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文化产品贸易关系分析

2019-05-23汪浩帆黄依薇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汪浩帆 黄依薇

摘 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文化领域进行合作,可以增强相互的认同感,为“一带一路”建设加深民意根基。本文以文化产品贸易为切入点,利用UNCATD统计的2006年-2015年间关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数据,研究中国和东盟文化产品贸易关系及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在工艺品、新媒体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东盟在影视媒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中国出口角度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强于竞争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文化贸易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产品贸易;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ESI指数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快速转型、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文化贸易的作用不断显现。世界文化贸易在2006年-2015年以年均4.46%的速度增长。一方面,东盟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承因素,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加强文化贸易合作能加强人文交流,增强双方在南亚地区的认同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双方文化贸易结构与特点,弄清当前文化贸易的优势与短板。

一、中国和东盟文化产品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1.中国-东盟文化产品双边贸易规模

中国、东盟在各自市场上的文化产品贸易均保持着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中国和东盟文化产品的双边贸易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贸易总量仍然偏小。中国东盟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06年-201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31.15%,高于世界文化产品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从贸易均衡性来看,中国对东盟文化产品的顺差在不断扩大。在2006年-2015年间,中国对东盟文化产品出口额、进口额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95%、22.11%。

2.中国-东盟文化产品贸易结构

中国出口到东盟的文化产品当中,设计类产品比重最高,一般占到出口总额的50%以上,并且近年来比重不断增加。工艺品类产品的比重次之维持在10%-20%水平,其他文化产品的比重均在10%以下。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影视媒介类占有较大比重,但近年来逐渐被设计类所取代。

二、中国东盟文化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

RCA用以衡量一国(地区)的产品在国际上占优势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表示i国k产品的出口额,■表示世界k产品的出口额。■越小,比较劣势越明显。

表1 2006年-2015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RCA指数

从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看,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RCA指数不断提高,而东盟文化产品出口则不具有比较优势,RCA指数近年不断下降。

从7个中类产品的RCA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出版物上都不具备比较优势。中国的竞争产品主要是工艺品、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在影视媒介和出版物方面国际竞争力较弱。东盟文化产品的出口在影视媒介方面有较强竞争力,并且在这方面中国的竞争力远低于东盟。

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的新媒体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出版物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影视媒介一直是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弱项。东盟的影视媒介竞争力上升趋势明显,其RCA指数从2006年的0.28上升到2015年的2.54。

2.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反映两国贸易的互补程度,据此来判断两国贸易发展潜力。

中国作为出口方、东盟作为进口方时,文化产品的贸易互补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个中类产品中工艺品、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具有贸易互补性,其中工艺品的贸易互补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设计类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近年来不断提高。

以东盟作为出口方、中国作为进口方时,文化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影视媒介上的互补性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在2015年贸易互补性指数达到3.5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文化产品贸易的贸易互补性,中国与东盟用中国出口衡量的文化产品贸易指数近五年平均为1.60,用中国进口衡量的文化产品贸易互补指数近五年平均值为0.26,说明从中国出口角度看,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较高,这可能与两国的统计口径有关。

3.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

出口相似度指数用于衡量两国商品在共同市场上出口的相似程度。取值范围为0-100。取值越大说明两国出口相似程度越高。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且出口相似度指数数值较大,说明中国与东盟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但是仔细分析后,笔者发现其竞争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类产品的出口上。剔除设计类产品的出口后,ESI大幅减小,较低的ESI说明在除设计类产品的其他文化产品上,中国东盟贸易互补性要强于竞争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近年来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迅速扩大,增强了其出口显示性优势,促进了中国出口角度的贸易互补性的提高。但双方文化产品贸易互补性仍有待提高,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第一,中国和东盟文化贸易总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贸易潜力巨大,尤其是工艺品、設计类产品、影视媒介这块。第二,中国和东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具有显著差异。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集中在工艺品、设计、视觉艺术,东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集中在影视媒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体来讲还是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的,两国主要文化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时除设计类产品外没有明显竞争性。第三,中国和东盟文化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强于竞争性,但仍处于低位。未来中国和东盟应充分利用地缘文化优势与自贸区的贸易优势,积极推动差异化竞争和规模经济,努力实现在双边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合理竞争与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李亚波.中国与智利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4(04):91-96.

[2]曲如晓,韩丽丽.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1):19-31.

[3]冯根尧,冯千驹.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竞合关系与比较优势[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01):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