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06郭然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期跑步体育课

郭然

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郭然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62)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APP在高校校园体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运动APP的使用由抵触到接纳,运动APP逐渐在校园推广;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2018-2019学年两个学期的800米与1000米成绩进行比对,发现通过连续2个学期的运动APP使用,学生的800米与1000米成绩有所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24.75%,女生提高平均幅度为22.79%,男生提高平均幅度为26.72%;运动世界校园APP的使用同时为学校体育管理层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文章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运动APP;学校体育;应用

互联网发展至今日,早已从电脑端过度到手机移动端,APP的使用日益普及,运动APP在校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开始与运动APP进行合作,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管理。本文以目前与高校合作较多的运动世界校园APP软件为例,对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使用运动世界校园APP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为运动APP与高校校园体育工作的进一步结合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1 名词界定

1.1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1.2 运动APP

1.2.1运动APP界定

APP指的是手机应用程序,即Mobile Application的简称,具体是应用于智能手机及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软件。运动类APP主要是基于智能手机GPS模块和加速度计科学综合提供一系列数据参数:如轨迹、距离、时间、速度、海拔和高度等等,从而显示出卡路里消耗等数据。

1.2.2特点

1.2.2.1记录运动表现数据

运动类APP区别于其它APP,有较为强大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学生通过APP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运动轨迹、距离、步数、时间、速度、能量消耗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同时还可以看到个人历史数据,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做出相应的运动计划调整。这一便捷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使APP的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客户粘性非常高。

1.2.2.2社交互动

目前运动类APP设有非常强大的社交互动版块。学生不仅可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运动数据,还可以在APP内进行点赞互动,发布自己的状态。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拉近学生间的距离,还可以通过他人的夸赞正向强化运动习惯,进而逐步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1.2.2.3运动排名

APP内设置了个人运动情况排名、学院排名,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归属感,还可以产生较强的运动数据攀比心理,每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运动排名,进一步强化运动习惯的养成。

2 对象和方法

以运动世界校园APP在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的应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APP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与统计,并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使用运动世界校园APP软件设定的跑步任务是每学期男生完成目标公里数80公里、女生完成60公里,并对跑步速度及单次公里数进行设定,例如配速不得超过10、单次有效公里数不得低于1公里并且不得超过1.5公里(女)与2公里(男),并设置作弊监测系统,确保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跑步任务,达到健身的效果。

3.1 学生层面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其实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管理意识有一定的提升,有一部分学生始终都在坚持锻炼,并且积极参加与体育有关的各类体育活动与比赛,甚至在相关领域已经有所成绩,比如目前在山西连续开展多年的城市马拉松,各高校的学生也是报名参与的主体。

3.1.1学生接纳程度

因学校将运动APP与学校日常体育课相结合,故运动世界校园APP在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的开展属于体育课的教学手段,要求所有学生安装运动世界校园APP。在推广的初期,体育教师遇到了一定的阻力,首先是来自同学们的抵触情绪,其次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造成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运动软件的引入,使同学们增加了额外的体育锻炼任务与考核,并占到自己相应的体育期末成绩,使得跑步锻炼成为每位同学的硬性作业。加之使用软件初期,因为不了解软件使用方法、操作不当等问题,使得跑步成绩无效,导致学生的负向情绪较高。但是经过老师们的积极干预,学生大范围的负面情绪在一个月内很快有所缓解。

体育教师在运动软件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包括在课堂的热身部分,引导学生使用APP进行热身跑步,在一节课后学生便可以对运动APP有简单的了解,知道如何定位、如何通过点位打卡。其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跑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告诉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无效跑步的发生。

经过为期近一年半的使用,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已将运动世界校园APP的跑步功能推广至全校,并替代了大三与大四的早操,主动拿起手机走出教室与宿舍参加跑步的同学越来越多,通过跑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每到没有自习的晚上,整个校园与操场都可以看到拿着手机打卡跑步的同学。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于运动世界校园APP的使用态度也有所转变。多数学生发现完成目标公里数并没有那么难,即便跑完本学期的目标公里数,依然还会继续坚持跑步,把跑步当做自己的学期里程与成绩,跑步已经逐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3.1.2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都发现学生在体育课的热身部分,学生的跑步速度与耐力较从前有明显提高。

