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2019-05-23侯仕秀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创新

侯仕秀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事业和社团等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也随之发生变革。本文从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出发,系统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大数据模式成为企事业和社团等单位发展中的主流因素,越来越频繁地被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应用。大数据中一些技术与思维模式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调整,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企事业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水平,为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因此,企事业单位若想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必须从大数据入手,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度,充分利用人才竞争优势。

一、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1.大数据概念与价值

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云计算的推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即指当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范围搜集、整理、分析数据时,是否能够借助新模式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所得信息更加多样化。大数据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具体包括: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数据信息量价值高、数据准确度高以及数据处理的速度快。这五种特点使大数据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军事、政治等许多领域。在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五项优势,推动本单位进一步发展。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第一,原始数据。大数据技术是在保存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数据最典型的特点是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行记录,数据属于第一手材料,其价值也体现在这一方面。第二,纠正失误。伴随数字化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日常行为也开始向虚拟化与数字化方向演变,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若需要对某些动作与行为进行转变与调整,只需找出失误的数据即可进行调整与纠错。第三,科学预测。大数据可以记录人类的生产生活,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数据演变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推导出人类未来行为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在实际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2.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指在单位发展目标下,对本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系统化地管理,包括:单位员工招聘、培训与考核、绩效等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本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工作潜力,促进本单位更好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各单位制定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判断,这其中可以采取适当的现代化方式,合理、公正地选取、开发优秀员工。

二、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管理人员观念落后

大数据技术虽然给单位管理带来许多便利,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与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创新,如果在单位内部依然实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人力资源的改革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做主导,因此,管理人员关于大数据技术观念能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状况。如果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传统模式更为看重,这些管理者在具体实施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会遵循传统思维,难以对本单位管理保持创新,这就造成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受阻,不利于其快速发展。

2.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进步、科技的创新也不断推动着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对于单位员工所具备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更高。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当前时代下,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些专业知识还需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挑选与培养。就目前来说,我国许多企事业单位和社团都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再加上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一直很高,这就成为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道路上一项重要的挑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这方面问题需予以重视,合情合理地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1.加强数据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壮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在企事业单位内逐渐培养一批新型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制定灵活可靠的政策来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也需要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争取做到既可以对广大普通单位职工普及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知识,又要培养职工制定行动计划的能力、准确迅速的行动能力以及评估数据价值的基本能力。数据技术专业人才需要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专业、系统的数据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業务水准与能力。

2.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我国大部分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员工的激励措施主要是依靠物质方面的奖励,虽然物质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效果,但只靠物质奖励难以真正提高本单位的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管理者还要注重对于员工在精神方面的激励作用,能够给予员工应有的重视与承诺保障,这样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发挥更多潜力,并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此外,还要通过对于企事业单位文化的宣传提升,员工对本单位的认同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与道德感,员工的职业精神素养是所有单位能够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四、结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创新思维与模式,但怎样利用大数据平台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尽量削减成本、保障信息安全依然是大数据技术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博,顾双.基于大数据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人资社科,2018(1):216-217.

[2]王欢.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创新与挑战[J].事业单位管理,2017(4):89-90.

[3]高艳,白娜.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综述[J].管理学,2017(6):53-58.

[4]和云,安星,薛竞.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63):26-32.

[5]孟雷,赵兴伟,庞锋,等.人力资源管理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

[6]李欣.大数据时代下的员工离职倾向分析与预警[J].经营管理者,2016(19).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创新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