军书法的流传功不可没,收藏价值极高,肯定米芾的眼光,称其是继鉴赏专家南朝梁唐怀充之后又一位鉴赏高手。可见,米芾请薛绍彭题跋,是对其鉴赏能力的认可,而薛绍彭对帖的高度赞赏也是对米芾能力的认可。

在收藏方面,“米薛”也多有来往,一方面收藏彼此的藏品多样化,另一方面收藏方式也多样化。

先看第一方面。薛绍彭对米芾藏品的收藏有砚台、书帖等,如薛绍彭从米芾处得到米芾心爱的砚台,米芾在《研山图记》提到“吾斋砚山,被道祖易去”,对此米芾还深感痛心,“此石一入渠手,不得再见,每同交友往观,亦不出视,绍彭公真忍人也。予今笔想成图,仿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当不复泯矣”[6]191。另外还有书帖,米芾《书史》提到“王仲修收唐湖州刺史杨汉公书,有钟法,与襄州罗让能书碑同。余家亦收一幅,后题‘会昌年临写钟表,今易归薛绍彭家”[2]973,“智永临右军五幅,获于吴郡……因托薛绍彭书《考妣会稽公、襄阳丹阳二太夫人告》,贽为润笔”[2]973。由此可见,薛绍彭从米芾处得到的书帖就有《唐湖州刺史杨汉公书》《智永临右军(五幅)》等帖。而米芾从薛绍彭处收藏到的藏品,书画皆有。薛绍彭曾提到“余家舊有花下一金盆,旁一鹁鸠,谓之‘金盆鹁鸠者是已。顷在都城,为元章借去,久不肯归”[7]256,可见米芾曾收过薛绍彭收藏的画作《金盆鹁鸠帖》,米芾《书史》提到“唐人摹右军《丙舍帖》,暮年书,在吕文靖丞相家淑问处,《法书要录》载是临钟繇帖,薛绍彭摹得两本,一以见赠”[2]972,由此可见米芾曾从薛绍彭处得到唐人摹右军《丙舍帖》等,可见两人收藏彼此的藏品多样化。

再看第二方面。“米薛”在收藏彼此藏品的方式上多样化。有借阅,如米芾得到的《金盆鹁鸠帖》,其实是从薛绍彭处借阅。薛绍彭曾提到“余家旧有花下一金盆,旁一鹁鸠,谓之‘金盆鹁鸠者是已。顷在都城,为元章借去,久不肯归”[7]256,这种行为很符合米芾抢夺他人藏品却不归还的作风。有交换,如薛绍彭所得砚台即是从米芾处交换而来,米芾说到“吾斋砚山,被道祖易去”。再有是作品作为润笔费给对方,如薛绍彭得到的《智永临右军(五幅)》,是米氏“因托薛绍彭书《考妣会稽公、襄阳丹阳二太夫人告》,贽为润笔”[2]973。最后还有赠送,如米芾得到的《丙舍帖》,是“薛绍彭摹得两本,一以见赠”[2]972。

从“米薛”对彼此鉴赏能力的肯定和收藏彼此藏品的多样化,可见二者交往的频繁和关系的密切。也正是这种趣味相投的鉴藏往来使得两人在书法上影响至深。

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可知,不管是从唱和诗歌还是从书画收藏鉴赏的往来,都可见两人对书法领域有共同的爱好和见解,也影响彼此对书法的认识,为了解二者书学思想提供一个清晰的书法交往背景。事实上,两人更多是通过书信往来保持联系。米芾在京城只待了两年,于元祜八年(1093)离京到雍丘(今河南杞县)任县令,后又辗转多地,于绍圣四年(1097)赴涟水任军使;而薛绍彭于元符二年( 1099)②[1]606,以承事郎出为梓州路(在今四川)提举常平官。故两人真正在一起切磋书法的时间不多,却能坚持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特别是米芾在涟水任职期间,常与薛绍彭书信往来,更可见两人友谊的深厚。以至薛绍彭在听到米芾过世后,不经感慨万千,“闻元章已下世,大可痛惜”[7]256,于不久后也离开人世。

注释

①曹宝麟《米芾(箧中帖)考》认为此帖为米芾元祐六年在汴京所书,也是最早提及薛绍彭的一次。

②曹宝麟提及米芾《吾友帖》应是写给薛绍彭的。

参考文献

[1]曹宝麟.抱瓮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米芾.书史[G]//《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九[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1.

[4]曹宝麟.薛绍彭作品考释[J].中国书法,2015(268):98.

[5]安岐.圣缘汇观[G]//《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书画全书:卷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6]水赉佑.米芾书法史料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71岳珂.宝真斋法书赞[G]//《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书画全书:卷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