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23李敬珠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资管理小企业问题解决

摘 要:融资管理对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进行重点关注与探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小企业融资情况的现状,探究了当前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管理;问题解决

引言:现阶段,小企业的创设流程变得更加简单。但是,站在现实的角度上来看,资本问题依旧限制着小企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对小企业融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小企业寻找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稳定性较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并存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数量更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更大,其产值也占据了一半。可以说,中小企业突显出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比较来说,我国的小企业在管理水平、生产技术、企业价值等方面都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特别是在融资渠道与融资管理这些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相比于其他规模形态的企业来说,小企业独特的企业规模形态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占据着较大的优势,虽然投资较少,但是灵活性更强、资金周转的速度更快,这也显示出了融资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小企业来说,融资管理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了保障,其不仅能够弥补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缺口需求,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需求。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融资管理,能够推动小企业的“起死回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二、小企业融资情况的现状分析

第一,银行贷款方面。银行贷款由于程序相对复杂,所以贷款的周期更长,对于小企业来说,这种方式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所以,就安全角度来说,银行贷款并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十分容易造成企业倒闭。

第二,信用评级方面。目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小企业没有参与过具体的资金评级。其中,约有九成以上的小企业通过银行等专业机构完成信用评定,其余的小企业使用了国内非银行的专业评定机构完成了信用的整体测评。

第三,融资渠道方面。对于小企业来说,主要的融资渠道有两种,即内部融资渠道与外部融资渠道。在内部融资渠道中,主要有企业的自有资金、员工集资等;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有非银行机构投资、银行贷款等等。

第四,民间资本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民间资本的使用较为常见,但是其成本较高,风险也更大。

三、当前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以合伙人模式、家族模式等为主,性质为私营、个体。在資产管理方面,更多地使用了家族化管理方法或是集权管理方法,在资金的拨付、筹资、投资等方面,审批及运营都依照企业高管的实践经验来完成,并没有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本运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并没有形成参与机制,导致了企业职能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站在小企业管理制度的方面来看,其管理制度基本属于“专权”。也就是说,即使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企业高层管理者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有的损失通常由员工来承担,最终导致员工失业或是企业倒闭。在这样的方式下,小企业无法形成以“职能-责任”为基础的发展形式。

另外,在小企业中普遍没有建立融资管理的专项管理部门,多数财务管理工作由家族内部人员、1-2名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且通常仅管理企业的运营账目,并不参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所以,财务管理也普遍由高层管理者掌握,专业程度较低,无法实践科学的融资管理。可以说,财务管理专业程度不足、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现阶段我国小企业的融资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

2.小企业中融资管理人才的不足

目前,对于我国的小企业来说,融资管理人才的缺乏是一项致命的问题。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之外,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更多考量了亲缘关系,并不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实际的参与机会以及意见通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企业融资管理的专业程度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现阶段下企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融资管理渠道方面,小企业难以建立起以人才为路径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同时,站在小企业的经营模式角度看,在该模式下很容易发生专业融资管理人员难以融入的情况。一些资金充足的小企业虽然引入了职业经理人,但是受到专营式资金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人才的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我国小企业融资管理人才的不足,需要在其经营方面、企业文化、技术层面、品牌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来进行解决。

3.缺乏信用资源的积累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信托责任是核心特质。站在商业信用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小企业不具备相应的规模,所以并没有形成更为专业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融资对象来说,其商业信用不足。小企业在实际的资金运营管理中,由于基于亲缘关系建立起的生产原料来源网络,不仅存在赊销的现象,还有赊购的情况。但是,赊销以及赊购会导致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概率明显提升。基于这样的资金运营管理模式,大多数小企业无法有效地展开信用资源的积累。

对于小企业来说,其商业信用的建立与升级,更多来源于商业合作、生意伙伴等单线的路径。在固定资产的转化融资方面,利用小额度融资渠道逐步完成信用积累的方案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小企业无法结合融资管理的专业知识,实现分期式的融资。总体来说,相比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的信用资源积累不足、信用等级更低,导致了在商业领域内小企业的信用程度较低问题的产生。

