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化生产对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019-05-23安冬王惠徐文静柏笑寒赵秀睿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

安冬 王惠 徐文静 柏笑寒 赵秀睿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等农村发展战略,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置于愈加重要的地位。河北省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产业竞争力劣势严重制约着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论及如何提高玉米产业竞争力,重要措施之一便是提高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机械化生产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提升玉米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玉米价格比较优势,增加农户收益等方面。立足于提升河北省机械化水平角度,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应当做到以下两点:在河北省全域推行差异化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全力提升玉米生产全流程的机械化水平。同时,政府逐步加大玉米机械化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玉米机械化生产人才储备。

关键词:河北省;机械化生产;玉米产业竞争力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充分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迫切需求。河北省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关键地位,作为农业大省,玉米质量和产量均在全国处于龙头水平。因此,玉米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升玉米产业竞争力,将赋予河北省玉米产业新的发展活力与潜力,并促进河北省农村经济的振兴与长远发展。论及如何提高玉米加工产业竞争力,重要措施之一便是提高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本文以机械化生产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机械化水平对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并从机械化生产角度,提出提升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二、机械化生产影响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1.机械化生产有助于提高玉米质量和生产效率

传统人工模式下的玉米种植和生产,在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增产增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与人工种植模式相比,机械化生产存在诸多优势:首先,机械化生产充分运用先进的工具、生产方法和生产技术,将显著提高河北省玉米行业的单产和劳动生产率。其次,机械化生产借助于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将促进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玉米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进而促进河北省玉米质量的提升。最后,机械化生产拥有高效、環保的农业生产废物处理和利用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机械化生产将显著弥补玉米人工种植模式下的诸多不足,达到提高玉米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标,进而提升河北省玉米的产业竞争力,并保障河北省玉米在国内和国外的有效供给。

2.机械化生产有助于增强玉米价格比较优势

论及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处于劣势的原因,生产成本高是制约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原因。综合多项调研资料得出,河北省玉米的生产成本相较于国际玉米种植大国高出10%-20%。其中,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约为50%,而国际玉米种植大国的玉米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均值约为40%。可见,人工成本占比过多推高了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了其产业竞争力。逐渐提升机械化生产占比,使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种植,将是破解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高问题的关键举措。机械化生产比重的增加和水平的提高,将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达到降低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的目标。成本的降低将使河北省玉米产业逐渐具备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价格比较优势,进而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3.机械化生产有助于增加玉米农户收益

综合多项调研资料得出,河北省玉米种植户逐年降低玉米的种植面积,转为种植高附加值的药材等其他农作物。原因在于近年来河北省玉米种植的收益不断下降,种植玉米不再是农户增收的渠道。综合前文分析,人工种植模式下的玉米劳动生产率低下、质量较差、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了河北省玉米种植效益的逐年下降。通过引入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占比和水平,将显著改善河北省玉米种植效益低的短板。通过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最大程度激发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和热情,保证河北省玉米种植的面积。玉米增产、农户增收将为河北省玉米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增加动力与活力,同时为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打下基础。

三、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1.全域推行差异化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

河北省全域南北跨度较大,南北城市气候、环境、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进而玉米品种、生产优势、市场需求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城市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与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策略。玉米机械化发展策略的制定,应当经过全面彻底的调研,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特征得出。做到充分整合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料和社会资源,全面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利润。具体而言,应当将河北省全域进行小区域的划分,整理得出自然特征、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几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采取差异化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与策略。同时,在不同区域引入所需的机械化设备、技术、专业人员等,促进人机结合,共同促进玉米质量、产量的提升。借助于差异化机械化模式与策略,全面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2.全力提升玉米生产全流程的机械化水平

鉴于将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模式的诸多优势,河北省应当在玉米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引入机械化生产,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河北省玉米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目前,河北省玉米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在玉米播种、收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玉米加工方向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玉米深加工后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玉米食品、玉米饲料、玉米燃料、日用品等。深加工将大幅提升玉米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玉米产品的价格和单位利润。河北省应当在玉米加工的诸多环节,如玉米分类、干燥、粉碎、分离、精制、精酿等环节,不断引进机械化先进技术,提升玉米加工的机械化加工占比和水平。借助于机械化生产和机械化加工,大幅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比率,最终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加大玉米机械化生产政策支持力度

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倾向与政策帮扶。玉米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引入,均需要政府才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撑。具体到每一个县、镇、村、农户,机械化设备的采购都需要大额的资金储备,政府应当为此提供适当的设备补贴、技术补贴和专业人员补贴。大额资金可由财政资金、社会闲置资金、农户储蓄三部分构成,合理、有效的资金筹集,运用机制应当构建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补贴、獎励等各种形式资金支持的引导作用,促进河北省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最终提升河北省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4.增强玉米机械化生产人才储备

先进机械化设备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均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指导河北省玉米产业生产的实践。但河北省农村的现状却是人才大量流向城市,农业生产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究其如何增加河北省农村专业人才储备,应当从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共同实现。政府应当制定人才入村的政策宣传和引导机制,利用快速晋升机制吸引人才入村。应当增加高校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专业和课程开设,为社会培养并供给专业农业人才。青年个人应当增强奉献精神,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基层当中,发挥自身价值。人才储备是河北省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提升玉米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总结

在“乡村振兴”、“科技兴农”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显著促进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劣势的原因颇多,质量差、生产率低、成本高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机械化生产在提升玉米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玉米增产、农户增收方面具备诸多优势。河北省玉米产业应当逐步提升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为自身玉米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最终带动河北省农村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李聪敏.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

[2]马云博.基于对比优势的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4):153.

[3]武拉平.中国玉米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河北学刊[J],2002(9):36-37.

[4]任崇强,韩建民.甘肃玉米产业竞争力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6):837-841.

作者简介:安冬(1991- ),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金融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河北省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