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国有企业监管中的审计功能思考

2019-05-23吴宁宁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审计监管国有企业

摘 要: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运行中比较核心的环节,其对于国有企业安全高效发展至关重要,成为国企监管中比较不容忽视的关键手段。在未来国企监管工作中,为了更好提升审计工作的落实价值,必然需要首先明确基本审计功能要求,进而采取多方面举措提升其应用效益。本文就围绕着国企监管中审计功能的发挥首先介绍了基本功能作用表现,然后又具体从预防性功能、揭示性功能的发挥以及审计水平的提升入手进行了探讨,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管;审计;功能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国有企业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竞争压力的增大同样也容易造成国有企业内部出现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也就需要切实加大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控制力度,确保国有企业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高效有序发展。结合国有企业监管工作的落实,审计是比较关键的一类手段,审计功能的实现可以更好维系国企监管效果,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更为规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审计工作可以实现较好预防和揭示,该方面的研究也就必然表现出了较强作用价值。

一、国有企业监管中审计功能表现分析

1.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保障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有序性,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其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助于国有企业达到相应目标。基于该方面的需求,国有企业监管工作中审计也就可以发挥出相应维系作用,有助于结合国有各项宏观政策予以贯彻落实,进而对于国家发展以及国有企业自身都存在较强积极作用。

因为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国有企业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状况同样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经济产业,如果相应国有企业无法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必然也就很可能对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威胁,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下形成较为明显的隐患。当然,国有企业自身如果能够及时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有效调整,必然同样也可以取得理想发展成效,同时也可以较好规避自身面临的严重处罚。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在国家宏观政策落实方面的功能效益比较突出,应该引起国有企业高度重视。

2.监督财务收支状况

国有企业监管中审计工作的落实还能够在国有企业自身财务收支状况监督审查方面发挥较强作用价值,这也是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一个必要功能表现。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收支状况是比较关键的指标,不仅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自身利益,同样也和国有资产存在直接联系,应该确保其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基于此,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落实可以要求相关财务部门及时呈报相关财务收支状况指标,针对具体内容进行重点审查分析,如此也就必然可以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确保国有企业发展更为稳定高效。

当然,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在这种财务收支状况监督方面的落实往往还可以发挥反腐倡廉作用,有助于针对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及时发现,揭露各个违规责任人,最终确保国有企业经济层面的运转更为规范准确。基于此,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功能效益比较突出,其在实现经济指标监管的同时,还可以较好实现国有企业利益冲突的有效解决,维系国有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该项工作理应得到高度重视。

3.揭示国有企业体制问题

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开展中,其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功能还表现在国有企业体制方面,通过审计可以了解目前国有企业在运行中存在的体制缺陷和障碍,最终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优化提供参考。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依然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自身矛盾依然比较多,相关制度方面并不是特别健全,在国有企业整体运行发展中必然也存在着较多的阻碍因素,甚至有可能诱发较为严重的矛盾冲突。

基于此,在国有企业监管工作中加大对于审计工作的关注度,利用审计工作提升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审查效果,分析明确国有企业运行中存在的明显体制缺陷,促使其能够在结构调整中具备更为明确的方向。比如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明显权力制约不当现象,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必然可以直接发现,并且围绕着国家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进行不断改进,为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创设较为理想的体制条件。

二、国有企业监管中如何发挥审计功能

1.发挥审计的预防性功能

在国有企业监管中加大对于审计工作的关注度是比较核心的内容,审计工作功能价值的呈现需要首先把握好预防性功能,以防为主,尽量降低国有企业发展运行中出现风险问题的几率。基于此,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落实中需要首先明确自身在国有企业利益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清晰意识到如何确保国有企业运行发展的安全性,相关国有企业审计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可以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予以及时明确,如此也就必然可以更好提升审计工作的风险预防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预防性功能,未来应该注重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以国有企业自身运营发展状况为出发点,更好明确各类风险隐患威胁,如此也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防范控制。这种审计的预防性功能不仅仅对于国有企业整体运营管理具备较强风险发现效果,还可以更好深入国有企业运营的各个细节,了解国有企业相关运营环节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此也就必然可以更好提升国有企业运营发展效果。

2.发挥审计的揭示性功能

对于国有企业监管中审计工作的落实,其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揭示性功能的发挥,促使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可以更好实现对于自身各类问题的及时披露,如此也就可以较好实现相关风险问题的规避,最终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利益的保护。当然,这种揭示性功能的发挥同樣也需要关注到多个层面的内容,比如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围绕着国有企业相关政策的落实状况进行详细审查分析,了解其贯彻落实状况,对于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或者是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予以及时揭示;其次,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国有企业具体运行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相应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明显障碍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障碍问题的具体表现,如此也就必然可以更好提升对于制度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在后续进行改制处理;另外,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揭示作用往往还表现在违规违法行为上,针对国有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明显异常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是否存在经济犯罪或者是决策性失误问题,如此也就可以针对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形成有效威慑;最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揭示性功能还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或者是国家信息泄露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该方面威胁予以有效揭示,最终同样也可以较好提升审计功能效益。

3.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为了更好提升国有企业监管中审计工作的落实功能价值,往往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审计工作自身水平的提升进行优化控制,最终保障审计工作可以更好服务于国有企业。结合这种审计工作进行分析,首先应该促使国有企业相关审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如此才能够在审计工作开展中投入更高的精力,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被支持力度,争取赢得国有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充分配合,降低自身发展中存在的明显阻碍因素;另外,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大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了解当前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要求,确保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和胜任力,降低自身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明显偏差和疏忽几率,切实保障审计工作功能实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监管中审计工作的落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为了更好提升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落实功能,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应该实现的基本功能,进而切实从预防性功能以及揭示性功能入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最终确保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落实。

参考文献:

[1]石静萍.如何发挥国企监管中的审计功能思考[J].经贸实践,2019(01):148.

[2]李凌.地方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4):68-69.

[3]张建平,张嵩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家审计在国企改革中的“免疫”作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8(23):55-57.

[4]渠艺.国企审计强化措施和审计方法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8(34):126-127.

作者简介:吴宁宁(1985.11-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乐陵市,职称:注册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务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监管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