四、优化小企业融资管理工作的对策探究

1.完善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发现,企业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小企业融资能力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需要从资金内控、信用管理、资产管理、制度标准等多个方面对小企业的制度进行完善,优化小企业的融资管理,实现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

其中,在小企业资金内控的完善方面,应当依照我国现行的预算制方法,对于预算中所有的项目进行细化,降低由于笼统项而造成的企业资金细致性、对应性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小企业日常收支的管理,确保所有的资金收支情况都全面而详细地列入预算表中。在信用管理方面,小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市场导向,重点强调依托责任,提升企业及高层领导对信用观念的理解程度。要将信用观念融入生产中,最终落实到管理层。例如,当小企业完成融资或是贷款后,要严格依照合同中的具体要求,按期展开债务的偿还,如期缴纳本金、利息以及税款等。在这样的方式下,小企业能够通过小额融资逐步实现信用积累,提高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级,提升融资额度。同时,也可以设置信用管理机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信用管理方案,逐渐提升小企业的信用,降低融资中的信用成本。

在小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面,要重点保障企业中的流动资金,降低资金占用率。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流动资产以及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展开调整,结合货币资金内控制度的建立,实现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升小企业的获得能力。在制度标准建立方面,可以在融资、内部积累以及资金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可以在融资活动中引入市场导向,形成风险、成本、效益以及法治等观念。相关工作人员要重点加强企业融资风险的管理,通过财务专门化管理,提升杠杆意识,优化小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降低成本投入。

另外,还可以通过利润分配政策的建立,满足小企业应对突发性情況的资金需求。例如,可以通过折旧基金、税后利润补充等的增加,提升小企业的经营资金运用与补充能力。同时,小企业还要落实“专人专管”,对融资展开专款专用形式的管理。要增加融资管理人才的引入与培训,提升小企业融资管理的能力。

2.扩展融资形式,实现多元化的融资管理

对于小企业来说,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融资形式进行扩展,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互联网融资、典当融资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完成融资形式的扩充,促进小企业形成多元化的融资管理。

现阶段,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的融资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于小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融资的便利性,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当前,互联网融资的形式较为新颖,实现的路径也相对较多。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众筹、基金申请、阿里小额贷款等方式完成互联网融资。但是,这种融资方式要求小企业能够提供具体的发展方案,在技术、方案、预算等方面都有着细致的规划与准备。

在典当融资中,主要使用了抵押的方式,利用实物所有权转移完成融资。对于小企业来说,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信用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可以使用典当融资的方式解决项目资金、运营资金的缺乏问题。典当融资能够让小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不动产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且实践更加容易。但是,在实际的典当融资前,小企业需要对典当物品的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避免遭受“压价”而增加融资成本,且要通过正规的合同签订完成融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我国的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对信用、固定资产等的应用理念,所以对融资租赁的方式较为陌生。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融资租赁使用了物品完成融资,本质上来说,使用了信用实现融资。从实质上来说,融资租赁了类似于“借物还钱”的模式。在该种融资方式下,小企业需要对租金分期支付额进行了解,同时全面评估先进水平。承租人与出租人要签订合同,降低了承租人的还款压力。在小企业的发展起始阶段,由于资本承接与应用能力的缺乏,融资租赁的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也降低了折旧风险。

3.积极推动专业化改革,提高融资效率

小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制度等层面实现融资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小企业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展开专业进修,针对工商管理以及企业治理进行改革。在确定融资方式后,必须要对融资实践进行专业管理,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的风险。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各项制度进行规范,并降低亲缘关系在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力,推动企业向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改革。同时,要积极吸收融资管理的专业人才,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最大程度发挥出融资的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地位得到了突显。通过完善企业制度、扩展融资形式、积极推动专业化改革,拓展了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提高了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能力,规范了小企业融资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4):12-14.

[2]张洪铭.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15):129-130.

[3]熊艳芳.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7(04):108-109.

[4]邱宜干.浅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1(32):148-149.

作者简介:李敬珠(1969- ),女,汉族,籍贯:广东乐昌,单位:中共乐昌市委党校,研究方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

猜你喜欢

融资管理小企业问题解决
大型钢铁集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融资管理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策略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浅论小企业会计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