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个“准”定量分析

2019-05-23雍天荣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贸港阻力权重

摘 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仅对海南本地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一次调整。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动力和阻力上进行一个近似的量化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考框架,动力与阻力差值决定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速度和将来的走向。其中对于阻力f中最大隐忧因素的提出,是想提醒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必须留下接口。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定量分析

海南自贸港(区),自从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被提出以来,瞬间受到政界、学界极大的关注。学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自贸区与自贸港的区别、以及自贸港建设的途径等方面(包括政策的预研和配套措施的建议)。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第一个自贸港,其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的,我国对此特别重视,海南自贸港从一诞生开始就具有“第一+特性”的双重性,可这个双重属性增加了对其构想的难度,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甚至可以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是一个典型的盲区,学者们都在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内对于未来的海南自贸港描画出各式各样的“草图”,以供决策层参考或供普通市民端详。但从笔者看到的资料上或参加过的各类论坛、会议上,没有学者也没有官员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海南自贸港未来的走向,这或者源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分析)或者源于其价值观(不愿分析),因此从定量角度分析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动力以及未来走向就很有必要,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说它是一个准定量分析,这是因为发展海南自贸港是社会活动,掺杂了较大的感情、意志、情绪等成分,参数的取值就难以精准。

一、变量的引入及模型的构建

概括来说,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无外乎取决于两种因素:动力和阻力。首先我们引入海南自贸港的第一个变量:动力F,它表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各种推动力的总和,在这里暂不考虑各种力量的方向(即夹角),假设它们之间只是呈一条直线的话,它则是各种分动力( 1、 2、…… n, 1> 2>…… n)的加权平均。我们设各对应动力的权重为 1、 2、…… n, 1> 2>…… n且 1+ 2+…… n=1,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最应关注的量是 1及其权重的乘积,因为不仅因为它自身的数值最大且权重也为最大。最后一个动力 n可以趋近于0,但不等于0,等于0没有必要考虑引入了。因为 n>0,因此F的取值范围也在(0,+∞)。其次,我们要引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阻力,这里我们用f来表示,同样地,它也是各种阻力之和,我们也假设有n个阻力( 1、 2、…… n,且 1> 2>…… n),赋予的权重也是 1、 2、…… n, 1> 2>…… n且 1+ 2+…… n=1。至此,我们可以引入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动(阻)力的简易模型了:

二、模型的分析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左边F与f都是一定的,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也是一定的,则a(加速度、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F与f的差值大小。要想增加a正向值( ),只有减少m的值,m的极大值就是在海南全陆地范围①(约3.5万平方公里)遍地开花,处处都是自贸港,m就达到极限。在动力一定的情况,a值(就是发展速度)会是变小的。要想增大a值,只能在减小海南自贸港的体量值m——即改变处处开花的发展模式,而是选择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先行铺开运行,这样短时间内也可以见到自贸港政策初步成果。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面积如此庞大的自贸港,这对建设者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体量与速度二者难以兼得。在m确定的情况下,要想增大a值,则必须使F-f达到最大,在F一定的情况下必须使f最小化,(但f的合力组成成分中,有些因素不可靠控,政府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当这些阻力是来自外界的时候)。因此摆着所有人面前的任务就是要使F-f达到最大。这比让m变小难得多。关于动力F的分析:如果其各分动力之间存在夹角,那么F有可能为0或者负数,但是在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下,这种情况基本不予考虑,只考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数值与权重都为最大的F1,目前F1从主体上可以具体分解为执政者的意志F1'与能力F1''(F1''再细分为执政者的财力与政策力,后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执行力),从发力的层次上可以分为F1z、F1d亦即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能力。从海南历史发展纵向上比较,海南自贸港的 1 1肯定比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力量大得多,这反应在最高决策层的意志上面。而中国政治力量的传递机制会使政治力呈现递增(层层加码)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绝对会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走得更远,效果也会更明显些,这毋庸置疑。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充满信心的原因。动力中最小因素Fn,这指的是海南岛外、中国之内(可以看做海南周边)的居民,他们虽不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抱有较大的热情,但是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对他们的好处也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他们也不会漠不关心,甚至也可能在其中寻找机会。他们动力虽然小但不会为0。动力为0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域外居民”(泛指中国大陆以外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持中性态度的(无所谓),但若受不良舆论的引导或误导,他们也可能把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视为威胁,不希望海南自贸港建设,最消极的是听之任之,冷眼旁观,程度严重一点的可能付出敌对行为(俗称使袢子),此时他们就变成阻力f的组成成分了。