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2018-2019学年两个学期的800米与1000米成绩进行比对,发现通过连续2个学期的运动APP使用,学生的800米与1000米成绩有所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24.75%。

从图1可以看出女生的成绩提高平均幅度为22.79%,男生的成绩提高平均幅度为26.72%,男生的成绩提高幅度高于女生。表明运动世界校园APP的推广,显著提升了学生的800米与1000米成绩,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干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运动习惯,通过一周三到四次的1公里以上的跑步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图1 学生成绩增长率 (1 女 2男)

3.2 学校体育管理层面

运动世界校园APP的使用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管理层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从以下几方面提升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2.1体育教学

自引入运动APP移动互联网手段,使体育课的教学工作从课内扩展至课外,丰富了体育课的练习与考核形式,帮助学校建立了更加全面的学生考评体系,增加过程性考核,通过科学的学期目标公里数设定,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运动打卡,最终实现体育课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课堂目标,使现阶段的体育课更加立体,摆脱以往单一的课堂练习形式。

3.2.2校园体育活动

学校借助运动世界校园APP软件开展了很多次全校性质的跑步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例如每年11月份的荧光夜跑活动,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同学可以免费领取荧光饰品,持续两年的荧光夜跑活动在学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反响,在学校的活动参与人数达到学校总人数的五分之四,已成为学校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在活动中,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完成了跑步任务,而且还积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跑步文化。

此外,学校还配合各类节日,通过运动APP发起各类活动,如三八节女生跑步翻倍福利奖励,参加各类话题讨论获得电影票的奖励等等,举办各类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校园体育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跑步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3运动训练

鉴于APP有运动记录的功能,所以各训练队教练将体能训练的任务安排给队员后,可以通过队员们的后台监管运动员们的跑步情况,并制定下一步的训练任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监测全校学生的跑步数据,甄别出具有运动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比赛挑选后备人才。

3.3 教学改革层面

推广运动APP进入校园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还进一步推进了现阶段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使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扩大了体育课的影响范围,将课堂延伸至课下,通过合理的学期目标设置,设置过程性考核指标,引导、督促、监管学生完成学期目标,充实了体育课的日常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终极教学目标。

这样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不仅节约了教学成本,还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操作手段,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体育课实现现代化教学将不再遥远。

4 建议

4.1 设置相应的APP管理人员

新兴事物的引进应匹配相应的管理人才。学校应匹配专人进行管理,及时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师生矛盾,尽快解决引入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

4.2 设置合理的学期运动目标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校为了让学生运动而设置了较高的学期目标公里数,学生倘若稍有懈怠或者特殊身体情况,便很难完成学期目标,从而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学校应设置合理的学期运动目标,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正向强化学生参加跑步锻炼后的正向情绪,进而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4.3 开展适宜的校园活动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开展适宜的校园特色活动,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入手,让体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4.4 进一步开发运动APP与教学相结合的其它功能

教师可以进一步研究运动APP的教学功能,如出勤签到、学生体质测试、课堂资源分享等,着力推进体育课现代化教学改革。

[1]周泽琴.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社会体育学,2017,8(7):180-181.

[2]叶木华.运动类APP:运动新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运动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5):162-165.

[3]李楠,王晓刚.运动类APP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学生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6,3(7):25-29.

[4]于冬晓,刘宗超.运动类 APP 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2016,4(35):116-119.

[5]袁晓芳.运动类APP软件在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9):164-165.

Application of Sports APP in College Sports Research

GUO Ran

(Shanxi Institut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62, Shanxi, China)

郭然(1988—),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学期跑步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热天跑步防中暑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其实,跑了你才懂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