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

2019-05-23薛琼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经济效益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其次从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与融资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打造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金融机构独立性这五方面,提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策略,希望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有效参考,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金融市场;风险防范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经济潮流下,金融企业也加快步伐,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金融业力量薄弱,市场风险较大,部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容易受金融波动影响,出现财务安全隐患,针对此类情况,我国企业必须认清金融经济效益实质,采用策略预防风险发生。

一、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

1.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协同效应

企业与金融的结合体即企业金融,其可辐射社会发展动态,产出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企业金融具有显著作用,其与金融机构合作会壮大自身实力与规模,朝集团产融结合方向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影响,也能够不断发展状大,提升经济实力,抵御市场风险。另外,企业金融的实现对银行发展也有积极影响,企业金融结合后,金融部门可与其他业务部门互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全面考虑企业品牌、资金、人力等关系,节约成本,分散市场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可见企业金融在实现协同效应,达成互利双赢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2.利于提升业绩,完善市场结构

金融机构与实体资本结合可以为机构内部注入资金,提高经营活力与实际业绩,抵抗风险,并且多元化的投资行为也可促使机构完善法人治理,产权结构,对金融机构日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随着企业金融的发展,行业内的准入限制也逐步开放,国家大力支持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结构表明金融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完善,实体产业资本的加入更促使服务范围增大,助于企业金融实现经济效益,得到持续发展。

二、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面临的风险分析

1.企业金融风险

现阶段,国内金融行业正在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市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容易出现风险波动。因此企业若想得到持久发展,需要对经济效益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从自身角度看,部分企业不具备多元化经济条件,却实行多元化经济模式,将大量资金分散投入各类行业,会对核心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企业出现业务不精、业务分散等问题,最终影响口碑及影响力。同时,多元化经营模式具备较高风险,尤其对企业监管工作与专业技术工作要求高,一旦企业盲目投资,大力发展金融投资业务,则可能加大自身运营风险,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另外,因为金融行业高负债资本的特点,企业金融的建立也会加大企业与金融间的联系,金融机构注入资金会致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容易导致企业利益损失甚至破产。

2.金融市场风险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多数为实体产业,企业若朝金融化方向发展,势必要加强与金融机构间的联系。然而市场内部存在企业与机构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导致关联隐藏风险提升。例如,部分金融机构为企业进行无条件贷款,此类不正当交易关系会干扰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金融健康持久发展。加之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会进一步为企业金融带来安全隐患。

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策略

企业金融既有正面经济效益,也有负面安全风险,相关企业在金融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联合我国国情及金融市场实际情况,根据风险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与市场融资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也面临改革,为了给企业金融提供良好环境,国家应该健全直接融资市场体系,注重间接融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拓充资金渠道,从而满足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降低企业金融的盲目性。另外,国家还应当完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对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严格把关,鼓励更多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从根本源头提升资本主体质量,降低市场金融的负面影响,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环境的风险抵御能力。为此,国家需要强化金融股东审查资格,监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企业资本发展态势、经营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做好实体企业审查工作,从而为企业金融质量提升带来保障。

2.建全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为应对金融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国家需要对金融机构内部进行管理约束,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机构监事、董事具有独立性,有效执行工作并相互制衡监督。例如,可以建立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将股东分为非控股与控股两大类,并完善表决制度,避免股东滥用权力,对金融机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设定适用范围与表决比例,提升非控股股东的话语权,达成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这即可实现内部的约束与监督,最大程度促进金融机构决策的公平性。

3.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是企业金融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之一,其符合金融机构市场管理原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出现异化行为,这需要相关部门公开企业经营的各项指标,披露信息内容,对市场内部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在披露指标制定方面,要考虑企业发展速度、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等多项信息,尤其要注意企业是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防控战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区别管理。另外,金融企业内部也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可以建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国际权威人员,制定全面的决策机制与对外控制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员工调动、政策出台、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商议,从而提高企业金融决策的科学性。

4.建立监管信息系统

进行企业金融风险防范还需建立健全信息监管系统,对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国家监管部门应当承担义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金融环境,对于不正当交易要加强惩罚,避免出现暗箱交易等交易行为。还要引进科学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及时监督金融领域的问题,密切关注企业金融发展态势,根据系统信息对企业金融决策进行有效判断。一旦监管部门发现企业不符合资格,应及时提出预警,防止其进入金融市场。而对于符合资格的企业,监管部门应在其进入行业内部后,根据系统信息及时了解企业金融布局情况,并对相关联系人进行识别,掌控最终控制人的能力及决策影响力,从而对企业交易水平及规模进行科学判断,侦查风险。

5.提高企业金融机构独立性

现如今,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企业自身需求,国家需从金融市场与企业两方面努力,加强企业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具体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条例,在其中明文规定企业面临金融风险时应具备的能力与要求,提升企业独立性。另外,企业也应明确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以战略性的眼光看待领域内的金融机构,重视企业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做好财务分析与资金评估,避免陷入经营困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金融化进程虽然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自身成长速度,但也具备潜在风险。因此国家及企业需要重视金融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加大监管力度,采用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环境,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浩然.中小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150-152.

[2]肖翔,姜钰羡,程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合作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9(01):4-16.

[3]邱时雅.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1):57-58.

作者简介:薛琼(1981.02- ),女,上海人,本科,中級统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