最后来分析一下海南自贸港建设的f及其组成。和分析动力因素不一样,在阻力因素集合中,人们随便就可以罗列出几个来:物质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财力不足②(其实这个更应该是动力而不是阻力)、人才匮乏、相关制度缺乏等,比较困难的是解出它们的权重系数p,在没有同类可供参考的数据条件下,是没法求出各个权重系数的。即使我们收集到自贸港建设的影响因素的各类数据,求出的权重未必对中特色自贸港有多大的参考作用。跳出原有的易见的阻力,还有一个隐形的、容易被忽略的而恰恰又是最大的阻力因素:自贸(区)港的存在条件渐弱。自贸港存在的条件是关税优惠,关税优惠意味着有不同的关税率。在某个区域,当关税均等(一致)了,比如欧盟,自由贸易区(港)的存在价值就不复存在了。2013年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终结了它125年的历史,这是因为汉堡自由港当初唯一的优势就是,货物在进港的时候不用付关税,只有在离港的时候才付关税。当欧盟在建立关税同盟后,就规定了从欧盟各个地区进欧盟的货物(即欧盟内部流转的货物)在一进入欧盟港区时就必须付关税,这也就是说,而只有第三方即欧盟之外的货物在进入汉堡原来的自由港区时是可以享受原先那个关税优惠的,只针对很少一部分货物适用,也就是针对那些非欧盟国家的货物适用。原来汉堡自由港之所以存在的唯一优势没有了,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汉堡自由贸易港的主动关闭,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警示是什么?它是不是意味着一种趋势或揭示了自由贸易港存在的条件呢?推动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当今世界各类贸易纠纷不断,各国打打谈谈,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关税平等,即贸易各方采取一致的关税率。在这种大趋势下,自贸港的优势会越来越弱,但从目前来看,中国要和世界大部分国家(约80%左右)实现“三零”③,估计还得有20年-30年时间,这20年-30年就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黄金时间,海南借力自贸港的建设,可以使海南整体的社会经济水平上升一个台阶。

三、结论与展望

相比之下,模型化的量化分析可以更清晰看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增大F,尽可能减小或规避f。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不能搞海南岛全岛一哄而上的模式,因为体量大势必影响进度a,而应该重点突破,否则的话成效不够明显;在文中,由于能力所限制,不能把F和f各个细分因素一一分析,一是做不到穷尽,二是没法给出权重,而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是最大的遗憾。以后将在另外研究中再深入、再铺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黄金时间为:关税壁垒在80%左右的国家之间尚存。一旦大部分国家之间贸易真正“自由”了,海南自贸港的定位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它或许可能是一个货物集散区和现代服务区。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应该有这种思想准备,为它将来的转型做好必要的准备。对于趋势的隐忧正是本文成文的原动力。

注释:

①关于m的取值,是比较困难的,暂时把海南的总体量当做m,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的是当地人口和區域面积。

②财力因素,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阻力,当财力充足就可以助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当财力不足则变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阻力因素,最关键的是其临界点的求解。

③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各国(地区)贸易边打边谈的最终结果是:关税平等,三零是其中一种形式,也是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绍乐.中国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障碍、任务与对策研究 [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9(V20):p13.

[2]李振福.我国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路径[J].中国船检,2017(12).

[3]于杰娜.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政府投资项目推进策略[J].中国市场,2019(1).

[4]孟广文,等.中国海南:从经济特区到综合复合型自由贸易港的嬗变[J].地理研究,2018(V37N12).

[5]田珍.中国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17(12).

作者简介:雍天荣(1969- ),四川剑阁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宏观经济等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自贸港阻力权重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Explore wild skating on nature
猪猴跳伞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阻力伞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各省舆情热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