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顺差背景下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9-05-23汪萍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摘 要: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背景下,出口与贸易顺差相互作用。文章在国内外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了我国1996年-2015年期间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结果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经济形势越好则出口贸易越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越高,人民币越贬值,出口贸易的规模越大,外汇储备越多外出口总额规模越大。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一、引言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之一,促使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出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出口贸易方面俨然在世界各国之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贸易更上一层楼。尽管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出现了一定的经济紧缩现象,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这也无法阻挡随后我国出口贸易增长趋势,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其在2013年就成为世界货物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其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6208亿美元在12年间增加到2015年的24.58万亿美元增长了39.59倍。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出现不景气现象,但我国最近几年采取了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后,贸易状况有所缓解,出口额还是有所增长,使得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加大。因此,有必要探讨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尤其在持续盈余期间以促进贸易顺差和优化出口结构。

二、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的出口总额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小规模增加到高速增长,进而成为世界出口贸易大国的复杂过程。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在不断变化,出口贸易管理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发生新的改革。

杨波首次选取了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通过对比我国出口贸易与其他几个发达国家的出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创新这一要素直接、正向地影响着我国出口增长的情况,但是只能很小程度影响着与我国比较的其他国家。施炳展基于在国家统计局选取的近10年的年度出口总额数据,把我国出口增长情况分为三个方面,以此种方法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最后的结果显示我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比较低,但是数量却比较多,这样一来对外部需求来说成本自然就很低。再者从增长速度上来看,最快是数量的增长,然后就是广度的增长,所以我国的出口增长就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方向。唐宜红、林发勤采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方法,通过把外部需求这一因素加入进来并建立一个代表性很强的企业出口动态随机局部均衡模型,他们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模型在某一程度上确实解释了我国的出口的增长情况,也通过模型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我国2010年前贸易出口的变化有着规律性,主要呈现着周期性变化的特征,特别是金融危机,这给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带来了一定影响,也给我国出口增长带来不少的压力。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文章选用了关联性比较大的因素。

三、实证研究

1.变量选取

(1)变量设定

选取1996年到2015年的出口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即Y表示出口总额(亿元)。同理,自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用X1来替代、汇率由X2来表示、X3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4代表外汇储备(亿元),然后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初步创建模型:

Y=C+C1*X1+C2*X2+C3*X3+C4*X4+ε

(2)数据来源

本文中1996年-2015年出口总额及其他相关的数据都是从国家统计局2016年金融统计年鉴中选取的,为了保证数据的严谨性,对相关数据进行换算,使得单位一致。

2.最小二乘回归

根据已知的统计数据,估计计量模型参数。为估计模型参数,利用E-views计量工具,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如下模型方程:

Y=-409893.2+0.1233X1+332.3720X2+1334.249X3+0.5835X4

由實证可知,该模型的R2=0.9773, =0.9713。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161.5796,由此可得模型非常显著。可是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回归系数t检验不显著。经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可知模型存在着一定的多重共线性。

3.逐步回归剔除次要影响因素

通过逐步回归剔除次要影响因素来消除多重共线性最后建立三元回归模型。

在log(X1)、log(X2)的基础上,加入log(X3)后的回归模型y=f(x1,x2,x3),log(X3)的经济意义不通过,但回归系数T检验显著;加入log(X4)后回归模型y=f(x1,x2,x4),log(X1)、log(X4)的回归系数经济意义合理且T检验显著,prob(t)都接近于0或等于0。初步确定理想模型为:

LOG(Y)=-21.1445+0.8088LOG(X1)+2.5937LOG(X2)+0.4471LOG(X4)

t=(-3.8466)(3.8535)(4.4095)(4.9958)

R2=0.9943,F=931.4556,prob(F)=0.000000

此模型经济意义是合理的,可决系数为0.9943,与1非常接近,这表明模型对样本拟合优度高;而F统计量为931.4556,其伴随概率为0.000000,这客观地表明了模型整体线性关系显著;其t检验通过了给定的0.05。

4.最终模型的解释

我们根据异方差与自相关检验,都不存在异方差及自相关,因此确定模型为:

LOG(Y)=-21.1445+0.8088LOG(X1)+2.5937LOG(X2)+0.4471LOG(X4)

t=(-3.8466)(3.8535)(4.4095)(4.9958)

R2=0.9943,F=931.4556,prob(F)=0.000000

由所創建的计量经济模型可知,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汇率以及外汇储备。解释变量占总出口的解释能力的99.43%。外汇储备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最主要要素。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三个主成分进行解释。汇率与外汇储备,可以解释为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后,我国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伊始我国就逐步放开了市场经济的限制,通过大量引进外资、扩大出口,与此向外界创造了更加开放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不仅引来了一波波外国公众的注意力,而且也起到了巩固本国的国际形象的作用。它们引起出口总额上涨最主要部分,同时也是直接原因。第一成分国内生产总值对出口贸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国的GDP近几年持续上升,这足以保证出口增长。

四、结论与对策

我们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经济形势越好则出口贸易越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越高,人民币越贬值,出口贸易的规模越大,外汇储备越多外出口总额规模越大。同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出口在不停增长的同时确实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比如我国主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物;在中国自身对外经济的背景下,持续的贸易顺差,出口的扩大会增加更大的剩余情况。因此,对于上述我国在持续顺差下出口贸易方面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法,优化出口布局。我国政府当局可以适当增加进口量,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政策要解决持续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大量积压,从而又引起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加重贸易顺差情况,如此循环往复。

第二,稳住汇率。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汇率政策,采用的是与大多数国家相似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目前现状下,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形势严峻,因此政府只有采用稳定汇率的政策,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敦促其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缓解持续顺差的压力。

第三,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减少贸易顺差的规模,可以进一步减少出口退税,甚至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税等。当然若政府执行以上政策,会给外贸企业造成的一定的出口损失,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补助来弥补其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拓宽外汇储备资金用途,使高额外汇储备规模微减一些。

参考文献:

[1]朱思涵.贸易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商论,2017(07):87-88.

[2]段欣悦.中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8):89-91.

[3]余军良.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贸易波动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13(09):13-16.

[4]张海玲.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汪萍(1994.10- ),女,汉族,安徽黄山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